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教学创新大赛记录:寒假及省赛遴选 精选

已有 6844 次阅读 2023-5-15 10:15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文为原创博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温馨提示:比赛结果为省赛二等奖(贵州省新工科组第四名)。本文为参赛过程的流水账和一些个人思考,准备参赛的老师可以详细看一下。

 

 

202212底校赛结束,马上就是2023年。

过了元旦,14日,学校教务处组织了省赛备赛会,大意是要优中选优、合理使用省赛的推荐指标。说得通俗点,就是拿了校赛第一名,也不一定能参加省赛;要参加省赛,必须通过学校接下来组织的省赛遴选

因为我校赛是用两门课参加了两个组别,有可能一些同事担心我没精力准备两门课吧。经历一番“波折”,后来我就专心在新工科这个组别。

1月份,自费买了3本关于北京高校青教赛的资料,1月上旬,就在研究教学设计。


通过研究其他人的教学设计,能够发现问题、获取灵感,从而取长补短、提升自己教学创新策略跨越时间的价值。

比如《站在大学讲台上: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录及教案汇编》。

这届比赛发生于2013年,但是,好多事情北京已经做到了前面。比如,竞赛环节课堂展示是20分钟,这和后来的全国青教赛是一致的,不过全国青教赛后来难度加大到参赛节段要设计20个;这个比赛设置了学生评委,虽然学生人数不多、有点充样子的嫌疑,但确实是考虑了学生的评价,而全国青教赛则没有。

当年清华大学作为主办院校之一,清华拿了好几个一等奖。其中有几个也算是实至名归,但是今天再来看XX老师的教学设计,并不觉得是一等奖的水平!而且,这个比赛后不久,他很快就跳槽去了北大……也许他课堂讲授环节不错吧,但是他的这个教学设计里问题挺多的。

我个人感觉,理工类B组一等奖可能是当年最实至名归的一组了,5个一等奖,有4个我仅从教学设计就能感受到这些老师的付出、用心。文史类A12个一等奖只有3~4个左右引起了我的注意。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汪洁老师的教学设计,对于外语学科或双语教学的老师比较有借鉴意义,汪老师也是教学设计做的很有特色的一位。

 

这几本书虽然只是某一门课某一节的教学设计,而且学科、课程也不尽相同,但很可能代表了当年这个选手自认为最适合参赛的内容了。当你研究这些教学设计的时候,你不大可能逐字逐句去精读,而更倾向于从总体上来把握选手的水平。从这一点而言,你有点像站在了评委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选手的竞赛材料,有助于你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创新特色更突出、更容易抓住评委的心。

我非常推荐准备参赛的老师,如果自己教学设计的经验不丰富,至少可以买其中一本纸质版的图书来看看。重要的是吸收别人的优点,并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如果你要参加青教赛,这几本书就更是必看的了。

 

春节前后,回老家呆了接近2周。那2周只是看了几十篇我们专业的学术论文、追了两部韩剧、两季韩综,至于教学创新的材料,已经抛之脑后了。然后又去福建玩了一周,24号才回到贵阳。

 

回来以后有一篇教改论文要改。用了3天,按照修改意见,从原稿2.4万字,硬生生压缩到1.2万字左右。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痛苦,但是真的很锻炼凝练的能力。也因为修改这篇论文的经验,后面再把教学创新报告的文字压缩的时候,会很顺手,而不用太纠结删掉哪里。

而这次参赛经历,我另一个比较深的体会就是自己整理材料的水平又有提升。竞赛的创新报告一般是图文结合,还要考虑排版的因素,既有字数限制,还有内容要求。完成这个创新报告的难度,甚至比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难度还大。但是经过这次训练,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凝练的能力、删减次要文字的能力、图文结合呈现等能力都较之前有所提升。从这一点而言,这次参赛的经历,会让你以后申请其他教改、科研项目、报奖等也更有经验。

另一方面,就是此前我提到的,竞赛越来越有点比拼整理材料的倾向了。而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大的课题组、本身科研“帽子”较多的团队,在整理材料方面也较一般的参赛选手更有经验。

这是一个在有限时间内的比赛,无可避免的,评委就没有精力去细细考究两个选手的细节差异,而更倾向于从总体上来为选手打分。比如,组委会或者评委自己很可能会有预设的评判标尺,假设满分100分,评委有可能会根据获奖人数预设一个分数段,比如一等奖5人,那么有可能一等奖的起评分就是95分,而二等奖15人,那么有可能评委认为具备二等奖水平的选手就是80~95分。如果评委认为你的水平是二等奖、又是二等奖里比较突出的,那么很可能分数就高一些,反之,则更靠近80分。这种评判造成一种弊端,就是水平在中段的选手,实际上差别在评分打分那里并没有那么精确。你是86分,他是85分,从评价的角度,有误差,但基本这种误差是可接受的;从评委的角度,你们都是二等奖,甚至因为一天当中要评价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选手,评委未必都还能记住你的内容。作为比赛,特别是,这是一类难以量化的比赛,而且量化之后对于普通老师就更难了,量化以后也会让评委自由发挥的独立评价空间更少。

普通老师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要想获得大奖,自身材料整理的功底本身比那些科研大户要差一截,人情关系上也没有渠道,能突围的道路就只剩下了一条:以实打虚!

如果普通老师自己的工作本身不实在,那么,二等奖、三等奖,也就没那么大区别了。

有了实打实的积累,再加上材料整理的提升,才更有可能在这个比赛里突出。

 

 

28日,我又回到修改竞赛材料的状态。偶尔想到什么,就修改一下。

因为我们学校当时还没有研究生,图书馆在寒假也不是全天开放。那几天就疯狂的想去图书馆借书,但图书馆又不开门。很后悔寒假图书馆闭馆之前没借几本书,当我们烦躁的时候,有时候图书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

那一周左右,就和平时没啥两样,白天修改报告、做饭、阅读文献或网页,晚上偶尔跑步,睡前刷剧。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杂事,一言难尽。

 

214日,情人节。晚上听了智慧树和武汉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报告,分别汇报了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建设。

回看地址:

https://lc.zhihuishu.com/live/vod_room.html?liveId=10753284

第一个,讲课程思政,几乎都是很老套的做法,也讲不出啥创新来,但是很明显,很会整理材料。

第二个,是国赛获奖选手,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他确实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是有人提问大班教学怎么录课,他建议挑选学生录课。实际上,他这个建议我是真心不赞同。录课就是要实录,要去解决痛点问题,你都搞成彩排风的录课,那别人批评你是表演,也会在所难免。但是,这位主讲人的讲解中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虽然创新不太明显,但是至少研究过比赛的文件。

第三个,是香涛学院副院长讲新文科,感觉对我也没啥启发。

 

所以,网上的商业培训也好,免费的讲座也好,你有时间就听听。而且,一些省份还把省赛现场汇报环节进行公开直播,这些内容有时间也是可以看一看的。但是对我而言,因为我的整体思路完全是自己的东西,我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案都是全国独一份,真要是听到了类似的报告,反而让我怀疑是他们抄袭了我的idea听其他人的报告,更多的是用来完善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从零开始。

 

第三届全国赛有个特点,是要突出“四新”建设。对于我而言,确实没看到“四新”建设很好的案例。教改论文中,很多都是画大饼、谈架构、谈模式,具体能不能落实下去,不得而知。

因为有“四新”建设的考虑,我还专门在订教材的时候,给自己订了好几本智能开采方面的书。


但是简单看了一下,感觉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课程内容,真要做到融会贯通,太难了。比如,我的课是传统的《煤矿开采学》,本身是以讲授巷道系统和采煤方法为主,但是《智能采矿导论》,听起来好像很新工科,但仔细一看,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很表面的东西,不够具体、也不够实用,对于没有学科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的时候还很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真的把我的课一步到位升级到智能开采,表面上看好像很符合“四新”建设要求,但至少到我写下这行文字的时候,我坚持认为对于本科生而言,这是坏事而不是好事。如果学生的学业基础都没打牢,又学了一些似是非是的东西,能获得啥发展呢?对于我们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远不如先打下坚实的《开采学》基础,然后用智能采矿来扩展眼界或者作为一个培养方向。但同时,《煤矿开采学》的内容确实太“传统”了,从知识而言,逻辑性还有待于完善。尽管这门课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建设历史,但从现状而言,距离我期待的完美还有距离。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一步一步的去改进这门课的建设,也是有必要的。

 

关于“四新”建设,提醒各位老师:在思考“四新”建设的时候,至少要翻一翻相关的书籍或论文,能够融合的,可以融合一下,实在融不进去,也别勉强了。要根据自己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来,而不能为了竞赛而穷折腾。社会上不乏一些人在指责现在的教学竞赛是表演赛、是瞎折腾,作为参赛选手,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参赛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折腾,而是为了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内容,几年前我就读了大量论文,所以有些竞赛培训的人还在讲啥是新工科,我感觉这些主讲人肚子里的墨水确实不多。要参加这个比赛,一定一定是自己有基础、有想法、有实践,而不是都要比赛了,才想起来要研究一下啥是新工科。相关论文的储备,最好功在平时。即使平时没有积累,竞赛前也应该翻一翻相关的论文,而不是所有的最新教育进展都等着专家来给你普及。更何况,论文发表是有周期的,即便是我们今天读到的最新的论文,也很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是一年之前投稿的。而论文作者实际完成这项工作,也很大概率是要早于论文投稿的。由此而论,即便是我们有日常阅读论文的习惯,我们读到的内容,和实际发生的,也存在一定时间差。

但是,通过功在平时,可以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读这些论文,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平时阅读的时候,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一下,看看论文中的内容,能否给自己的教学带来新改变。而在下一轮教学中,如果这种改变成为现实,并有了很好的效果,你不就是在实实在在的改进你的教学嘛!

 

 

216日,学校组织省赛遴选。

赛前,一同参赛的同事想要观摩我的现场汇报,我也表示同意。毕竟,没有什么是需要对她保密的。而且,大家也知道我的性格,要是有人敢抄袭我的,我就实名挂人。但是学校教务处可能考虑到有些选手不愿意别人观摩,就没有同意她观摩我的现场汇报。

另一个“风言风语”是,据说,某单位的另一个参赛选手,单位组织打磨的时候TA疯狂的用手机拍别人的内容,到了TA自己,TA又不讲自己的真东西。以至于,有些选手担心泄露自己的内容而被竞争对手抄袭,正式比赛前的汇报,基本以敷衍了事为主。所以,这个比赛,也可以看出人心和人性:害人之心固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亦不可无

 

省赛遴选当天,我汇报之后,三个专家只提了些许意见。

第一个提醒了我要思考怎么把我的创新展示在课堂实录里,别的意见也没啥;

第二个说了一堆,我感觉她自己也不是很懂、也不是很创新,所以说了一堆我也忘了是啥;

第三个,是我们本校的专家,大概因为知道我校赛的时候直接怼过“专家”,所以她说给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特别强调了是“小小的建议”,她建议我详细研究评分标准,特别是注意其中的差别。

其实我认可第三个专家的观点,这个比赛的现场汇报实际上是另一套评分标准(和课堂实录和创新汇报有所区别的标准),太多的专家都在宣传如何如何做好创新报告、创新报告如何如何重要,以至于很多参赛选手前期都在打磨创新报告。

我自己实际的做法,是把课堂实录、创新报告、现场汇报的评分标准都放到了一个草稿中,同类的评分标准,在撰写这些材料的时候都会考虑。这样子,不管从哪个评分角度来看,你都能照应到。当然,这样做的话初稿会很臃肿。但是,可以在这个臃肿的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内容。

把三个评分标准放在一起看还有一个好处,是整个材料的系统性更好,彼此之间能相互对应,避免了自顾自说的情况。也因为这样,其实省赛遴选第一个专家提醒我怎么在课堂实录里展示出来,我是丝毫不担心的。因为我材料里的东西,都是过去工作的总结,而且最核心的创新,是扎扎实实的开展了两年,不存在无法落实的情况。

事后才知道,第三个专家是我们单位去年参赛并获得国赛二等奖的选手。而我自己,直到省赛结果出来以后,才正式的认识了她。所以,整个竞赛,除了课堂实录视频制作以外的东西,从校赛到省赛,99.9999%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216日当天下午,省赛推荐参赛名单就出来了。不出意外,我入围的是新工科。现在想起,其实我要是强迫一下自己,两个科目都参赛,可能结果也不会太差。但事已至此,就无需多想,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新工科的材料就行了。

 

省赛遴选后不久,马上就是新学期开学。学期初补考监考、准备教学文件等等,又占据了很多时间。220224,每天一场监考。这几天以及2526这两天,完善下学期上课的教学材料。227日,开学第一周就开始上课了。而第1~6周,我每周3天有课、每次是4节理论课。

那些随意就指责我们是表演的,是否知道,哪怕是“表演”,有很多一线老师也是在夹缝里找时间,白天有和其他同事一样的监考、开会、上课,晚上,还要不断的完善我们参赛的材料,还要备课。当你拿到荣誉的时候,当然有人眼红,也有人会说风凉话。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善意还是恶意,这都是这些人人性的一部分吧。我们要做的:在意,但不要太在意!

 

尽管有幸代表学校参加省赛,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教学创新赛。而且,我上一次参加省级教学竞赛(省青教赛),获得的是全省文科组的第一名。说我有参赛经验的人,大有人在;担心我这次名次不佳而招致怀疑的,也大有人在。

我们是不是演戏也许已经扯不清了,但一旁认真吃瓜看戏的,不再少数。

和我一同参赛的同事问我:“你没有压力吗?”

我说,没有。

一点压力没有是假的。省赛第一轮就要淘汰超过50%的选手,如果都无法冲过这一关,那别人怀疑你的水平也确实很正常。但说有很大压力,也不现实。我感觉参加这个比赛,初衷就是:在前几年积累的基础上,我这两年踏踏实实的执行了两年我的教学创新方案。看了往届的获奖选手,如果“那样”的选手都能获奖,我没有理由隐姓埋名。哪怕我最终没有获奖,我也要让竞争对手因为我的存在而颤抖!

说的再通俗一点,我参赛就是来刷存在感的。要让从前获奖的选手知道,你们获奖是因为当年还有更厉害的选手没有参赛;要让今年的选手知道,哪怕我今年没拿第一名,明年我继续参赛,我依然是你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当你有了这样的自信和底气,原本那一丢丢压力,也就不再是多大障碍了。

当然,上面一段话也有自我安慰的成分你努力了无数个夜晚,如果别人不鼓励你,你至少要做到相信你自己!不要总是怀疑自己,既然你踏踏实实做了很多工作,为何要怀疑自己?为何不相信自己?

 

话虽如此,但我确实是第一次参加教学创新赛。而且,直到开学前,我的课堂实录我还没弄呢。除了底气要足以外,课堂实录也在向我招手。

前方,仍将是一个繁忙的季节!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88053.html

上一篇:教学创新大赛记录:校赛,几乎是一个人在奋战!
下一篇:从苦难中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5 宁利中 曹磊 吴斌 赵汉青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