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2018g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2018guo

博文

国际影响力提升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之体会与思考

已有 3338 次阅读 2019-8-29 18:00 |个人分类:科技传播|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科技期刊, 学术出版, 期刊国际化, 学术影响力, 科研成果传播

国际影响力提升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2019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培训学习心得


原文刊发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网站(2019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培训学习心得之二 - 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http://www.zhongkeqikan.com/h-nd-201.html#_np=2_460微信公众号平台(期刊视界);并被微信公众号平台(期刊说)转载


2019年7月17日冒着绵绵细雨,来到位于西安市东北方向的浐灞艾美酒店,参加由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主办、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培训班——2019科学出版社第十八届期刊编辑培训”,开始了内容丰富、多角度全方位的针对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为主题的培训与学习,经过课堂上专家做报告集中授课、开放论坛中专家与学员双向互动提问交流与充分研讨,以及实地参观喜马拉雅西安线下实体门店并现场交流和课后完成培训相关内容论文等多种形式,圆满完成各项培训内容,收获满满,于23日顺利结束培训。

培训前后,会务组各位老师认真负责,友好热情,从组织报名到培训内容的设计以及会务安排与服务,都很用心,对此深表谢意!经过学习和培训,我不仅开阔了办刊视野,也积极思考和努力借鉴授课专家的讲授内容,以期对自己和所办期刊在未来能找准发展方向,为我国科研成果展示和更好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作出新的贡献。另外,在短短的几天培训中,还和多位参会的老师在课后进行了交流与学习,结识了新朋友,也在办刊方面积极博采众长,寻求取长补短之法,为期刊未来发展谋求更广阔的空间与后劲。

培训模块一的课堂集中报告和开放论坛研讨由5位外籍专家完成。课程及内容设计是罗伯特E.本奇(RobertE. Baensch)教授提出和精心组织的,以达到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提供尽可能丰富而具体的内容,助力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和影响力提升。

授课内容从本奇教授对当今时代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为总纲展开,对6大方面的改变进行全面阐述,涉及科研基金趋势、稿件量和论文量增加、开放科学、开放获取、图书馆预算压力以及数字媒体与新技术等方面,通过讲解,使学员们从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宏观而全面的框架认识和了解,激发出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发展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之后,由4位外籍专家分别从办刊的不同角度和侧重面,穿插安排讲授培训内容,每位专家分几次分别进行授课,而且按照不同侧重点为一个主题,每次都是新的视角、新的阐释角度。专家们都很认真,授课内容很精彩。而且翻译的两位老师也很敬业,为学员们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授课内容发挥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帮助与指导。

4位外籍专家分别从全球出版市场分析、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作者和审稿专家,建立优秀的编委团队,如何通过同行评议和数据库分析提高学术内容质量、如何使母语期刊更好转型适应期刊国际化发展等,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国际接轨、共享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具体的知识。此外,还介绍了Dimensions等数据分析的新工具和技术平台,以及利用新的学术论文呈现方式(如通过全文在数字技术协助下自动产生简明的长摘要)和刊网融合发展(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期刊文献更易于被发现,并且更便于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要等,均提供了多种发展思路。而且在开放论坛互动环节,学员们和授课专家针对性进行问答和热烈讨论,更是对授课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和升华。总之,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也更感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科技期刊人的重大责任与压力,也激发起担当的勇气和思考,特别是本奇教授在第一模块总结时,提到明年再次相聚时,希望能听到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已经在期刊开始进行新的尝试和举措,并交流所产生的新发展变化时,更是倍感时不我待,必须加紧行动和进一步积极应对,以谋求更好的方式方法以促进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和未来更好的发展。

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分别由国内专家讲授SCI选刊等方面的情况和介绍新技术平台,并实地参观喜马拉雅西安线下门店,听取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展示以及各种实例介绍和实施措施等,进一步拓宽思路,对接实际,谋求采取具体措施与合作。

通过听取学习了一系列内容丰富、专业而精心的授课以及参加热烈的论坛研讨分析,使我进一步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科技期刊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世界科技期刊发展全局和发展变化历程,到具体的期刊国际化转型发展之路,以及具体的期刊如何发展和不同角色如主编、编辑部、出版商、编委、作者等的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处理与协作,还有期刊宣传推广以及数字技术工具与平台的分析与应用等,以及期刊规范与伦理规则等,都给我们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可以借鉴的发展路径。

结合培训内容和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以及自己所在期刊和单位相关期刊的实际情况,回望过去,思考现状,展望未来,有很多需要认真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实施点,仅就以下几点略作梳理。首先,科技期刊的首要功能是记录和首发最新的科研成果。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SCI指挥棒牵引的初期阶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将所取得的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均优先考虑SCI收录期刊。记得是200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很多大学或研究院所对发表在SCI期刊的论文作者给予奖励等激励措施,而这促使中国学者的优质论文成果首选发表在国际SCI期刊,造成对国内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的优质稿源的极大流失,也使国内研究者发布的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可能并不被广泛了解的实际现象。而当时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很有限,而被SCI收录的更是寥寥。针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和研讨,随后,陆续做出一些尝试性改变,以期弥补由此引起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内传播不足的缺憾。比如,在2007年,即开始尝试通过补白的方式,将我校发表在国际高影响因子SCI期刊论文摘编成中文大摘要,刊登在中文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即将所在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研究者发表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成果,与作者合作、专人编辑负责组织协调,撰写论文的中文版长摘要在我刊刊发以进行推介。这样,可促进国内更广泛的科研学者了解这些高水平科研成果,此尝试举措在当时得到专家学者的支持和肯定。

其次,在2010年左右,结合当时的时代现状发展与各种改变,不仅需要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出去,在国际上展示中国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中国的科技期刊走出去,努力促进期刊逐步进入国际视野,也就是要同时发展两方面,齐头并进,即科研成果的发布国际化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此次培训的主题也正是促进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并不断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助力。回顾十余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近十年来,国家对英文学术期刊发展的大力支持,如国家六部委发起的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支持英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二是,英文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初步显现,在提升国际影响力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如相继有英文刊被SCI数据库先后收录,而且逐渐呈现出进入所在学科分区Q1区等的良好表现;三是,很多大学及研究院所筹办新的英文刊的积极性正热情高涨,并正积极努力中。这些都有望为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舞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此次培训班组织的报告与交流研讨,更是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有力帮助,相信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实践,一定会如虎添翼,稳健发展。但是,也需要清醒认识,目前还存在一些亟需引起重视的方面:如大多数英文刊是借船出海,即应用国际出版商的出版平台等;发展规律与模式等还需优化;同时,各方也应认识到并重视目前更需要构筑中国的国际出版平台,如建立优质中国科技期刊的英文期刊数据库等,以提供我国自己的期刊国际展示平台。

另外,在数字技术和工具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科技期刊也应积极学习与应用,促进期刊发展。如外籍专家介绍的Dimensions平台分析以及我国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等,都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的工具和思路,相信我们每一个期刊人,都会积极将在培训班上的所学,努力运用在自己的办刊实践中,也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通过此次的培训与学习,受益良多,但也更深切感到,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更加努力,一起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而不断加油和奋斗。


原文刊发的链接网址:

2019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培训学习心得之二 - 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http://www.zhongkeqikan.com/h-nd-201.html#_np=2_460


原文刊发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期刊视界



期刊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已被国内外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数据统计(核心期刊)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核心学术期刊及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数据库等。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佳期刊、陕西省精品期刊等。

期刊数字运营平台:http://yxxb.xjtu.edu.cn/;微信公众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77127-1195774.html

上一篇:一米阳光
下一篇:学术传播与科技期刊品牌的研究现状与分析(发表论文)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