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学会研究:享受科学生活》序言(5)

已有 3453 次阅读 2020-1-11 09:05 |个人分类:博士培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榜样篇”有侧重地选择儿子博士期间待过的两所大学的老师与学生,特别关注中国赴美留学的博士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研究三方面的经历与经验,给儿子作为学习与借鉴的榜样。有本很有意思的科学集体传记《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浓笔重彩地描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医学世界(生理学、药理学、神经学等),展现了师承链(从香农→布罗迪→阿克塞尔罗德→斯奈德→珀特)在科学研究上如何一代代地传承研究风格,获得了一个个开创性的重大发现(抗疟新药、微粒体酶、阿片受体与成瘾机制等),并获得了一项项诺贝尔奖、拉斯克奖等重大奖项。整本书描写的是,徒弟在导师影响下成长为导师,然后又将学到的传给自己的弟子。如此以往,科学研究的薪火——包括科研的能力、态度、风格——便代代相传。导师是强劲的发动机,是门徒值得崇拜与学习的榜样。门徒从导师那源源不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精力,也热切的盼望某一天能像导师那样无所不能。他们相信,那样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他们乐意为此白天黑夜在实验室度过。《师从天才》试图探讨并回答科学研究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几个问题:1)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2)我们应该怎样做研究?3)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师从天才》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群热爱科学并执着于此的著名科学家的科研生活,描述了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与科学风格传承的过程,探讨了科学与科学家的本质以及科学精神的核心。不仅如此,我们对研究的本身感兴趣, 而且对搞研究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在着重讨论科学研究(研究篇)的同时,有必要研究一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和事(榜样篇)。了解科学精英的人生经历,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令人眩目的工作和跌宕起伏的命运,感受到真正的科学精神。

“榜样篇”可以分为两个系列与两个群体。在“霍普精英”系列中,从诺贝尔奖得主摩尔根、格雷德,到神经科学、医学遗传学学科的开创者斯奈德、马克库斯克,再到华裔杰出生命科学家蒲慕明及其学生宋洪军、明国莉夫妇,特别是详细描述了“从来没认真去想什么时候会得诺贝尔奖”的施一公的成长经历与学术成就。他们既有霍普金斯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如摩尔根、蒲慕明、施一公,又有多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当老师的格雷德、斯奈德、马克库斯克、宋洪军、明国莉。在“哈佛精英”系列中,主要是刻画了在哈佛大学工作的科学家休伯尔、施扬、庄晓威、金蒂、何志刚等如何做出世界一流的、能写进教科书的科研成果,还有一位既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同时又长期在哈佛做老师的袁钧瑛,袁钧瑛与金蒂同为2017年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榜样篇”还有两个群体,主要介绍了有华裔背景的麦克阿瑟奖得主与国家自费留学生奖得主,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远超出了生物医学领域)取得非常成就的学术精英,很值得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好好学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调动科学家的全部美德,不但要高超的智力,还要有勇气、坚韧、正直、谦逊等一系列品质,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无限关怀和对科学真理发自内心的无比敬畏。也正是在探求自然的奥秘中,科学家磨砺了智识,锻炼了意志,升华了品格,在接触到自然奥秘真谛的那一刻,体验了人世间少罕见的喜悦,同时成就了自己壮丽而美好的人生。

在享受科学的过程中,如果说,“生活篇”是享受科学生活的潜在阶段,“学习篇”是享受科学生活的主导阶段,那么,“研究篇”则是享受科学生活的自身显现,而“榜样篇”是将生活、学习、研究三个过程融为一体。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13718.html

上一篇:《学会研究:享受科学生活》序言(4)
下一篇:关键是谁提出最初的想法(1)

2 罗汉江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