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细读”多伦多大学:ECO 105Y第15次课述评

已有 1795 次阅读 2020-3-12 08:07 |个人分类:本科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ECO 105Y第15次课的授课提纲与阅读文献:

        

       Lecture 15 Large Scale Oligpolists: Good or Bad? 

       **$15.1 Ragan, Christopher T.S. and Lipsey, Richard G., Economics, Twelfth Canadian Edition, ISBN: 13: 978-0-321-31489-5 hard, 2008:Chapter 10, pp. 218 bottom to 227;Chapter 12, pp. 271 bottom to 280 bottom and 285 top to 286 middle.

       **15.2 Schumpeter J.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copyright, 1950 by Harper & Brothers: Chapter VII, pp 81 to 85 top;Chapter VIII, pp. 87 to 89 bottom; 95 bottom to 97 top and p.106 bottom. 

     **$15.3 McCraw, Thomas K., Prophet of Innovation: Joseph Schumpeter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Epilogue: The Legacy, ISBN-13:978-0-674-02523-3 hard, 2007, pp. 495 to506. 

       **15.4 Nelson Richard R., 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 Chapter 2 [part] in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0172-9 paper, 1996, pp. 52 to 66.

15.5 Business Week, “Today’s Hottest Economist Died 50 Years Ago: Joseph Schumpeter”, December 11, 2000, pp. 70 and 72 [half]. 

      **15.6 Nelson, Richard R., Schumpeter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Chapter 3 in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SBN is quoted in 15.4] pp. 87 to 99.


       本次课需要阅读的文献大约77页,其中基本教科书22页,经典著作 (2本专著各2章的选读) 40页,传记时文(2000年的著名期刊的评论与2007年的新出版的鸿篇巨作)15页。这些阅读材料基本上可以编一本题为《创新理论的由来与发展》的5万字“口袋书”。

        哈佛大学博士丁学良曾在《何谓世界一流大学》中,介绍过国际上通行评鉴研究型大学的一般标准。其中第三条就是看那所大学的常规课程提供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的教学计划通常送到外面去评鉴的,主要看他的教学大纲与指定的阅读材料,是否能够反映本门课程最核心的东西以及最新的重要进展。如果有什么假冒伪劣、滥竽充数,一下子就露馅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它不是专科学院,它必须要能够在很广阔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余地。

      在对ECO 105Y秋学期的述评之后,我选择第15次课再做一述评,试图多角度地对多伦多大学文理学院提供给获得学士学位规定学分的通识课程做比较深入的案例研究,看看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学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从ECO 105Y的教学大纲与阅读材料上看,这一堂课的主题似乎可以译为“寡头垄断:好抑或坏”,共分6节,大致分为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包含第一节,是基本概念与一般分析。要求选读的文献是加拿大流行的大学教科书《经济学》(第十二版),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的寡头垄断与技术变革部分。从一般经验而言,一本优秀的经济学教科书至少有三个形式上的判定指标:①不超过三人合著。如果教科书的著者很多的话,不仅风格可能不一致,而且一般负责任的程度较低。②多次再版。不仅表示该教科书比较受欢迎,有一定的市场,起码有很多大学在使用它,而且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反馈不断地修订,补充新的知识,删去不合时宜的内容。③译成多种文字。这是表征该教科书的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除了最后一点尚无从考起,这本《经济学》是2个人编写与再版11次,满足了优秀教材的前两个条件,基本上说应该是不错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主要出自美国的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与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加拿大似乎没有杰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学科,当然可能就没有国际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所以第三个指标在加拿大是比较难以达到的。

       第二部分包含第二节、第三节,介绍熊彼特(Schumpeter,J. A.)的基本思想及其产生背景。这一部分要求精读熊彼特的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第七章 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第八章 垄断的做法》,高屋建瓴论的精髓。我在后面再详细分析。此外,特别值得一提是,这部分居然要求选读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熊彼特传记《创新的倡导者:熊彼特与创造性的毁灭》的片断,似乎想告诫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应当充分了解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理论的现实背景与研究历程。鲁迅当年教育文学青年“弄文学”,应当知人论事,似乎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从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90岁高龄的索洛( Solow,R. M)对该书所写的书评《Heavy Thinker(深邃的思想家)》就可以知道这本人物传记的学术地位与理论品质。

        第三部分包含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介绍熊彼特继承者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批评与发展,其结构仍然是理论著作加上学术背景。当代经济学家们为什么还对20世纪初期的熊彼特思想还有那么大的兴趣?其中世界著名经济期刊《商业周刊》那篇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当代最热的经济学家:逝世于50年代的熊彼特》,似乎很好说明其中的原委。作为演化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纳尔森(Nelson ,R. R.,又译纳尔逊)在《经济增长的源泉》(哈佛大学出版社 )的《第二章 作为进步的发动机的资本主义》与《第三章 熊彼特与创新经济学的当代研究》中,十分详尽地论述了“熊彼特假设”及其后续发展,提出了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内生增长理论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学术观点。纳尔森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倡导人之一,他的学说是我国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依据之一。

      在秋学期学习了发展经济学的基础上,在春学期ECO 105Y开始进入微观经济学,居然在这里引出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熊彼特。Hare教授怎么衔接、怎么过渡,又怎么浓缩、剖析熊彼特独创的经济发展理论?一大帮子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掌握如此丰富庞杂的理论内容与实证方法?其中的难度想起都吓人,非一般教授能够“搞的定”。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熊彼特是理论学识最为渊博、思想倾向最为复杂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1883年,熊彼特出生,那一年马克思逝世。同年诞生的还有凯恩斯(Kevnes,J.M.)。马克思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开创了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对于人类的历史的影响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凯恩斯与熊彼特都称马克思为导师,都在批评马克思的基础上沿着马克思的思路上做具体化与深入化的学术研究。在西方世界独领风骚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凯恩斯,认为研究经济发展可以主要从生产关系入手,并加以具体化为政府干预,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工具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思想的深度和著述的丰盛方面,凯恩斯无法与熊彼特相提并论。熊彼特认为研究经济发展可以主要从生产力入手,并加以具体化为创新活动,即主要是由一批为了追求利润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家实施的“新组合”即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了创新理论,但一直不被世人关注。

      虽然,作为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对当时哈佛学院的学生索洛等新一代经济学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导了索洛等人在50年代开始从理论上探询经济增长源泉的问题。在《深邃的思想家》一文中,索洛回忆道:“我在熊彼特生命的最后五年,从1945年到他六十六岁去世的1950年才认识他的。说我认识他,实际上有点夸大。先后作为哈佛经济系的回校本科生和博士生,我上过他的高级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的课程” 。“那时熊彼特代表当代知识的水准和活力。这点永为人称道”。但是,直到70年代末期,美国硅谷的崛起与日本和几个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崛起,当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在没有政府或者主要不是政府宏观干预下,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却已前所未有的姿态高速发展,这时人们才将探询经济发展的目光投回到熊彼特,重新提及创新与企业家。一些经济学家们把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重点,从有效需求方面重新转向合理供给方面,从崇奉凯恩斯主义转向吸收与发展熊彼特的经济思想,他们不但提出了“熊彼特革命”的概念,甚至预言了“熊彼特时代”将会到来。

        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中初创,而后在《经济周期:资本主义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1939年英文版)中系统完成,并通过生前最后一部力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1942年英文版)、《经济分析史》(遗作,1954年英文版)等作为一种文化进程在资本主义整体背景上发挥极致的一种学说。

       按照熊彼特的界定,“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ion  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并不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息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到生产实际中去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创新的概念,一般包涵5个方面的内容:①制造新产品;②采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获得新的供应源;⑤形成新的组织方式。围绕这5 个方面展开的创造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强烈的利润动机和潜在的赢利前景。创新活动就是企业家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将经济世界中“潜在”的利润转变成“现实”的赢利。这部分利润,就是企业家冒险从事创新活动的报酬。真是因为这部分利润的获得,在微观上使得企业家成为社会中令人敬仰的“精英”,在宏观上使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起来。最为深刻的是,熊彼特把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竞争机制升华为创新机制,从而使人们更为准确地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脉搏。

        美国第 32 届总统(1933年就任)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领袖之一,唯一可以与华盛顿媲美的美国总统 )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在这些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中有,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成立紧急救助署关注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还专门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从此,资本主义世界由自由竞争引发的经济危机,即使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并不一定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成为风靡一时、独领风骚的“显学”。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开始失灵,熊彼特将自由竞争升华为创新机制的思想才大放异彩,它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多次经济危机在主要不是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却引发的是更高浪潮的经济增长,这就是创新活动的功绩作用。“先知”的熊彼特,真是生不逢时。假如多活20年决不会出现当年在哈佛大学“受气”执意要“跳槽”的困境,至少肯定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创新的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创新的主角是企业家。虽然经济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利润,但并非人人都能看到,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只有通过有效创新才能获得。因此,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并不是泛指资本家,当然也不是工人,更不是科技人员,而是企业家。及时发现潜在利润,是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勇于承担巨大风险,是企业家的雄才伟略;善于实现新的组合,是企业家的组织能力。创新就是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改变或建设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把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引起原有生产体系地震般的毁灭。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 (creative  destruction),是创新理论的菁华所在。在创新过程中,一批竞争力差的企业被迅速淘汰,其生产要素(人员、设备和资金等)被竞争力强的企业重新组合起来。所谓经济发展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结构的不断破坏又不断重建的生生不息的过程。

        正是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熊彼特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他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个在破坏中创新,在创造中毁灭的生命过程,把“创造性的毁灭”过程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精髓。这种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对资本主义最深刻的哲学表述,除了马克思,大概就要算熊彼特了,尽管他们构筑自身理论大厦的基础材料和体系归宿几乎完全不同,但从深层结构上看,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

       记得在大学二年级(1979年)《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我一直忙于做《电工原理》的习题,被老师发现“拎”出来回答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问题对我而言当然是“小菜一叠”,我在十年前的中学期间就对此下过功夫(当时我们南京十中的陈善卿老师给予了很多的指点,尽管今天看来大多数肯定是错的),立即鹦鹉学舌地按照斯大林学说,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云云。不过也触发我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我手上的《电工原理》教材中关于电流的正弦波形图,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波峰与波谷都是必然周期性的出现。如果说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低谷”即危机阶段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波动中的“高峰” 即繁荣阶段也应该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还是没有胆量在课堂上说出,只是在下课的后等到同学们都散去,我才“斗胆”向老师和盘托出,当时把老师也吓得不轻。一则是在那个时代是十分“忌讳”问题,二则他也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工科大学生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一再嘱咐我决不要去想这个“反动”的问题。我想,他自己除了课本上的教条之外,似乎从未思考过其他经济学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

        其实,我刚开始接触到中国“先知的思想家”顾准的译本(该书是1960年代的内部版),华泰证券的一位老总在听我的课中知道我无缘读过此书后,将他(东北财经大学77级)上大学期间从图书馆借出后慌称丢了用双倍赔偿的方式“占”为己有的“珍藏”送给了我),并由《顾准文集》点出,我才弄明白。正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存在,在资本主义在对外侵略与对内转嫁等手段都失效之后,开始寻求通过创新活动摆脱经济危机,使处于低谷的经济(危机阶段)上升到经济的高峰(繁荣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创新的历史使命。

       通过对熊彼特思想与阅历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提出衡量经济学家是否优秀的两类评价指标。

        第一类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可以有三个判决性指标:经济理论的原始创新,经济历史的深刻综合,经济统计的全面分析。通过对经济的纵向(经济历史)与横向(经济统计)的把握,提炼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经济理论),才能成为历史感与现实感都兼具的科学理论,方可有旺盛、长久的生命力。马克思有经济理论(《资本论》)与经济史(《剩余价值学说史》),凯恩斯有经济理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与经济统计(《指数编制方法》),而熊彼特兼具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统计(《经济周期:资本主义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经济历史(《经济分析史》)三者。

      第二类是从生活阅历的角度,可以有三个判决性指标: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教授学者,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官员,主要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的企业经营者。马克思没有从政与从商的直接经验,凯恩斯没有从商的经历,而熊彼特则兼具大学教授、财政部长、私人银行家多重身份并有多年的履历,超越了只站在工人阶级或者只在政府立场上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局限性。

       在我看来,熊彼特最具原创性质和永久价值的作品应该是《经济发展理论》,书中提出了企业家的概念——“新组合”的创造者,即资本主义经济演进中的推动力和典型象征。他明确指出,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发展是企业家最重要的作用,可以相提并论的有政府、财政和管理的组织创新。我想这显然是熊彼特留给经济学的主要遗产。

       ECO 105Y第15次课的第三部分要求研读的《经济增长的源泉》,特别是该书第二章,也就是纳尔森最初发表在 《政策研究》(第193—214页)那篇著名长篇学术论文,该文比较好地揭示了熊彼特后继者们的对创新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熊彼特当年根据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现状,到处是洛克菲勒、杜邦、卡内基的“丰功伟绩”,强调大企业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就是ECO 105Y第15次课的主题:寡头垄断。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布什(Bush,F.V.,不是担任美国总统的那位父亲或者儿子,而是战后第一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著名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关于战后科学研究纲要给总统的报告)》(1945)“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是以新的概念为基础的,而这些新的原理和概念,是由基础科学的研究生成的。” 的指引下,计算机、激光、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等划时代的创新活动极大地推动世界经济的高速、持续地发展,尤其是硅谷与日本等成功案例,使得学者、政府与企业开始极大地重视R&D活动,并将实验室的R&D置于企业发展的主导位置。由此,引发了与鼓励创新有关的政府提供的各种R&D资助项目、大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科学进步的基础上成功地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学科和工程学科,直接面向与促进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大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学生所受的培训使他们与生产一线的工人有明显的区别。R&D活动需要一个更长期的发展方向,需要适当超前于现行的生产体系。某些赚钱的大公司也开始对实验室给予资助。这就是现代实验室体制。对于一个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这一体制,可以清楚地知道,学好基础科学理论也是会有很大的“钱途”的,并非一定要去学习什么“生意经”才能“发财致富”。

      实验室也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既是研究科学规律的殿堂,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如果正好处于新技术孕育降生之际,而当时在任何产业里又几乎都没有这方面恰当的专门知识,那么独立的或附属于大学的实验室可能会成为相关技术的发源地。当前新的生物技术所处的情况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此外,在IBM公司、Bell实验室、GE公司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以他们的研究赢得了几项诺贝尔奖。一些大企业家们清楚地认识到,鼓励本公司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成为相关领域中的杰出人才,是增强公司实力保持领先优势的一项重要投资。

       ECO 105Y第15次课,被Hare教授引导到了正确认识上大学学习理工科的目的上来了,远胜于枯燥乏味、使人不知所云的“入学教育”。真的是十分令人感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23046.html

上一篇:“细读”多伦多大学:引言
下一篇:“细读”多伦多大学:转学的评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