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Modification of Newton's Gravitational Law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Dark Matter and Black Hole”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修正及其在暗物质和黑洞研究中的应用” 一文已在 Advances in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Physics (ATCP) 期刊上正是发表。下面是文章的链接:the-modification-of-newtons-gravitational-law-and-its-application-in-the-study-of-dark-matter-and-black-hole.pdf (opastpublishers.com)
该文利用空间能量场叠加原理对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 修正的引力公式为:
式中F为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到的引力,G0为常数,Mi是宇宙中任意一个物体的质量,
标量r是矢量r的模,ri是从物体m的质心指向物体Mi的质心的矢量,ri是ri的模,求和符号是对宇宙中除该物体自身外所有物体的求和。
2. 对于由一个大质量物体和若干个小质量物体组成的系统,小质量物体相对于大质量物体的运动,如太阳系中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运动,或宇宙飞船、流星相对于地球、月球、火星或太阳的运动:
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成立。
3. 对于星系中恒星的运动或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
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就不再成立了。
4. 星系中恒星运动“太快”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太快”的原因是:
也就是说,如果采用牛顿万有引力公式,那么星系和星系团内部的能量场强度或时空弯曲程度会被严重低估。
5. 星系内部不存在“暗物质”
6. 所谓的超大质量黑洞只是一个由构成星系的所有天体的能量场在星系中心叠加而成的高度弯曲的时空或深势阱。
该文还对Abel 2261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消失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随着宇宙的膨胀,星系也在膨胀。当星系膨胀到一定尺度时,星系所有天体的能量场在星系中心的叠加所产生的时空弯曲就会小于形成黑洞的要求:
这时,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就消失了。
该文,还给出了一般质量黑洞的形成原因。一般质量黑洞是处在靠近星系中心的大质量的快速运动的恒星。由于靠近星系中心,所以恒星内部时空已经高度弯曲(空间能量密度非常高),在该区域快速运动的大质量恒星会在其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形成视界。
另外,该文还得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并非常数,而是一个与物质的空间分布有关的变量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变化式。二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引力“常数”G会随二物体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所以水星及所有行星在近日点会产生进动),随二物体所处地球上不同位置比如两级与赤道而变化,随太阳系绕银河系运动时进入银河系不同区间而变化,随宇宙的膨胀而减小。这应当是引力“常数”G 二百多年来一直无法精确测定的原因。
该文还给出了图1中B曲线的完美解释。即恒星绕星系旋转的实验观测速度与其到星系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V≈Const(常量),的完美解释:
图1
A:牛顿力学预测的旋转速度V∝r^(-1/2)
B:实验观测的旋转速度V≈Const
对于星系中恒星的运动,由公式(2.6)我们有:
(3.18)式中v是恒星相对宇宙以太参照系的速度。如果:
我们即可得到:
由图3可知,在0<r<R区间内,显然E2(r)反比于r,所以(3.19)及(3.20)式成立。所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4-1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