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漫说文理相通(范洪义作)

已有 1708 次阅读 2022-8-23 11: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学生到了高二、高三,报考文科的与报考理科的便分道扬镳。到了大学,理科生除了课余参加一些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外,便离文学 渐行渐远了。鉴于当下的理科生受文学熏陶较少,对于文学能唤醒心性良知与焕颜生活面貌的功效如隔岸观火,不少理科人员如非人之初性本善者,便容易滋生忌妒他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沐猴而冠,皆因不读圣贤书及优秀文学作品而不识羞耻二字所致。     

 其实 ,文理相通也,物理学家格物强调物理感觉,文学家写人情世故也是感觉,也是一种广义的格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己身心上做”,这是文理相通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文学水平高能将物理研究论文写得言简意赅,即便是八股文也可帮助理科生写论文避免语无伦次,而物理知识的丰富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因此 ,科普作家是很不容易的,又要尽可能弄懂物理意义,还要以合适的文学手段去表达之,令人钦佩!第三层意思是文学作品中的寓言、神话、诗词等都会给物理学家提供想像与联想的素材,如我以前杜撰的一个歇后语,“伽利略携铁球与鹅毛登比萨斜塔—- 不知轻重缓急”。我还指出明代的文人谢肇制是第一个说人在空气中如魚在水中那样受浮力的人。 值得指出,古贤中文理相通者是方以智,他最早指出辐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他写道:“以针插地,雪时遍满,而此处独化”,可惜我国的物理教科书从来不当他一回事,悲夫!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5349-1352296.html

上一篇:“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一塲冒险”之危言耸听(范洪义作)
下一篇:我发明了新方法还是新方法造就了我(范洪义作)

5 王安良 尤明庆 王涛 周忠浩 任飞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