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peng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openghan

博文

意识无法上传

已有 2486 次阅读 2022-1-27 20: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意识无法上传


信息可以在信息系统之间传输,信息系统自身的信息活动无法传输,意识是信息活动,不是信息,所以意识无法在信息系统之间传输,所谓的意识上传终归是空想。


意识上传的悖论


假如自我意识可以上传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载体,那么其产生的意识活动,是属于载体的,还是属于本体的?计算机做出的选择还属于我做出的选择吗?



大脑复制的不完全性


脑机接口可以好好期待一下,但未来希望通过这样的接口实现记忆和各种能力的移植恐怕行不通。


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通过硬盘拷贝实现信息的完全复制。但在应用层面,存储型信息可以拷贝到另一台电脑,比如储存的文件、图片、视频等等,程序型信息却是无法拷贝的,安装在电脑上的系统和软件是无法拷贝到另一台电脑的,我们通常做的是将安装包复制到另一台电脑进行安装,这是两台电脑分别安装了同样的程序,而不是将一个电脑的信息复制过去。


计算机同时表现出两种特性,从底层可以完全复制,从应用层面却不能做到完全复制。大脑是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无法像线型的DNA那样直接复制,也无法像面型的计算机那样硬盘拷贝,它是立体的。大脑中的存储型信息或许可以复制,但程序型信息是不可以复制的。我们可以告诉其他人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经历、新闻等等,而创造力以及各种能力却无法传给其他人,这些都是需要大脑进行训练才能建立起的内部连接。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把乘法口诀背给其他人听,但他只有在经过训练后才能熟练运用。


这属于大脑复制的不完全性。


自由意志依然自由


信息系统进化的动因是突发或者偶发,比如DNA的突变、大脑的灵感。


突变与信息系统本质是相通的,它们都是小因大果的呈现,不稳定的是前者,稳定发生的是后者。它们都是具有放大效应的因果机制。


自由意志依然符合因果律,其源头在于更小层面扰动形成的偶发,让大脑看起来像“自由”而已。自由随心,这内生的因确实比外生的因看起来更“自由”。


物理学曾经以世界能完全计算出来,否定自由意志,这里忽略了重要一点,我们的世界是开放的,根本不会有完全获取的初始数据。


未来的人工智能


偶发+分布=自形成→自我进化


目前的计算机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


DNA有突变,大脑有偶发灵感。现在的计算机无法产生偶发信令,不能自主演化,仅仅是做到了半自主,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


突变与信息系统本质是相通的,它们都是小因大果的呈现,不稳定的是前者,稳定发生的是后者。它们都是具有放大效应的因果机制。


进化是在大量的试错和筛选中前进的。


在自动步枪中,扣一下扳机打出一发子弹是半自动,扣住扳机连续发射是自动,而自主就是没人扣扳机也没有其他外界信息反馈,枪自己发出了子弹。这才是偶发。


如何在计算机中实现偶发让其像大脑那样自主演化是件异常困难的事,但这会是未来做到普适性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


要在经典计算机上做到偶发,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恐怕很难,类脑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倒是有很大希望。


量子计算机在运行中有相当比例的错误率,这里的错误会是实现计算机普适性的关键,但前提我们要找到驾驭它并进行信息筛选的方法。这将是通往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


人机共生的未来世界


现在的计算机只是半自主,未来如果做到偶发,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就需要面对它会拥有自己的意识,会像小猫小狗乃至小孩子那样不听话甚至反叛。而且对于自主个体,机器人三定律这样的软约束是无法保证其不会伤害人类,这时候监督、惩罚、筛选等措施将会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人机共存的社会人们恐怕要接受机器人会伤害人的事实,这个过程将会是曲折而漫长的,这在自动驾驶上就已经开始应验了。


信息系统的一些衡量标准,


一是信息容量,二是运行速度,


三是偶发频度,这可以看作是单位时间能达到的最高偶发量,一个自主信息系统需要有偶发能力,若没有就只是个半自主信息系统了,还何谈有意识。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信息容量、运行速度、偶发频度都具备,并且整体信息处理能力达到一定阀值,表现出的行为是自发有序的,这时候才视为是有意识


大脑无法从一开始就遗传很多信息,大部分需要后天学习,所以要有记忆再加上一定的偶发频度产生足够的新信息,也要有一定的运行速度来处理这些信息,要不然很多新信息而处理能力跟不上就比较混乱。大脑的信息存储、运行速度、偶发频度三者皆有,且达到一定程度,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意识的


当前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和运行速度都很强,可惜偶发缺失,还没有做到自主,虽然也可以根据程序自动运行快速应对外界反馈,但依然是没意识的。


那么未来呢?如果我们在量子计算机上驾驭了偶发,实现了自主,刚开始能力估计较低,所以也是没有意识的,再往后继续迭代进化下去,偶发频度达到一定的阀值,应该也就可以视为是有意识了。


CPU运行速度增长会有摩尔定律,最后到原子层面达到极限,难以继续增长,需要新突破才能再上台阶。偶发频度很可能也会遵循摩尔定律,也会到达极限,那将会是单个主体创造力或者进化速率的极限,即便是许多超级人工智能与人组成的社会信息系统,依然会有创造力极限,到那时就只有用时间触摸未知,通过历史演变探索未来了。


也许人类只是个过渡


广义进化论&进化论2.0


1、把自生长系统单列出来,提出生物体系的概念;


2、细胞第一级,动植物第二级,人类社会第三级;


3、相对应,DNA为第一级信息系统,大脑-神经系统为第二级信息系统,人的头脑、互联网、电脑、计算机、书籍等组成的社会信息系统为第三级;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科技进步特别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进步其实就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化。


未来人类社会也会像细胞动植物那样从低级进化到中级和高级,甚至去其他星球敷衍下一代。


以自复制微型机器人集群和飞船,携带文明信息乃至DNA信息,作为星球文明的种子,遍撒宇宙,经过几千年几万年飞行,到其他星系繁衍下一代,实现星际传播。


甚至万一地球人类文明灭绝了,机器人文明重回地球,取而代之,这未尝不是一种进化。


也许人类文明就是像鱼那样,只是生物演进中的一个过渡。


那么属于未来的会是碳基生命,还是硅基生命,又或是人机混合的世界?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08518-1322974.html

上一篇:怎样才算有意识
下一篇:生物领域的大一统理论和终极理论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