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haod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haodeng

博文

论SCI影响因子与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 精选

已有 4411 次阅读 2016-11-2 22:1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作者邓思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百纳知识》公众号副主编,公益团体核心骨干,科技新闻、流体力学案例分享等板块负责人。研究方向包括:流动控制及减阻技术研究,飞行器设计及气动性能计算。

导语:前段时间,SCI被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抛售给Onex Corp 和霸菱亚洲投资的消息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百纳知识》也跟踪报道一系列后续的新闻,被各大论坛转载,并受到了业界资深组织的肯定。现我们继续探讨SCI影响因子与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勾心斗角”。


1、什么是SCI及影响因子?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57年创建的,收录了发表在重要学术期刊上论文的引用情况,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数据库Web of Science到现在共收录了约90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的论文,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汤森路透每年7月都会发布期刊印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计算出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立即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反映期刊质量和影响的定量指标。其中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已成为期刊投稿的风向标,并且成为评价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2、SCI影响因子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基于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单纯的依靠影响因子评估论文的质量,甚至评估科研工作者的水平,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的水平,对于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是存在统计缺陷的。少数高引论文拉高了期刊的影响因子,而大部分的论文引用次数要低于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另一方面,有些期刊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达成了“默契”的互引协议,因此出现某一期刊论文大量引用另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奇怪现象。这种靠合作期刊之间互引的策略,人为操控了引用频次,偏离了影响因子设立的初衷。
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影响因子是数十年前图书管理员为了决定其所在机构应该订阅哪些期刊而设立的,其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衡量知识价值。目前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被看作是衡量成就的标准,人们会以此为基础得到晋升或提高薪资,从而导致对知识评估的扭曲。


3、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隆重登台!

针对于此,我们需要提出更公正、更科学的多元化文献计量评价指标。

引用分布曲线:Nature、Science、Springer作为影响因子的最大受益者,却联合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文章抵制影响因子,并建议采用引用分布曲线(Citation Distribution)来取代影响因子的简单算术平均。以Science杂志为例,其引用分布曲线近似服从左偏态分布,即大部分文章引用频次小于期刊影响因子,而一些高引用的“爆文”在简单的算术平均后会拉高期刊影响因子。为削弱高引用频次论文的影响,引入双系数负指数函数P(c) = N*(exp(-k1c) -exp(-k2c)),并用归一化的引用分布曲线拟合出调节系数k1,k2,从而可以得到期刊的影响因子JIF = (k1 + k2) / k1k2。经过此方法求得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5.3,低于JCR报告中的34.7,这是因为调节系数平衡了高引用“爆文”的影响,更加公正客观。


谷歌学术H5指数:谷歌学术的H5指数的定义是:某期刊近五年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H次,其余每篇(N-H)论文的被引频次都小于H,此H值就是该期刊的H5指数。相比于影响因子这一平均数,H5指数更像是中位数,不仅能反映重要论文产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同时反映期刊论文影响力的大小,不少SCI期刊都将H5指数作为衡量期刊质量的另一指标。但是,H5指数依赖于论文发表总量,通常发表论文数量多的期刊占优势,而有些发文量小的高质量期刊H5指数反而小。


H指数:H指数是20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乔治·赫希 (Jorge Hirsh) 提出的,定义类似于谷歌学术H5指数,但是主要对象是单个科研工作者。即某学者所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H篇的引用数超过H次,H值就是此学者的H指数。H指数抛开期刊影响因子,只聚焦于科研工作者的论文引用次数,能够比较客观地用于评价科研工作者的水平。我国学者金碧辉研究员指出,“用H指数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可以遏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不良倾向,同时又能够激发科研人员探索深层次科学问题的热情。”
RG指数:Research Gate是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网站,凡注册的学者都会有一个RG指数。RG指数根据作者所发表的论文,在其网站提问,回答问题和粉丝等四方面计算得来,可以核定作者在圈内学术水平及同行认可程度。RG指数更测重于分享,目前尚未成熟。

4、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何去何从?

Nature在六月份聚焦中国的科研现状,指出中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引入SCI评价体系,使大量中国论文涌入国际期刊,提高了中国科研的国际能见度。SCI对中国科研起到正面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渐渐出现。目前国内将发布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作为获得学位、评职称、申请科学基金、评价学校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采用物质刺激来鼓励。导致发SCI论文成了科研人员的唯一目标,并且片面的追求影响因子的高低,忽略论文本身的质量,这并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论文发表国家,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文献计量评价体系。

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科技信息服务商,不仅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且推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成果和问题,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长期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其提出的一系列全新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旨在扭转我国目前“以数论刊”、“以刊论文”的现象。


这些新的指标包括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简称 CI),其方法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和影响因子(IF)双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二维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之后向量平权计算得到。如下图所示,图中弧线为影响力等位线,分布在弧线左下方的点对应的期刊其相对影响力小于分布于弧线右侧的期刊。CI 等位线对单一指标的一般性奇异行为具有较好抑制效果,更进一步的,引入量效指数(JMI)对CI进行修正,可以消除盲目扩大发文量而降低学术质量造成的影响。CI可以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但并不能衡量期刊的质量,并且只能进行组内排序,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同时,《年报》还从不同计量评价角度提出了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等一系列新的影响因子指标,从而构成了多角度计量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



5、个人观点

建立科学、公正、严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单纯的依靠某一项指数,并不能全面的评价科研工作者的水平。我们需要建立我们国家自己完备的科研评价体系,同时发挥国家的力量,扶持优秀的刊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SCI 期刊。最后要培育本土科技信息服务商,推动他们走向世界,让我们有制定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从而提升中国科研软实力,让中国科研论文的质量更高,影响力更广。

本文参考信息来源:《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http://blogs.sciencemag.org/sciencehound/2016/08/04/journal-impact-factors-fitting-citation-distribution-curves/


最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百纳知识(Wechat ID: bainazhishi)

一个公益性科研分享平台,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百纳知识》愿意做大家冒险旅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百纳知识》致力于求真创新的精神,立志做知识的分享者。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55197-1012399.html


1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