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为什么说要求论文过多反而阻碍创新?

已有 1038 次阅读 2022-8-6 08: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说要求论文过多反而阻碍创新?

                                                           金振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学院

 

论文是好东西。会写论文,写好的论文,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笔者主张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就应该训练写研究论文。通过写论文,可以训练科学思维、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方法。这种训练越早越好。

但,对于已经掌握了论文写作技巧、已经会写论文、会写好论文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由于已经掌握了科学思维、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方法,论文达到一定数量就够了(例如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1-3篇就行了),不能再追求“多多益善”了,因为过多的论文相当于重复性训练,相当于重复性做题,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收效却甚微,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相当多的论文,无论是低级别刊物还是高级别刊物,是跟踪性的,是应用性的,而不是创新性的。例如沉积地质领域,首次提出微生物白云岩及其机理是创新性的,但再在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报道微生物白云岩并写成论文就是跟踪性的了,就是应用性的了。这类论文并不能创造新知识,而属于重复工作。

由于考核评价看重论文数量,于是科研人员就一心一意地追求数量,发表大量跟踪性论文,甚至造假论文,因为这类论文写起来容易,而且照样可以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而创新则很难,需要长年锲而不舍,因此创新性论文的产出量很低,写创新性论文不划算。跟踪性论文为什么能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因为刊物也不可能要求每篇论文都是创新性的,否则就办不下去了,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创新。

写一篇论文,从数据材料准备到最后投稿,需要花费相当多时间。一般说来,一篇论文需要几个月。创新性论文需要的时间更长,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写出一篇。如果论文是跟踪性的,其数量多,就意味着浪费了相当多宝贵时间。这些论文并不能推动科学发展。只有创新,只有创造知识,科学才能发展。

要鼓励创新,要鼓励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就不能强调论文数量。要鼓励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要鼓励“开疆拓土”,不能鼓励重复性工作,因为那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旦成为终身教授,就不再考核了,因为高校要让教授们自由思考,自由发展,潜心研究。所以,他们的创新性成果就比较多。这就是他们这种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他们的教授并没有因为没有考核压力就躺平,就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科研创新需要放松的身心,自由的环境。不能用管理工程的方法去管理科研。工程上,加班加点就可以多出活,高压下必高产。但科研不行,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反而会使思维短路,一筹莫展,就像高考紧张脑子会变空白一样。

因此,不能比论文数量,而要比论文质量;不能用刊物级别代表论文质量,而要用是否创造了知识、创造了什么级别的知识来衡量质量。跟踪性论文过多,就是阻碍创新。

 

 参考文献:

金振奎,2018.会写论文,该不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科学网,2018-1-1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095086.html(该文于2019.4.29日刊登在《中国科学报》上,并被《求是网》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兵团日报》转载)

  推荐阅读:

1.金振奎、金明、贾若溪,2018.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等等。图书链接:当当网)

2.金振奎、王金艺、梁婷、朱小二等,2021.沉积地质学(约140万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0043913081901.html

3.金振奎、朱小二、王金艺、王昕尧、任奕霖、王凌等,2020.《天津冀州区元古宇地层与沉积考察指导书》(中英对照,46万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303156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6496-1350155.html

上一篇:知己知彼,为什么能百战不殆?
下一篇:广泛成立非盈利爱心互助团体的重要性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