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2.48 聚集引发的协同效应:工业带(区)、网络平台

已有 12234 次阅读 2021-12-7 17:07 |个人分类:科技5|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协同效应(Synergy)可以简单理解为“1+1>2”的效应:个体聚集的时候,合作或反应产生的整体性质优于个体的简单相加。比如,钢是碳和铁等不同元素的组成的合金,但是强度优于碳或铁。类似的,网络平台通过用户的聚集,获得了用户免费分享的信息,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找到新的商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每个人添砖加瓦的一小步,促成了知识与信息的积累和传播。

工业带(区)聚集了若干相似类型的企业,在生产或交通成本、人才与劳动力招募等方面展现优势。一些著名的工业带包括:汽车制造业的大底特律地区,IT行业的硅谷(旧金山湾区),金融中心的纽约市,IT与制造业集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等等。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地理与贸易》中,讲述了制造业工业带(Manufacturing belt)的在地理上聚集的一个机理:由于规模效应(大量生产降低成本)的优势,所以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在一个地点投产;为了减少交通成本,那么企业的选址会尽可能接近的需求量大的地点;制造业企业集中的地方会有产生更多的需求。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循环(circularity),一旦工业带形成了,那么工业带便能继续维持下去[1, p.15]。工业带的工人也更容易在不同企业中流动,这样,企业的聚集额外又产生了交通、基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益处。我国具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制造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通物流更加便利,所以在制造业中展现了优势。

信息技术、金融、制药等高科技行业的工业区,对于制造业的规模化生产成本、交通成本并不敏感,所以形成过程不大相同。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初期是由一些有远见的学术界领导与企业家推动的,比如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南卡罗莱纳的科研园区等等[1, p.63-65]。当这些高科技工业园区形成雏形以后,具有相应技能的人才(工程师、研究员等)倾向于留在这些地区工作,因为公司破产或者被裁员时,在不必搬家的情况下,更容易找到新工作;这样人才(劳动力)市场的共享(pooling)为相似类型企业的聚集产生了正面加强的作用[1,p.65]。硅谷、深圳的程序员,纽约、上海的金融从业人员的聚集都印证了这一现象。

企业的聚集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用户的聚集则促进了现代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信息整合的协同效应。在数据化过程中,互联网企业收获了额外信息,反映了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一词的的采矿的本意。在谷歌搜索引擎提供了关键词的条目排列后,实际上用户依然会对这些条目进行筛选,然后点击相关的链接,因为更多点击率说明与关键词更相关,所以谷歌通过搜集用户的条目点击率的数据来优化排列的顺序[2p.113-114]亚马逊一开始聘用编辑们写评论和推荐新书,但后来则依赖于消费者的评论;亚马逊收获了同一个消费者的书目爱好的相关性,以及相似阅读爱好的消费者之间的相似性[2, p.50-52]。这种图书消费行为中的内在联系的数据是实体店无法获得的,所以亚马逊获得了优势。类似电影票房展示的大众喜好往往与专业的影评人的评价有不同,亚马逊则通过销售平台抓住了大众的偏好或品味,获得了市场的信息,当然在与出版社进行价格商议时占据了上风。网络问答平台与社交平台通过“点赞”按钮的使用,收集了回答质量的评价与讨论话题的热度,用户免费的点赞,辅助了网络平台的排序,被用于信息或话题的推送。

现代商品往往通过品牌与广告宣传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口碑,但是亚马逊等网络销售平台则可以通过用户评论评价,提供消费者有关不知名品牌产品的品质或质量的信息。美国的服饰品牌在越南、墨西哥、孟加拉国等国进行代工;这些代工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不知名品牌服饰,或许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平台获取市场份额。实际上,通过销售数据与热销商品的特征与评价,亚马逊推出了自有品牌(Amazon Basics)与其他商家进行竞争。这种商业行为被批评,因为亚马逊作为市场平台(marketplace,集市),获取销售信息以后,不公平地获得与其他商家的竞争优势[3]。作为集市,亚马逊收购与销售二手书,与其他二手书商竞争也是不公平的。在二手商品的交易中,中间商相相比个人,已经占据了时间与价格的便利:个体卖家为了尽快出手(比如搬家时),降价出售,节省时间成本牺牲价格;个体买家不愿意花大量时间调查卖家的可信度,所以选择较高价格从有信誉的商家购买;中间商具有时间缓冲的优势,由于交易量大,具有信息优势,知晓更加合理的价格。但是,亚马逊作为交易平台获得了更加全面的交易价格与物流优势,所以与二手商进行直接竞争也是占据优势的(不道德的)。

互联网或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的建立在知识(经验、感受等)的免费分享基础上的,但是如今却被互联网平台收获,成为了生长利润的种子。乐于分享的人们,免费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个人生活中有趣的视频与照片,有趣话题的问与答,影视剪辑与动画创作,餐馆美食的点评,旅游景点的评论,留学申请的经验与建议,影视图书的评价;这些用户不同方面的免费分享的果实都被对应的应用平台(App)或网站采摘。英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地皮的价值主要是社会创造的:因为人口增加或城市活动带来了地区的总体发展,纳税人的钱用于卫生等改善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这些不同方面直接与间接地创造了地皮的价值。[4] 同样的,这些网络平台的主要价值,是用户免费分享的内容带来的,而不是平台自己的,当然网络架设,网络的运维,数据处理等的确也是有价值的。

生活中,一些垄断平台大数据杀熟行为(相同产品不同价格的价格歧视),昂贵的交易费用抽成,却让促成这些平台发展的个人与商户们感到心寒和愤懑不平。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借来的羽毛的故事(the bird in borrowed feathers):乌鸦因为获得了其他鸟儿借给它的七彩羽毛,变得美丽而高傲,想要去竞选最美丽的鸟,最后被其他鸟儿啄去羽毛,现出一身黑的原形。这个寓言表达了人们追求公平的愿望,但是现实中,用户与商户却很难直接退出原来的平台。戴蒙德在书中给出了一个习惯(用户粘性)影响下的例子:最初发明的打字机上,如果连续敲击相邻的键,会卡住相邻的键,所以打字机设计时人为地改变布局,将打字速度放慢,以减少卡键的发生率;很多年以后,卡键问题解决,即便新设计的键盘打字效率更高,但广大的用户与生产厂家已经习惯这种布局,所以并没有转而使用新设计的键盘[5]当然,打字速度从100/分钟转变为130/分钟,看似30%的提高,但是对程序员而言并不重要,因为影响编程的已经不是打字速度,而是程序设计能力。美国采用英制单位(比如身高5英尺10英尺,气温75华氏度,限速70英里/小时等),曾经试着转向国际单位制,但是因为民众不习惯,没能推行实施,而加拿大完成了这种转变。一旦制造业工业带形成了,单个制造商便没有搬离的利益驱动[1, p.14];类似的,已经在一个平台上的商户,搬移到新的平台也是很大的负担。

因为互联网的内容是用户免费分享的,比如公众号的文章、自媒体的文章,商品或服务的用户评论,这些权利都属于用户,不应该被某一个网络平台所独占。所以,网络平台内,用户生产的公开内容应该允许网络索引(web indexing)为目的的网页爬虫(web crawling)方式的保存与记录。互联网平台,的确可以利用个人的消费记录等隐私数据,通过合适的广告与推荐产品的方式,获得利润。网络平台针对个人的价格歧视或商户的高额抽成,由于占据垄断地位,所以具有控制价格以及与商户议价的优势,而自由竞争的企业较难控制价格。大众商品,并非稀缺品,所以不应采用拍卖式的动态定价模式,而应该相同价格,但是网络平台占据信息优势,知道用户没有时间去调查产品是否存在价格歧视。借助网页索引时产生的网页记录,我们普通用户便可以保存价格歧视的证据,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业带的形成有赖于类型企业的聚集而产生协同效应的优势,网络平台依靠用户的内容分享和消费数据中发现的新规律,获得额外的信息优势。工业带形成以后,企业没有搬离的利益驱动。网络平台积累人气以后,由于习惯与成本的原因,用户也难以转移到新的平台之中。一些网络平台借助这样的用户粘性的优势,使用不公平的手段赚取利润。我们需要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网络平台的成功建设,有赖于每一个用户的免费内容的分享与贡献。

 

引用文献:

[1] Krugman, Paul R.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1991.

[2] Mayer-Schönberger, Viktor, and Kenneth Cukier.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3] Astead W. Herndon, Elizabeth Warren Proposes Breaking Up Tech Giants Like Amazon and Facebook, New York Times, March 8, 2019

[4] 霍布豪斯,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四章 自由放任主义,p.48-49

[5] 贾雷德·戴蒙德,谢延光译,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译文出版社,修订版,2016年,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p.250-25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16575-1315580.html

上一篇:2.47 促进经济发展的科研与基础设施
下一篇:2.49 创新的要素:满足与寻找需求

3 尤明庆 李宏翰 童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