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s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osch

博文

毛善成:凯恩斯经济学说之证伪

已有 3452 次阅读 2021-4-8 15:3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凯恩斯经济学说之证伪

 

“可证伪性”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标准是波普尔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科学发现。但我们知道被证伪并不是被否定!就像相对论、测不准原理证伪牛顿力学那样只是发现不适合牛顿力学研究的对象而已,比如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特别微小的物体比如原子内部的电子等。当然,也有被完全否定的证伪,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证伪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燃烧的氧化说证伪了燃素论等。尽管燃素论、地心说被否定了,但按照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燃素论、地心说都属于科学的范畴。可见,证伪主义观点对人类探索科学真理的艰辛给予了足够鼓励和肯定。基础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推翻前人的或已有科学结论。相对论、测不准原理的发现、氧化说、日心说的建立是自然科学史上的划时代成就。如何用证伪主义思想来评价社会科学成果就相当少见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社会科学很难像物理学那样成功使用数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使用数学最多也是最好的学科,不妨以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为例来呈现其可证伪性。

要研究凯恩斯经济学的可证伪性,需要三变量经济增长模型的帮助。其一是含有三个变量的GDP增长模型,如式(1)。

            2.jpg.(1)

其二是含有三个变量的投资增长模型,如式(2)。

                               3.jpg.(2)

式中的x为GDP的年均增长率,y为投资的年均增长率,rβ 分别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系数,nm分别为GDP和投资的增长周期。

利用经济增长周期与投资周期基本一致来简化,即n m,将 (1)/(2) 可得x/ y的简化模型,如式(3)可供讨论上述问题。

             4.jpg.(3)

不需要讨论x、y的具体大小,只需要讨论的xy比值随rβ的变化趋势。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危机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要消除危机就要刺激消费,可用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货币超发等手段来刺激居民的消费潜力和消费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上升了经济增长也就随之上升了。

从式(3)可以看出,随消费系数的升高,恩格系数必然下降,会使xy比值变得越来越小。比如,β=50%,r=40%,xy比值为0.74,当β=60%,r=30%时,xy比值为0.39。说明在β=50%,r=40%的条件下,投资增长10%,理论上GDP可增长7.4%。在β=60%,r=30%条件下,投资增长10%,理论上GDP可增长3.9%。说明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恩格系数的下降,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会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长期使用凯恩斯经济政策的国家,居民都不爱储蓄,消费系数都很高接近80%,恩格尔系数只有10%到15%的水平,投资增长10%,GDP只能增长0.6%。可以说,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只有在居民的消费系数比较低、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效果。从使用条件上看,中国使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有一定合理性。比如中国2009年,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促进计划。2009年中国的消费系数接近50%,当时的恩格尔系数为39%(按城市化率作了加权平均)。计算出xy比值为0.74,就是说投资增长10%,理论上讲,GDP可增长7.4%。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消费水平升高、恩格系数的下降,投资效果就变得很差了。现在我国恩格系数只有28%的水平,消费系数接近60%。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也在变差。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长仍然很高,但经济增长只有6%左右。

如果在居民的消费系数比较高、恩格尔系数比较低的情况下,持续使用凯氏政策,就会进入投资增长率很高、经济增长率很低的状态。也就是说,大量的投资难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投资只能推高物价的普遍上涨。经济系统就会进入高通货膨胀率与低增长率并存的状态。与此同时,社会的失业率也会增加。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率并存,这就是“经济滞胀”。可见,凯恩斯经济学说,随着使用和受刺激条件的改变,从成功逐渐走向失败(滞胀)。这是一个(经验观察)事实上的证伪,但必须用数学语言加以证明或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凯恩斯经济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真理性(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年4期,第38- 47页)。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19646-1280956.html

上一篇:毛善成:让数学告诉你我国的金融风险到底有多大?
下一篇: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应该从事何种劳动

1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