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柳叶刀》: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宿主导向疗法应为一种选择

已有 3610 次阅读 2020-2-6 16:50 |个人分类:四大医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确诊病例数持续增加。


与WHO其他两种优先防控的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CoV)一样,2019-nCoV也具有致命性。

现在还没有特异性抗病毒疗法。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以及对重症患者重症监护的器官支持治疗。

WHO和其他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的空前活动主要集中在预防病毒传播、感染控制措施和筛查旅客等方面。

疫苗研发已经获得快速资金支持,然而,就像SARS-CoV和MERS-CoV一样,降低2019-nCoV死亡率的治疗研发资金目前尚未到位。

迫切需要集中经费和科学投入,推进针对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治疗干预措施。

上述三种冠状病毒均可引起与严重肺部病变相关的过度和异常的非有效宿主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死亡。

与SARS-CoV、MERS-CoV患者相似,部分2019-nCoV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部毛玻璃样改变。

在大多数垂危病例中,2019-nCoV感染还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其特征是血浆中一些细胞因子的浓度升高,包括白细胞介素2、7和10,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在重症监护患者中,这些异常和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导致长期肺损伤和纤维化,导致功能性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

治疗2019-nCoV的特效药可能需要数年的的研发和评估。与此同时,一系列现有的已被证明安全的宿主导向疗法有望被重新用于治疗2019-nCoV感染。一些已经上市的具有良好安全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酮、贝特类、沙坦类药物和阿托伐他汀,以及营养补充剂和生物制剂等,可以减少免疫病变,增强免疫反应,预防或抑制ARDS。

锌和其他含金属的配方似乎具有抗病毒活性,且安全、廉价、易得。这些制剂可作为单一疗法的辅助药物,或与环孢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β-1b、利巴韦林、瑞德西韦、单克隆抗体等靶向2019-nCoV的药物联合治疗。

Tocilizumab是一种针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9-nCoV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暴露后预防。

目前正在开展的细胞治疗ARDS的试验可以扩展到治疗2019-nCoV感染的重症患者。

细胞疗法(利用异基因供体的间充质基质细胞)已被证明可减少非生产性炎症并影响组织再生,目前正在ARDS患者1/2期临床试验(NCT02804945; NCT03608592)中进行评估。

感染2019-nCoV最初似乎与Th2反应增强有关,这可能反映了抑制明显炎症反应的一种生理反应,这种临床现象指导了脓毒症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提高了生存期。

白细胞介素17阻滞剂可使感染2019-nCoV伴血浆白细胞介素17浓度升高的患者受益。

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来说,抗病毒定向T细胞的分离和短期扩增的方法可用于挽救生命。

扩增抗2019-nCoV特异性T细胞,将其作为细胞药物,有助于制备T细胞产品,辅助治疗2019-nCoV重症感染者。

在SARS-CoV和MERS-CoV暴发高峰期,由于可避免的延误和随后感染人数的下降,我们错过了一些评估一系列治疗干预措施的独特机会,许多冠状病毒发病机制的相关问题悬而未决。

令人失望的是, MERS-CoV的治疗试验仍未完成。

随着2019-nCoV继续传播和进化,死亡人数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推进新的治疗研发对于最大限度降低2019-nCoV感染死亡人数至关重要。(冯维维译)

论文作者:
Alimuddin Zumla、David S Hui、Esam I Azhar、Ziad AMemish、Markus Maeurer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05-6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3233-1217293.html

上一篇:JAMA | 对临床医生来说,关于新冠病毒有哪些重要信息?
下一篇:除瑞德西韦,这些新冠肺炎的重要临床试验也已启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