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介导的排斥反应是造成心脏移植失败、限制其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现有针对心脏炎症及移植相关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已经发现,包含T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激活是其重要介质,淋巴结中同种异体反应性 T 细胞的启动激活更是限制长期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的主要因素。然而,尚未有研究针对心脏移植后淋巴结免疫细胞相关转录特征及异质性作出深入解释。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张毛毛教授团队在CVIA杂志发表题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Maps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in Mice with Allogeneic Cardiac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文章,通过应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对接受心脏移植小鼠模型的淋巴结中免疫细胞的基因转录谱进行描绘,探索包括 T 细胞在内的不同免疫细胞群体内部和之间的差异,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填补当前对于高度复杂的移植微环境中免疫机制的研究空白。
本文报告了心脏移植后小鼠淋巴结免疫细胞的第一个 scRNAseq 数据集,揭示了与移植相关免疫过程相关的 T 细胞的广泛异质性和独特的功能组成,提供了移植相关免疫条件下淋巴结中 T 细胞亚群发育轨迹,发现在同种异体移植物微环境中细胞毒性 CD8+ T 细胞、活化的 CD4+ T 细胞和功能失调的 Tregs 优先富集。我们确定了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JunB,它介导 Treg 向 Th17 细胞的分化。进一步证明了 T 细胞在移植免疫过程中表现出代谢转录组异质性。最后,明确另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 HIF-1a,参与 T 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简而言之,我们以单细胞分辨率展示了来自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淋巴结中T细胞的全面免疫图谱和可观察到的代谢特征,为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新型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讯作者简介:
张毛毛
张毛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副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青年学者,担任中华医学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等学术兼职。科研工作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临床及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Circulation Research、Molecular Therapy、Pharmacol Res等高质量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2篇,累计影响因子275分,最高影响因子23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0-3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