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
董钟林的诗词与学术生涯
2017-8-1 20:36
阅读:3453
标签:董钟林的诗词, 董钟林的学术生涯, 学者纪事

           董钟林的诗词与学术生涯


董钟林教授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学贯中西的一代学者。他不仅掌握了渊博的数学物理天文测绘等自然科学知识和理论,还擅长作诗填词,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他除了给后人留下两项宝贵的创新科研成果外,还创作了不少极具特色的诗词作品。本博在前面二篇博文“一个隐埋了半个世纪的相对论研究”“董钟林依解算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推演的平差新法”中分别介绍了他的两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在本文中,我们将收集到的诗词作品精选若干给予发表,以馈世人。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这些诗词所反映出的意境和情感,我们也对董钟林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中的坎坷遭遇做些简单介绍。  

董钟林(1907-10-19——1976-4-27),出生在江西婺源县的一个教师之家。父亲董晋璧(字少和),是清朝廪生,当地人称其为“桐城派古文家”。辛亥革命后,他就在当时新办的公立学堂里教书。后来又断断续续在家里带一些岁数大的专攻文史的学生。县里开始办初中高中和师范补习班后也去教过国文。婺源旧属安徽徽州是南宋朱熹诞生地,有“紫阳书院”,每月发“书院课题”给年轻文人做,评文发奖。他也是书院课题的出题阅卷人。董钟林十二岁进本县模范高小之前,就在家里跟着父亲读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书籍大约三年,只诵背不讲解;但是,当父亲和上门就学的岁数大的学生讲春秋左传时,也叫董钟林一起听。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熏陶和教育下,董钟林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功底。此时西方的科学文化正在不断地渗入中国,中国的旧知识分子也在如饥似渴地从西方文明中汲取营养。董钟林曾回忆小时候见到父亲自学代数的情形:在一本旧账本式的练习簿上做练习题,用“天”“地”这类字当现时的“XY”,1至9数字号码则写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如方程式 X2+5X+6=0 写成天11+〥天+〦=0。后来他父亲也劝上门求学的这些学生不可以再专攻国文。当时有一位族人董奏膚从外面回家在董家祠堂里办“正谊英文专修学校”,父亲买了练习本、钢笔、墨水,要董钟林去学,这使得他能有机会在进高小之前就开始学习英文,是当时第一个岁数最小学习英文的学童。

1921年春至1925年夏,董钟林在安徽休宁万安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完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毕业。1925年秋以第一名成绩考取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预科,1927年夏,预科毕业升入本科土木工程学系,开始系统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1931年夏,北洋大学毕业获工科学士学位;并被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聘为助教,第二年秋改任广西大学助教。1934年7月,董钟林参加第二届中英庚款公费赴英国留学生选拔考试,从众多应考者中脱颖而出。当时全国共录取26人,后来学成回国的有童大埙、俞调梅、钱临照、张维、邵象华等人。这批公费留学生中有4个名额是指定测量专业,董钟林和王之卓、夏坚白、陈永龄四人一起被录取。1934年8月董钟林和王之卓、夏坚白、陈永龄一起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土木工程系攻读测量学,1935年7月,4人都取得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文凭(D.I.C.)。同年8月,董锺林转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继续深造(其余3人联袂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系学习),1937年夏获博士学位(PH.D.),随后在华盛顿坎拿大天文台及土地局工作一年多。

1938年冬,董钟林决定回国报效祖国。此时正值抗战,半壁江山沦陷,交通阻塞,他辗转河内经昆明归来,先后任教于西北联大、广西大学。1941年4月董钟林与黄瑞璋在广西桂林喜结连理,黄瑞璋是董钟林出国前在广西大学任助教时的学生,此时已毕业在母校任助教一年。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笃。1944年5月湘桂战役开始,董钟林夫妇仓皇迁徙入川,在已迁往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任教。1946年秋,随复旦大学回迁上海,一直到上海解放。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董钟林先调南京大学天文系(黄瑞璋随调南京大学物理系),1955年又调回同济大学测量系(黄瑞璋随调回复旦大学物理系)。

此后,发生的一些事改变了董钟林的人生轨迹。这个全国唯一的测量系历来不欢迎非嫡系教师插入,董钟林进入同济大学后就亲眼目睹测量系老人对大同调来的某教授公然作长期人生攻击,惶惶然无以面对。自知鸡群一鸭,工作上始终兢兢业业,学术研究上更是井水不犯河水,每疑他人学术措施乖谬,皆惶恐未当敢言。不巧的是,1956年春夏学期董钟林因病只带几篇毕业设计,在布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时学生应答神情异常,在细对二篇“参考文献”之后,发现同济大学向国家推重的王牌“一级教授”、当权“首席学术权威”叶雪安,居然一字不改地抄袭军参部译件数万字作为自家专门论著在《测绘通报》上发表。董钟林一生为人耿直,视恶如仇,读书人丑事,“出于所亲,伤不自胜”,岂能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此时同济大学测量系正准备整体搬迁武汉,成立武汉测绘学院,下半年开门上课。董钟林因患慢性肝虫病,被批准暂时留住同济养病,期间工资(按病假折扣)由武汉测绘学院按月汇来,这使董钟林十分为难。虽然当时患慢性病是实,但是自发现当权“首席学术权威”剽窃军参部译件作为自家论著发表事件之后,事实上已无法在“一对众”的恶劣环境下团结合作带病工作,深以在此岗位无法为国家充分发挥应有的工作能力为虑,恰逢此时正在着手一个经典学院式的科研题目,有计划地要代替百多年来各国处理大规模测量坐标误差所习用而又极不完善的繁琐方法。想到支领工资事小,争取早日为此科研作出贡献事大,考虑再三,便主动向武汉测绘学院提请“停职停薪”,同时呈报上海市高教局。武汉测绘学院于1958年4月批准董钟林辞职。从此,不得不走上不拿国家工资,闭门做学问搞科研之路。上层领导查明事情真相后,曾多次安排董钟林重上工作岗位。1959年,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平几度乘飞机从武汉抵沪,专程上门直称奉命访聘,邀请董钟林夫妇游西湖,要他另换工作岗位,并真诚地聘请董钟林来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62年春,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在参加广州会议后,也专程来上海上门看望老同学,要董钟林告诉他愿在何单位工作。上海高教局也曾多次公开表示要设法将董钟林送上工作岗位。但终因一些人的串通阻止未能成功。武测某些人甚至十分越轨地面讽武汉数学计算所“礼遇庸才”,使远道来沪的所长李国平教授十分难堪。其实,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董钟林对“剽窃事件”“出于所亲,伤不自胜”,导致无法团结合作发挥工作能力;他们不敢公开这些,却私下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对董钟林进行打击报复。

董钟林“奉准辞职”后虽然不在岗位,但当国家需要时仍然一如既往尽力效劳。1960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准备出版“权威学派”指导长江大桥工程的丛书之一《桥渡测量手册》,特请董钟林审查,考虑再三,秉匹夫有责之义,以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敢揭敢说据实写出审查意见,遂揭出这个学术垄断集团错测错算,乱搞国家基建,贻误国家的真凭实据。例如,在武汉长江大桥控制测量中三角形闭塞差一般都达3"左右以至4" ,远远不符合计划中的二等测量要求。指导测量的专家们难道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国家测量法令一直定下士赖伯法为测角方法,这些测量“权威专家”是如何发表高见进行实施指导?从而导致广大实测人员都相信而不怀疑这测量实施过程和结果?董钟林还指出,武测编著的《工程建设测量学》上册309页,白纸黑字公然刊佈草率丈量二次的基线精度为70万分之一和135万分之一是不符实际的。难道这些“权威专家”不知道今世基线测量的努力目标只仅是100万分之一吗?另外,《测绘学报》八卷四期319页刊出测绘学会年会有关平差的七行公报,说要“保证计算精度不损害观测精度”,他们难道不知这是高斯传统平差法本质上永办不到的吗?董钟林以不在岗位之平民百姓将这些瞒上骗下的乱测、乱算、乱教、乱搞局面一一揭出,使得内部上下大为哗然,对解放前后近三十年这方面科技被包着的如此乱搞局面,皆拍案痛心。此事惊动科技上层领导单位,自华东到中央立即采取了多项补救措施,包括停止出版《桥渡测量手册》。中央还全部审查了武汉测绘学院编著的书,勒令停售他们正在应市的《工程建设测量学》,对外说是“科技失密”。

董钟林在家庭生活中遭受的最大不幸是其爱妻黄瑞璋1963年7月20日因患癌症先他而去。中年丧妻对其感情上的打击是沉重的。他们夫妇无子女,婚后多年来国家多难,四处迁徙,他们始终相依为命患难与共,以学问事业为人生精力所聚。1958年董钟林“奉准辞职”后便以家属身份迁住妻子的复旦大学住所。曾有“入世缘淸无子累,答疑书熟助妻谋”及“无儿告老,有妇当家”等诗句抒怀。黄瑞璋对董钟林的举动颇能理解,对其进行的科研工作更是全力支持关心备至,他们皆视这些研究已发表和未发表的几篇论文为掌上明珠。现在唯一能理解支持他的人走了,怎能不令董钟林刻骨哀伤!大殓之日他悲泣地写下“黄土一抔千古恨,白头重订再生缘”及“代子守灵哀显妣,庇吾无业胜文君”等哀联记之。

鳏老孤独的董钟林从此更是以书为伴,专心致志读书研究做学问。他以做出了走在世界前面的科研工作成果而感到欣慰。1957年至1962年间,董钟林研究解决了一个大型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算,并应用于测量平差,建立了一个胜过传统平差方法的新的平差理论和方法。它冲破百多年来高斯传统平差方法的藩篱,把现实处理误差方法引导到牛角尖外经典平坦的道路上,方便应用于各国测量。新的平差方法不仅理论基础丝毫不比高斯范畴内传统平差方法的理论基础薄弱,而且和传统平差方法比较显出许多优越之处。然而,这样一个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却遭到学术垄断集团的围剿,成为多年未了的“学术公案”。

这个研究工作的第一、二篇论文于1957年以笔名“佟沉”,先后在《测绘通报》和《测量制图学报》上发表。论文发表后在业界获得很好的反应和评价,武汉测绘学院陈永龄教授在看过该论文后曾将论文题旨列为武测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后又自行作罢,并公开指责这科研为“唯心”)。国家军参部“第一大地计算队”专业人员查明作者后主动来函联系,不久又派专人持单位介绍函专门远道前来提议协助合作推动此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并提供了一个大型三角补网的数据。于是笔名暴露,1959年武汉测绘学院某些人查实佟沉是谁后,马上发动组织围攻,由叶雪安亲自披挂领阵,在他们掌控的《测量制图学报》、《测绘通报》上突击刊登出三篇评论文章,努力推证∫与∑ 不等同统一,不仅“论述”和“推导 ”都是错的,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丢下对平差及基本物理数学无异为文盲的大丑,全部自掲出这个“唯一权威学派”的学术家底,出尽洋相。而原作者的反驳文章二篇送去长达四年,既无法驳回,又不发表,用尽所有推托无赖的方法,挡塞拖延死扣硬压。他们通过掌控的“测绘学会”以“内部讨论”的方式进行围攻,甚至恶劣到欺骗和挟持争取群众,屡次在讨论会上一窝蜂式布置错误学术观点,经作者通讯驳倒后,又随便不负责任无声了事,还将责任推给他们圈外的顺口插话的人,如清华大学储钟瑞教授就气愤到不愿出席“讨论会”。他们在刊登发送的武汉、北京两地学会的“讨论纪要”中更是有意歪曲乱评乱比,而对作者的反驳意见和材料又只油印而不对等刊发,也不对广大测绘工作者公开,已公开的只有他们是非颠倒的“评论”。他们显然欲将此项创新科研成果扼杀于襁褓之中。

此桩“学术公案”,在以一对众长期拖压局面之下,董钟林不得不上呈国家科委、教育部等上层领导,希望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得以妥当解决。在上层领导的干预下,1960年,在测绘学会扩大理监会上,一些人就此“学术争鸣”作了假批判,真包庇式的检查,学会白敏转请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副院长王龙甫教授出面调处。王龙甫教授经多次来往接触,发现他们说话屡变,认定他们没有诚意。来信甚至提出“不必再理测绘学会”,他清楚任何公开的“学术讨论”都将使这些测绘专家面对自愧弗如的局面。1963年,此“学术公案”由国家科委等上层领导机构批交全国科协授意茅以升副主席处理。遵照茅老先生嘱咐,董钟林以军参部专业人员提供的那套大型补网数据为具体生产实例,完成了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大型边值问题的解算,交出解算得的公式和近300个参数,保证依此算出原已知几十个边界误差数值一一无误,因而保证依此算得补网中各点的坐标误差正确可靠,并附有校算示例和全部数据可供鉴定。这些结果很快写成论文,于1964年初交茅以升副主席。通过对这个论文所提供的这个生产实例数据做全面的校算鉴定,可以证明:确是已达到了提供数据的军参部专业人员所期待的目的,确是比今世习用的方法又快又好。在收到论文后,茅老先生在1964217日以极端喜悦心情回信,亲笔写出“确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贡献”,认为应交测绘学报发表,“了此公案”,并嘱将论文中感谢个人的话改为“对国家科委科学院全国科协教育部等领导机构的重视和关怀表示感谢”。二个月后,茅老又来信嘱将论文写成英文交他转科学院对外发表。论文虽由茅老批转测绘学会组织审查鉴定,但由武测某些人控制的测绘学会仍采取阳奉阴违瞒上欺下的手段,硬压下校算鉴定不提,也不将这论文对广大测绘工作者公开,更不让原提供大型算例数据的军参部专业人员参与鉴定;而是用测绘学会便章来挂号信,要作者向他们“补充”交出为国家对外保密的关键细节,背地里不断向作者索要能教懂他们的材料,把“请教”说成是审稿要求。他们一度将这论文退给茅老,理由是大家都不能肯定就等于否定之类遁辞;说是向他请示,其实是发动茅老(还有王龙甫教授)向作者索取该研究论文的一些关键保密细节,甚至硬要王龙甫教授在来信中说是“要以学术为重”,将那些关键保密细节一并交出。茅老立即将论文退回,要他们多请人看,并随时向科协汇报处理途径和结果。其实,作者在论文中有意保留的细节,是国际上科技发明成果论文的保密通例。这些关键细节不可能一揽子交给“学会”的几个人,由他们来垄断处理;只能写成多篇论文分期发表。经作者驳回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并将此意见向科协及茅老呈报,茅老十分同意作者“不好随便全部抛出”,宜写成多篇论文分期发表的意见,在回信中称之为“不无道理”,要作者自负责能多漏些就多漏些,他在回信中说“亮相',然后相机抛出'固有道理,形成僵局”,对他们抗拒先对该论文进行校算鉴定的处理意见有柰何不得的知难情绪。自茅老将论文退回测绘学会并促其组织再审后,对方不再有乱评乱议的举动,表面上似已偃旗息鼓认输,实际上仍然拖着,对论文的具体算例不做校算鉴定,更不遵从科协茅以升副主席关于将这研究写成多篇论文分期发表的处理意见。虽然在所谓“内部讨论”的“资料汇编”短序里已明白承认学术上的“围剿”败阵,却始终不做明确的结论;也不说出同意或不同意科协茅副主席对这科研成果的评价。1964年间,测绘学会上海分会几次派人上门商谈请作者作学术报告,又屡屡改期变卦,上下一条线拖着;而交出的论文从此就在“学会”少数人间“琢磨”,一直没有了下文。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人们再也无暇顾及这桩久拖未了的“学术公案”。

董钟林不仅在多年“学术围攻”中,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大型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算,对大型三角补网的补点坐标误差计算,给出了较百多年来各国习用的高斯传统方法更好、更理想、也更大大省事的经典学院式方法。他还濳心致力于相对论的研究,他以严谨慎密的态度对Einstein、Mɸller、Bergmann、Sommerfeld、Mincowski、和Abraham 等著名物理学家的工作和他们的经典名著做了细致详尽的剥茧抽丝的分析,在对相关原始数学计算过程仔细重新推演和比较后,有理有据的指出其中存在的某些错误,并做出相应更正;创新性的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和数学方法;以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宽广的多学科知识结构,阐述了用狭义相对论形式推演广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数学方法和重要结果及其应用,并陆续将研究成果写成30多篇论文。这些研究工作给爱因斯坦后半生致力于用广义相对论统摄全部物理学的努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幸的是董钟林于1976年4月27日突发心梗猝死在寓所,致使规划中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而为这两项科研成果付出了心血的人不得不“抱璞而终”。

董钟林走过的这段人生易哭的坎坷道路终将反映在他创作的诗词之中。下面就是董钟林生前留下的部分诗词,除前面两首是其青年时期的作品外,其余都是其“奉准辞职”后所作,是这段生活中精神情感的真实写照。

                       律诗二首

                                                                1924年在休宁万安师范处女作,时年十七岁。

               适逢曹锟贿选登位,冯玉祥回兵潼关,张作霖做蒙古经略使等“盛”事。

                     (一)

           奔弛太息未能平,未造乾坤氣不清。我欲辞家愁遠道,谁将憂国筑金城。

           垅头旧塚埋新骨,塞北朝歌逐马声。万里边庭抛弃尽,奈何投笔待书生。

                     (二)

           铁马轰传滚地雷,潼关千里战塵开。才闻兵轉陈桥驛,又报工興受禪台。

           魑魅噬人当畫出,将军摧赋扣门来。春花不见昇平诏,落日浮云万丈埃。


                   律诗三首

            1927年在北洋大学西沽桃花时节,值北洋火烧大楼,四面锺烧倒之后。正及冠之年。

                        (一)              

       桃花时节话淹留,归夢連年逐水流。即不折来驚岁序,亦能看去乱乡愁。

        渡江春声来三月,异縣風光记一周。那得故人同住此,朝朝携酒泛轻舟。

                    (二)

       时来林间独步行,馀空消后又清明。昨霄雨过芳齐发,几日風吹柳怎輕。

         万里乡心随晓月,三春归夢寄啼莺。天涯幸有佳时节,夹路桃花祝太平。

                    (三)

         去去春归寂寂客,旧游林下几相逢。割怜花气销烟烬,无復针陽送晚锺。

         金谷园空人墜地,胭脂雨湿蝶无踨。销魂一赋匆匆就,未有闲情校谈浓。


               仿杜岁朝诗一律

             1962年春节,妻病中嘱余照旧独饮一杯,

            余吞声不敢应。敦厚之意,遂发为诗。

        贬谪足休谢,緃横涕涙馀。收杯憐独酌,遮眼戀残书。

        杜陵诗中老,乾坤岁里除。官斋容棄物,许就病妻居。


            沁园春

                             六五年元月三日

      不匿绵山,不遣蠻荒,不钓巖州。自陈情削籍,甘勞生事;悼亡棄养,无与从游。

      近十年间,如弹指刻,阃内相如老矣羞。长门赋,且投交家簏,难觅封侯。

      朝朝暮暮悠悠,为伴度余生剩几秋。有残蚊挂壁,停餐亦饱,蜗牛戴屋,尺地无求。

      緃是情生,原僧佛种,忘却弥陀万念收。君信否,即人间烟火,也厌心头。


                  渔家傲三首

                            六五年一月十六日

                          (一)

      早午擎盅贪苦茗,翻书压下愁滋味。茗不停肠书不醉。无他事,抛开又落惶惶里。

      枕上难分醒与睡,家居不辩乡和旅。一十二时窗对椅。闲坐起,窗前但有天和地。

                      (二)

     “一个男人炊又洗,上无父母下无子”。隣媪闲谈盤底细,疑到嘴,“先生暮睡朝还起”。

      旬月回兒过小市,也嫌霜鬓求梳理。熟客怕谈堂课事。衣冠事,为民无据支吾对。

                      (三)

      鼓动渔陽悲壮岁,夫妻温饱都无计。桂雨黔云車上挤。山又水,墟前卖出婚朝被。

      此后廿年重过起,到头早料她憔悴。旧枕残书翻箧底。年年理,隣家对我吞声气。


                    一绝

                               1969

       憔悴南冠对好花,我今无子又无家;依稀猶似新婚别,三十年间一刹那。



               满庭芳二首

                (一)康健园看牡丹

                          70430

        柳絮飞天,松花墜地,午晴風里闲身。牡丹时节,难得老为民。

        多少倾城伴侣,都羡我,白髪精神。轻打结,褲筒低扎,盤頚白毛巾。

        真真,谁画得,家家便面,代代痴人。趕清明谷雨,花下称臣。

        走遍城南城北,年年惯,来去頻頻。而今近,从心所欲,无事要兒孫。

                (二)虹园初夏

                          70517

        芍药留春,白槐催夏,杜鹃落地红多。薄寒轻暖,天气正晴和。

        一笑人间万事,生死梦,尽付江河。花对我,低眉塞耳,无哭也无歌。

        如何,朝午暮,悠悠岁月,念念彌陀。任青衫破绽,霜鬓推磨。

        已许江南久住,应珍重,老客蹉跎。佳时节,思量壮日,流落在三巴。



                   沁园春

                             七零年国庆

       禹域神州,河奠山封,鼓闹旗飘。颂开天闢地,人潮莽莽,防修反帝,气势滔滔。

       彩串长虹,歌迎红日,三十三天不算高,翻跟斗,喜工农事业,挺立娇娆。

       年来人寿花娇,补穹苍吾尚有顽腰。笑高斯牛顿,略揸皮痒。沙翁萧伯,乱把头骚。

       壮岁浮骄,爱因斯坦,朽木终生不可雕。看华胄,即今朝已胜,何待明朝。



           

                                                                                                           70年1127

        天地囹圄斗室宽,残书故纸乱团团,一张小桌房门背,招待隣娃玩一餐。


        緃赋长门不卖钱,楼高窗口对蓝天,郊車远远噹噹响,日抱隣娃走一圈。



          初冬即兴三律

                                                                                     70121

                        (一)

      万虑消除枕褥香,经常一觉到天光,只知事逐眼前过,且任老从头上妆。

      入市几回思买菊,倩谁九月劝添裳,隣家稚子朝来看,旧被通红绣凤凰。

                    (二)

      橘柚蘋梨满案堆,行街买趣老怀开,看锺饭熟排三顿,揭盖蘭香咽半杯。

      怯有馀憂盤膝坐,喜无公事上门来,为求清净随时倒,朝暮全身擦两回。

                    (三)

      文也难攻武更差,不藏书画不栽花,诗因垂老无新趣,室积成堆似旧衙。

      过暑阳春欺白髪,未寒天气爱红茶,承恩宽免平平坐,一卷高擎把眼遮。



                    满庭芳

             秋园憶旧

                      71年1017

           古桂香存,腊梅蕊细,名园秋好天长。半晴风雨,佳节近重阳。

        夢里南山无恙,茶不醉,早午盈觞。生老病,死知何事,醒在酒人乡。

           思量,年壮日,挑灯竟夜,負笈重洋。立僂伽佬岸,奔瀑沾裳。

        鳄肚隈看红叶,花神顶,览唤潮塘。君休笑,今朝弃物,嘲弄没名堂。



            西郊探枫

                                                                                                       711122

      荷盖经秋绿有余,得时松菊又何如,杏花春雨虽然好,不及红枫十月初。


      雪暗霜晴雨露风,春生秋杀有奇功,一年好景君休错,三月桃花十月枫。


      芙蓉临水菊依篱,秋后阳春事最奇,芦未白头梅已放,丹枫如醉又如痴。


      爱莲爱菊爱梅花,历代风流各一家,我爱丹枫红透顶,胭脂和血也难搽。


      如霞小驻待风驰,圣代声名播四夷,不作宰官也闲放,一林烽火太平时。


        自注:  西湖“闲放亭”匾用前人句题注“圣代保甲兵,吾其得闲放”

              原句应是盛朝宰官口气。



                    斗室初冬

             71121日冬至

        枫桂梅松菊,鳏孤老独痴,案头香不断,身后事由之。

        斗室留秋久,长门卖赋迟,惊人谈世故,今古泪同垂。



           一九七三年用邓廷楨寄怀林则徐

          酷相思语调加深其意寄赠余权同学


     七十从心多写意。笑人世,新闻纸。说紧张和缓都是戏,你活也能何事,我活也能何事。

       春夏秋冬如逝水。布油米,无须虑。任排队年年拿到底。我死也应该死,你死也应该死。


         附邓廷楨酷相思:

        百五芳期过也来。但歌吹,催千骑。看珠海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和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浣溪沙三首

              春暮

                  (一)                                      74423

              趕到城南谷雨天,人间淸福牡丹前,老来他事不生缘。

              扶病看花贪一刻,为僧行脚已多年,随风随柳乱吹绵。


                     (二)                                                                           74年52

             晏起迟眠老独居,饭茶烟后一章书,杨花飛尽夏来初。

           有雨留春思芍药,无心弹㓨羡车鱼,又何曾是病相如。                


                     (三)                                                         74年515

             芍药斑斓夏意新,白槐香里惜残春,不对荼醿也恼人。

           绿水桥平邀放眼,黄梅雨熟待经旬,秋来依旧两肩塵。



            午睡

                                                                                          7482日在中山公园

      树密园深暑更香,名山输此地尋常,蝉声如海催秋急,不擾閒人午睡长。

      白日无功逐睡魔,淸蝉为我唱眠歌,遮天树叶摇篮大,夢覺何曾有奈何。



              浣溪沙四

                 (一)                                                       75年3月中旬

       日日加深柳髪生,乍黄还浅绿嫌轻;老来春到倦眸驚。

       闲我十年看世事,恼人三月过清明,不愁风雨也愁晴。


                 (二)

                        754月下旬

       架下黄昏雨洒场,午晴天过紫藤香;袭唇侵鼻透胸肠。

       倦鸟几声留独客,落花满地耍文章;老来总为一春忙。


                 (三)

                                75年514

       掷尽浮生万寸金,老来分秒细如针;更无他事要担心。

       五月待看榴吐火。百花已过柳成隂;春归何处莫追寻。


                 (四)

                        75610

       枕帽平胸对小池,当头午日晒衰眉;梦回已是日斜时。

       春去夏来天气好,雨晴风定树隂低;去留行生尽由之。



            浣溪沙二首

                   75年乙卯小除夕外滩远眺

                           (一)

       积瓦浓霜映晓晴,冬阳天际亮晶晶;今朝又得出门行。

       独坐滩头张老眼,忽来心上慰平生;白鸥如我两肩轻。


                 (二)

       江上冬晴一览齐,厂烟相望岸东西;几声午笛似啼雞。

       十里洋场租界地,独遊今日武陵溪;正迎我歸去来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董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3349446-106906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