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里工科学生唸的电工学实际上是电磁学在电路中的应用,主要关心电流、电压、功率在各个支路的分配、电容一电感耦合的效率等。当电路趋于小样化到一定尺度,量子效应出现了,我以为“量子电工学”这门新兴学科 就应该受到重视,我和潘孝胤首光实现了有电感耦合的二个电容一电感回路的量子化,发现其基态是个双模压缩态,后来我与笪诚用纠缠态表象解薛定谔方程导出了这个复联电路的能级,即特征频率公式,由此能看出互感引起的贡献 , 这是量子电工学的第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远比单回路的量子化要难. 后来我与吴泽又将我自创的不变本征算符理论用于解多个耦合迥路的特征频率,并建议实验工作者去测定,我还建议同行用热真空态方法计算环境对量子电路的退相干。
可见这门内容丰富,概念新颖的学科可以如朝阳喷薄而出,可惜我已年迈,长年负笈,心情压抑,病体日趋沉重,也无科研经费支撑,这件好事就留给有眼光者后继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