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awi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ndawi

博文

编辑对话:采访Neural Plasticity特刊客座主编刘小征博士

已有 1874 次阅读 2022-6-14 11:2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ead Guest Editor Interview

近期,我们有幸邀请到Neural Plasticity的特刊“Post-Stroke Neural Plasticity: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during Stroke Recovery”(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脑卒中后的结构与功能重建)客座主编刘小征博士,与我们分享这本年度特刊的相关信息及对作者的建议。刘博士就职于温州医科大学脑功能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大脑白质成像方法,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和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


该年度特刊在去年出版了诸多高影响力论文,广受神经可塑性领域的研究者的欢迎。因此,今年该特刊再次开放征稿,投稿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12日



您认为您的特刊主题“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脑卒中后的结构与功能重建”有何重要意义?


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并降低生活质量。虽然目前脑卒中的治疗方式在不断优化,但多数脑卒中患者均遗留神经功能损害。因此,迫切需要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及功能恢复进行探索。神经影像技术是检测神经可塑性变化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脑卒中后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信息。尽管针对脑卒中的新型有效的神经康复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逐步发展,而这些干预措施作用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需要对脑卒中神经康复后神经可塑性的变化进行探索,以便揭示这些干预措施背后的神经机制,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期特刊的目的是探究神经康复如何影响神经可塑性。特刊接收关于人体或动物的原创研究和综述,尤其致力于探索先进神经康复技术与方法背后的机制的研究报道。


请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神经可塑性领域的研究背景。


我本身是磁共振物理背景,研究阶段也做过神经影像方法学研究,目前主要利用多模态的影像学技术探讨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神经可塑性,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我们所在的脑功能研究所和附属医院神内,康复和神经康复科在急性缺血和出血卒中的临床干预的神经可塑性上有密切合作。长期专注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恢复可塑性的研究,包括卒中后神经功能和言语恢复及神经影像可塑性的研究。



对于您去年从创建到出版该特刊的经历,您有何收获或感想?


特刊的发行和宣传可以提高编辑团队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通过特刊稿件的收集和评审,可以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来指引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收到的稿件当中,医工结合的交叉领域研究还是比较缺乏,虽然传统的康复手段在临床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现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直接的对脑功能活动进行干预,对于了解神经功能重塑有比较好的前景。



近几年里,您注意到神经可塑性领域出现了哪些重大进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支持和鼓励新神经元和突触生长的蛋白质,对神经可塑性至关重要。有氧运动,(包括任何能增加心率的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和吃某些食物,如欧米伽-3脂肪酸,已被证明能使BDNF正常化。


👉经颅电和磁刺激通过电磁波调控神经元的活动,也可以改变相应脑区的神经网络,对大脑功能进行重塑,已经广泛用于临床的干预研究。 经颅电和磁刺激对卒中后的干预和神经可塑性研究仍然比较缺乏。比如不同的刺激方案和治疗靶点的精准定位。


👉虚拟现实(VR)在卒中后康复过程中可以带来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提升恢复过程中的趣味性,进而增加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主动性。而且针对不同类似的卒中后患者需要开发不同的VR程序和提供不同的康复训练。了解VR在卒中后康复的神经可塑性,可以反馈更好的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和VR程序设计。


👉脑机接口(BCI)可以直接的获取大脑信号,对身体躯干的训练任务进行直接干预。在康复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时的反馈训练促进大脑神经功能重塑。



您对准备向该特刊投稿的作者有什么建议?


收到的稿件,临床和理工技术结合的还是比较少。多模态的影像学技术可以用来探讨干预手段的功能重塑机制,理解大脑在神经康复过程中的功能重组织。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治疗,经颅电刺激对于卒中后康复的神经可塑性都是比较创新的研究手段。传统中医疗法,比如针灸,也是国家提倡的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手段。  我们欢迎原创研究和综述文章,内容包括:


👉物理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电刺激或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传统中医疗法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脑肠轴,脑心轴,细胞外基质对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使用机器学习建立基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预测模型。



您认为担任该特刊的客座编辑会对研究人员带来什么好处?


作为学术编辑需要主动的去了解行业的研究动态和热点,才能很好的筛选审稿人和提供稿件最终意见,对于编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第三点已经提到了一部分,特刊的发行和宣传可以提高编辑团队和同行的交流,也会带来很多科研的合作,我们这次特刊的发行,带动了我们卒中多中心影像学数据的合作,


Post-Stroke Neural Plasticity: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during Stroke Recovery 2022(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脑卒中后的结构与功能重建)是Neural Plasticity的一期年度特刊。投稿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12日(周五)


请点击下方提交您的论文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np/si/28204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owned%20referral&utm_campaign=HDW_MRKT_CNA_SUB_WECH_OWN_OSOC_SPEC_NP_10852


客座主编介绍

图片2.png

刘小征

博士

温州医科大学脑功能研究所



研究方向为大脑白质成像方法,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和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DTI分析软件,DTI Brain Image Scope主要开发人员。发表SCI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18篇。算法会议MCCAI文章三篇。受邀在MICCAI,神经科学学会(SFN)年会进行3次口头报告。算法文章发表在Medical Physics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等期刊;临床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等期刊。荣获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202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担任Psychological Medicine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Depression and Anxiety、Medical Physics等期刊审稿人。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关于特刊的内容: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np/si/28204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owned%20referral&utm_campaign=HDW_MRKT_CNA_SUB_WECH_OWN_OSOC_SPEC_NP_10852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11312-1342940.html

上一篇:清华大学研究论文合辑,探索最新科学发现和趋势
下一篇:中国10大学科高影响力研究系列:了解Hindawi的5种工程学期刊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