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留学生应该如何学英语和专业课程?

已有 12213 次阅读 2009-8-8 07:19 |个人分类:教己育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这是09年5月我在新浪博客的一篇文章)

留学无疑是对人生的一个挑战,成功了,你会发现很多你以前所不知道的潜能。就象我们以前每年一次的校内运动会一样,一场百米跑下来,那些酸痛会让我们发现以前都没有注意到其存在的肌肉。

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迅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最近碰到一个非常勤奋,但又很“笨”的学生(不是人笨,而是学习方法太笨),所以才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初当留学生时的情形:

一下飞机,我们就冲进了教室,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大本大本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等课本象一座座山压在头上。口袋里仅有一百元美金,绝对没有回程的机票。往前走,是唯一的路。

好在我在来美国之前就有了很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交谈能力。我父亲在我上大一的时候,托他的一个朋友在香港给我买了一本全英文的格氏解剖(Gray's Anatomy)寄给我。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读英文书的“难”,并主动寻找学习的窍门。大学四年级我就在高锦声老师的指导下写综述,到图书馆翻阅外文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乳癌的遗传因素”的综述。大学毕业后,来美国留学以前,翻译出版了一本《早孕产前诊断》的书(我父亲是作者之一,是意大利绒毛产前诊断国际会议的论文集)。许多留学生是到了美国才去看第一本英文书,又要应付美国的考试,结果在压力下面就失去了阵脚。

大块头的英文书要怎么看?一个很自然的“看法”就是去找已经翻译好的中文书来对着看,而且看不懂的地方要去查英汉字典。如果这是你的看法,你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这种看法是你在中国的学习方法,是你去应付中国老师和学校考试的方法,但不是最佳的留学生应该用的方法。我当初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完全摆脱对中文的依赖,不看中文参考书,不查字典。

这个看来很极端的方法,实际上是一条捷径。因为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学习最新的知识,生化,分子生物等课程对我当初来讲是全新的知识,许多单词翻译成中文也是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分子生物学里面的一个Plasmid,中文翻成“质粒”。如果我不去翻字典,就把Plasmid这个词记住,通过看图和其他文字知道它到底代表什么,我应该学习的内容也就掌握了;相反,如果我去查了字典,“质粒”这个中文词我从来没有见过,通过“质”和“粒”两个字我也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那我学了这个单词对我有什么用?结果是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没用的事情上去,把一个学问用中文,英文去“啃”了两遍。

查字典,把单词翻译成中文,对学习一般口语英语可能有用。但是对留学生学习专业来讲就是一个负担。查了字典,知道了中文词,得到的是多一份记忆负担和一个虚假的“成就感”,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个概念。其实是在考试的时候你就多了一道“翻译”的程序:不断地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中文,用中文来思考,再翻译成英文去答题。结果增加了许多出错的“机会”。

留学生应该尽快地摆脱母语的影响。越早用英语思维越好。

具体的办法是“提纲挈领”。拿到一本书不要一头栽下去就从第一页的第一段看起。先翻阅一下各章节的布局,每个章节有什么小标题,小标题下面又有那些分割。看看图,表。这样你就知道了一个大范围,一个大意。

要克服对中文的依赖心理。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中文思考。不翻译成中文思考似乎就没有了支撑。思考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的,因为语言提供了逻辑模式。但是要相信英文一样是很好的思维工具。习惯了就好了。开始的一章可能很困难,但是一旦你摆脱了对中文的依赖,你的留学生涯就会顺利起来。

在国内学习英文也是如此。太多人为了考试而学,因此翻译就是必经之路。其实如果你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而不是考英语,你就应该尽早地放弃翻译这一“关”,直接那英文书来看。

“不翻如何懂?”这看上去是一个驳论,其实不然。英语为母语的人是如何看懂他从来就没有看过的专业书的?你又是如何看懂你原来就不懂的中文书的?懂和翻译没有直接的联系,“懂”可以在一个语言体系里面实现。懂,需要我们有童心,好奇心,敢去猜,不怕错。成年人学外语因为好面子,所以怕错。其实学任何一门外语的过程,应该和学母语的过程是一样的。你不是生下来就会中文的。学中文是先听,然后说,然后才有读和写。可是我们学英文却常常从读和写开始,这就错了。从读和写开始学起,跟着教科书一本一本地念下去,让我们有一个有“进度”的错觉。而从听和说学起,半年可能都不觉得有进步。其实半年正是一个门槛,如果你坚持听,听不懂也听,半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听力一下子好了起来。听和说,才能让你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如果你能放开架子,象一岁小孩一样去猜,去犯错误,你一年的成绩会非常显著的。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留学生,或者想当一个留学生,你就最好早点把语言关过了。而过关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快放弃对母语的依赖。当你发现你在梦中也在说英语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在用英语思维了。

别把语言当成绩,资本,或负担。语言就是工具,但是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逻辑的载体。学专业课时如果两种语言同时使用,学问没有学透,逻辑也可能坏掉了。不经过翻译直接用英语学可能一开始你很不习惯,心理觉得没有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那些专业概念。留学生就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因为没有听懂教授讲的课,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语言不行。其实如果你去问问同学的美国学生,他们可能也有一半没有听懂。首先怀疑自己的语言能力,就会从字典和中文教科书中去寻求安慰。结果越是想学好,差距就越大。越晚放弃母语,学到的东西就越少,留学的收获就越少。

在中国学英语,目的是晋级,考试,衡量你学习成果的是中国人或机构;在美国学英语,目的是融入美国社会,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衡量你学习成果的是美国人和机构。所以,留学生大可不必翻译。实在是以后回国需要专业词汇,学起来并不难。我经常回国,讲课可以用中文,也能用英文。

一点学习体会,以为这些都是早已公开了的秘密。碰到一些刚来美国的学生还是抱着中文书不肯放,觉得有必要发点经验之谈。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052-248113.html

上一篇:在生物技术大会上谈创业教训
下一篇: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人

13 张骥 苏红 王应宽 刘进平 朱志敏 俞立平 张亮生 赵晶 王力 任甫 王锐 anqibob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