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VICE ● 霍华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rdvice

博文

Wordvice.ai在线英文校对工具怎么用?

已有 4818 次阅读 2021-10-15 11:47 |个人分类:资讯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如何使用英语在线校对软件提高学术写作水平.png


Wordvice.ai是由Wordvice公司开发的一款在线英文校对软件。Wordvice是一家著名的全球化英文编辑公司。这款软件易于使用,基于机器学习原则,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写作建议,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将详细地分步骤解释如何使用Wordvice.ai,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它的所有功能。


最好的语法检查软件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人认为最好的语法检查软件就是能发现最多语法错误的那种软件。听起来似乎正确,而且技术上讲也确实没错。但是,查找语法错误并不是评价语法检查软件时应当采用的唯一标准。

不同的语法检查软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稿件。这是因为真正的语法检查软件是依靠机器学习原则来提供修改建议的。换言之,如果用某种类型的文章训练一个人工智能语法检查软件,那么这个软件就能专为那种类型的稿件提供比较准确的修改建议。

Wordvice.ai是使用数以千计的真实的研究论文和留学申请文书材料训练而成的人工智能英文校对软件。因此,这款在线英文自动校对软件能够为各种学术写作提供优秀的建议。


Wordvice.ai是免费的英文校对软件吗?

Wordvice.ai在线英文校对软件是完全免费的。这款软件将来会添加新的功能。目前来讲,用户可以免费用它对任何稿件进行修改。

Wordvice.ai的主要特点

1. 使用反馈框

当用户在文本输入框中点击软件识别出来的错误时,右侧将出现一个反馈框,显示为什么出错,以及如何纠正错误。


Wordvice在线提供关于语言规则的大量教学文章供用户参考。这些文章能够帮助用户从基础上透彻理解每一条英文语言规则,避免将来重犯相同的错误。

2. 将修改的内容保存为文件

在保存修改内容之前,用户需要在标题栏中输入一个标题,作为文件名,便于将来查找文件。

用户单击下图中的文件夹图标,即可将修改内容保存到自己的帐户中。

用户也可以点击下图中的下载箭头,将修改的内容保存在一个Word格式的文件中。

3. 语音转化为文字的功能

Wordvice.ai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语法检查软件之一,能够将英语口语转化为文字。用户可以点击下图中文本框右上角的麦克风图标使用该功能。


使用Wordvice.ai的步骤

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语法检查软件的网站和用法。对于用户来讲,如果这是第一次使用在线语法检查软件,即使是用户界面友好的Wordvice.ai也可能会让人有些困惑。但是,不要担心,以下几步将轻松教会您使用这款软件。

1. 将稿件的文本输入或复制粘贴到文本框中。

如果文本较长,可能需要分几次操作。

2. 点击“Proofread Now”(现在校对)键。

在文本框中输入文本后,单击“Proofread Now”(立即校对)键,这款软件将自动检测并标注错误。

3. 阅读反馈框中的信息,检查识别出的问题。

用户将看到对应于每个下划线错误的反馈框。这些反馈框针对标识的错误,给出简要说明。

4. 对于每个标识出的错误,用户须点击“Accept”(接受)或“Ignore”(忽略)键。

对于反馈框中提供的每条建议,用户须点击“Accept”(接受)或“Ignore”(忽略)键。

5. 将修改的内容保存成文件。

首先,确保要保存的文件有一个标题,便于将来查找。

然后,点击下图中的文件夹图标,将修改的内容保存到用户的帐户中。

用户也可以通过点击下图中的下载箭头,将修改的内容保存在一个Word格式的文件中。

6. 请学术编辑专家提供人工英文润色服务,全面润色稿件。

虽然在线语法检查软件对于帮助起草文稿非常有用,但是它们如果想达到尽善尽美的润色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人工智能自动校对软件目前仍无法取代专业化的人工编辑润色服务。在选择编辑服务机构时,应注意寻找高素质的英文语言编辑,而且需要是在对口的专业技术领域内具有丰富论文修改经验的编辑。

Wordvice拥有50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其他高等学位的英语母语编辑。Wordvice的语言编辑人均具有五年以上的编辑工作经验,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将近2000个学术分支学科。点击这里可以了解更多关于Wordvice学术编辑服务的内容,助您提高学术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61180-1308061.html

上一篇:学术图表中的矢量图和像素图
下一篇:免费语法检查工具对比:Wordvice AI与Ginger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