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国油菜研究的泰斗刘后利先生! 精选

已有 7878 次阅读 2017-6-5 21:5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中国油菜研究的泰斗刘后利先生!刘后利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是我最为敬重的油菜届元老,先生于20112月去世,享年96岁。先生是中国油菜研究的第一人,共培养了26名硕士、10名博士和1名博士后,其中包括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第一个农学博士后。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国内外农学各类学科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目前,我国从事油菜研究的中坚力量很大比例都是先生学生的学生


     

我对先生印象深刻,记得在读硕士的时候1996年),已80高龄的先生还亲自给我们讲授《作物遗传育种前沿》课程,令人十分感动。先生知识渊博、思路清晰,将作物遗传育种前沿知识结合实际育种工作娓娓道来;先生声音洪亮,板书也非常刚劲有力,一点也没有古稀老人的影子。先生给研究生讲授该门课程一直持续到他快90岁的时候。

先生育种理念超前,在油菜中最早提出三系育种方法,其他科学家采用该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陆续获得以秦油二号为代表的系列杂交种,促进了我国油菜单产的迅速提升。六五七五期间,先生呼吁中国要重视品质育种,并从国内收集和国外引进了急需的低芥酸和低硫苷的种质资源,引领了中国油菜品种从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向双低(低芥酸、低硫苷)转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家还对分子标记不是很熟悉的时候,先生就创造性的提出了传统遗传育种必须要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相结合才能培育出更好品种的理念。现在这种理念已经开花结果,生产上推广的油菜品种基本上都是源自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辅助选择相结合,真是佩服先生的高瞻远瞩。

先生一生专注于学术和遗传育种研究,他创建了包括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型的中国油菜分类系统,并首次提出了中国必须以发展甘蓝型油菜为主要方向。先生先后主持和参与育成了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华油1号、2号、3号等10余个优良品种,并育成中国第一个甘蓝型黄籽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华黄1及一大批高含油量种质资源,为我国甘蓝型油菜的单产提高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单产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都和先生的前期贡献分不开的。同时,先生还编著和主编学术专著20余本,记得他在84岁的时候,他以主编身份出版了油菜专著《油菜遗传育种学》,该书目前仍然是做油菜研究必备参考书(相关数据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室主编油菜研究年鉴以及百度等其他网络资料)。


附: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刘后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相关新闻报道见:http://news.hzau.edu.cn/2016/0109/44495.shtml

刘后利先生简介:生于191618日,19397月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学士学位;19466月、19482月先后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399月至19436月在原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489月担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该院农艺系代理系主任;1950年筹办武汉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兼任该科副主任。1953年院系调整时并入华中农学院(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此同时,在原华中农科所筹建了油料作物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前身),并开展了油菜育种研究。

17日,纪念刘后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六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忠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副校长张献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廖伯寿、长江大学作物多基因种群育种技术中心主任李晓方、植科院院长曹凑贵,刘后利先生家人、植科院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植科院党委书记朱正宁主持。

傅廷栋在发言中讲到,刘后利先生当年毅然放弃国外的科研与生活,回归祖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高度负责。在艰苦的岁月中,先生与学生一道在田间地头认真做调研,认真记笔记。刘后利先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对实验一丝不苟。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刘后利先生总能以身作则,遵规守矩。

王汉中认为,刘后利先生敢于担当、开拓创新、严谨务实、以人为本的品行一直激励着后辈人奋力前行,为成为无愧于时代、有益于人民的科研工作者。

廖伯寿讲到,刘后利先生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人格高尚、文化深厚,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与靠拢的目标,要感谢先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成立、后备人才的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及全国油料作物研究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刘后利先生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位农学博士孟金陵、第一位农学女博士李晓方,培养的最后一位硕士马朝芝分别作了发言。他们说,刘后利先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为人师表、待人宽厚、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后利先生用言行教会了他们要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开拓创新的人、做一个爱实践的人。

张献龙在发言时说,刘后利先生的品行令人敬仰,也给了我们诸多启发。他指出,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要向严师刘后利先生学习,视学生如己出,在学业要求上高标准,严要求。在辛勤耕耘的耕耘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教学科研中不辞辛苦,勤勤恳恳,取得优秀成果。

刘后利先生大女儿刘珞作为亲属代表进行了发言:父亲从事农业科学研究50多年,从未放松,从未离开。在艰辛、漫长的科研道路和育人道路上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他就是一位离不开实验室、试验田,但知识渊博的老农她说,父亲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让自己忠爱的科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为实现刘先生遗愿,刘珞代表家属捐赠13万元给学院,作为遗传育种专业学生的奖学金。

座谈会最后,李忠云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纪念刘后利先生,要学习他潜心育人、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将育人工作摆在首位,先后创建茶学专科、遗传育种专业及研究生班并亲任班主任,长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要学习他心系三农、勇于开拓的担当意识,始终怀揣着对中国农业的使命、对农村的牵挂、对农民的情感,干一行、爱一行,开拓了油菜研究领域;要学习他识才育才、甘当人梯的博大胸怀,怀有关心人、培养人的情怀,致力于团队培养,培养出院士弟子;要学习他注重学科布局、团队协作的大家风范,注重将科研优质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注重学科布局和团队协作;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尚品格,70岁高龄坚持下田,90岁作学术报告,退而不休,一直关注、思考着学校、学科发展。李忠云表示,刘后利先生的事迹及品格对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激励我们加倍努力,让学校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让学校人才队伍更加优秀。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19332-1059223.html

上一篇:20170605——花叶蔓长春花(Vinca major L. cv. Variegata)
下一篇:20170606——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G. Don)

10 俞立平 蒋新正 杨顺楷 冯大诚 张家峰 史晓雷 樊采薇 付福友 陈冬生 jinchengfei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