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1.24 超越文学、语文与外语教学应有的改良

已有 23558 次阅读 2019-6-2 07:49 |个人分类:教育3|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名著不一定是文学名著,同样的,语文与外语的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文学鉴赏,可以更加实际地考虑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与文字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语文,从定义上来说大致是语言与文字的总和;从功能是言,语文承担了文学、表达、交流、逻辑、思辨、批判等等各种功能。除了文学的部分,其他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教学中还是很有所欠缺的。本文探讨一些可能改良语言教学的内容与范围。

中国的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或与外语教材,都过于强调了文学,除了一些外国语学校真正把语言作为了一个全方面的工具,用外语教授数学、历史、物理等等。这样的教材才体现了语言的功能:语言=文学+表达+交流+逻辑+思辨+批判+...,而并不是文学。我的读书时代,因为语文教学侧重文学,而文学似乎像艺术一般,有很多的说不清道不明讲不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导致我对语言整体都非常厌恶。这种对于文学的厌恶,甚至影响到了对于数学或者其他学科。小学初中学习的抽屉原理,在没有掌握集合论或者初等数论的语言时,很多证明的过程也是需要非常多的语言文字描述来证明,笔者对文学的反感,延伸到了对语言功能的反感,哪怕是感兴趣的数学学科。是不是如果我们可以适当调整语言的教学,才能提起更多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覆盖更多语言的功能。

语言之中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可以展示思维和逻辑的奥妙。语言中的既定观点问题(loaded question)便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常用的一个问句是:“你停止打你老婆了么”(Have you stopped beating your wife)。这个问题不论回复是与否,都肯定了打老婆的历史,所以好的的回答应该是“我从没有打过我的老婆”(I have never beaten my wife)。 类似的还有诱导性提问(suggestive question[2],比如似乎给你限定了选择的问题,“你是想吃日式料理还是韩式料理”,但其实你还可以选汉堡包、粤菜、川菜等等等等。这些有趣的影响人的思考或者心理的语言现象,在美剧的探案或者律政剧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逻辑悖论,“这一句话是谎话”是说谎者悖论的典型[3]也必须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语言的教学中适当可以给出一些这样有趣的语言与心理、逻辑关系的例子,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或者有新鲜感呢。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流的主要实现方式。思考并不一定是语言或者文字的,就好像你记住一个人的样子是图像的。看图说话的时候,你一下子想到很多东西,但是文字输出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思考问题并不一定心里默念,但是表达之时需要借助文字。课堂也是一样,有多媒体的材料作为教育的补充,但是学生与老师交流还是通过说的话。交流大多数需要媒介,很多时候快速交流需要文字(公式),表达是语文的一个要义。中高考的作文考察了一部分这样的表达能力和材料组织的能力。但是作文也有一定的缺点,而演示文稿的传递讯息更加高效,讨论时更加常用,尤其是工作中。但是限于中高考的形式,没有办法考察更加高效的演示文稿,所以导致教学的时候也有一些缺漏。常用的演示文稿的表达与技能是不是可以在高一级学校通过一个半学期迷你课程的方式进行补充。

而外语教学与语文略有不同,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的一种,但并不是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所以这看上去外语并不是必要的生活技能。关于外语教育的是否有用,网络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因为似乎全民学英语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怎么需要英语[4]。如果根据这个英语有没有用的观点来争辩,那么很容易同样的问题发散开来,普通人工作的时候也不怎么用得上微积分、微观物理学的现代认知、古诗词等等,立刻就变成扩大化的某个知识点是否要学习的论战,而不能总结一些可以改变的措施。这里并不考虑取消英语教学这样激进的教育改革,而谈谈应该怎样对不同目的的英语使用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

英文是最广泛的知识的平台与交流工具。差不多十亿的发达国家人口(美国3亿,加拿大3500万,澳大利亚2500万,欧洲发达国家4-5亿,日本1.3亿人口,韩国5000万),都是在科技交流使用英文为主,更何况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的印度,所以英语的平台性并没有办法取代。英语是科研的交流,非英语国家的共同的交流的工具。虽然国际单位制并不是中国开发的,但是我们现在用得也很好,计算机的编程语言C++,Python等等都是欧美建立起来的,我们也并不需要推倒重来。想要与科技前沿接轨,科技工作者还是要掌握好英文的。英语对中国人而言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它的工具性。英语对非母语的我们更应该强调其应用性。对大多数人而已,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让你去背诵一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炫耀一下文学水平。一个第二语言英语的人,努力了也很难超越别人的母语水平,何况是文学。但是作为英语作为工具,那么语言并不是限制一个人其他成就的瓶颈:欧洲非英语母语的科学家也做出了杰出贡献,取得了与英美对等的科研成果。

英语工具性的教学可以有很多教学内容的改进。偏向理科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逻辑的或者技术英语,比如如何用英语表达数学公式:x^2+2x+1=10,等等的内容。 偏向文科的可以多学一些文学文章,或者哲学历史方向的语言,而大家都可以学一点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以及如何解释图表的能力。图1 给出了一个例子,让学生们分析中国、韩国与印度的人均肉类供应的年度趋势,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想:肉类供应的增多体现了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增长还有与之伴随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印度,肉类供应没有显著增长是什么原因?印度主要是个素食主义国家。这样一些图表阅读的能力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或许比英美文学更加有用一些。

meat supply per person.png

1.英语工具性考察的一个例子。数据数据来源[5]:不同国家的肉类与海鲜的生产与消费。用英语解释这幅图的主要信息和思考。

这样的英文工具性的教育,或许在十多年前的由于师资的限制难于达到,但是现在年轻教师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有提高,英语过了四六级,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也学习过,这样子数学逻辑和英语或者语文一起交叉的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也有帮助。学习成效有时候和多方面的交叉存储有关,一个东西所能发散联系的东西越多就更容易被记住。笔者学习数学物理方程的时候,在电动力学课程用到,在量子力学也用到,那么印象就得到了巩固。相反的、名字一般是比较容易忘记的,因为它更像一个孤岛,年纪大以后,很多的中小学同学的名字就会忘掉了,只能记得当时的长相。所以英语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容易记住,我们需要各个方面的关联性:小学的数学的一些内容可以在中学用英语讲授,小学的简单地理与自然的知识也可以在中学用英语再讲授一次,温故而知新,但是利用上英语的工具,或许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能力。

英语的工具性,俄语法语的文学性,德语的哲学性,还有可以关注印度语系的一些文化与思想,每个语言都有它对应国家与民族的特性,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语言教学都统一成类似文学性的交流鉴赏。因为就业等各种原因,理科生的数量高于文科生。适当的文学教育对理科生的素质提升有好处,但如果全部专注于文学教学就很有可能让理科生反感而失去兴趣。同样的,文科生一直在文学的海洋里,或许有时候转换心情、劳逸结合,去看阅读些思辨、历史或者科学的教学材料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引用文献

[1] 维基百科页面:既定观点问题,Wikipedia: loaded ques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aded_question,201961日最后访问。

[2] 维基百科页面:诱导性问题,Wikipedia: suggestive ques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ggestive_question, 201961日最后访问。

[3] 维基百科页面:说谎者悖论,Wikipedia: liar paradox,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ar_paradox 201961日最后访问。

[4]中国青年报、英语不是“废物技能” 学英语更不是自我矮化,2019321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9-03/21/c_1124262019.htm,2019年6月1日最后访问。

[5] 汉娜里奇与麦克斯罗瑟,肉类与海鲜的生产与消费,20178月,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Meat and Seafood Production & Consumption,published in August 2017,https://ourworldindata.org/meat-and-seafood-production-consumption,201961日最后访问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16575-1182541.html

上一篇:1.23 名著≠文学名著,从诺贝尔文学奖的翻译说起
下一篇:1.25减负执行过程中四个凸显的问题

5 石晓燕 武夷山 王林平 尤明庆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