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erNature科研服务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erNature 汇聚施普林格、Nature Portfolio、BMC、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等深得信赖的品牌

博文

征稿启事 | 生物防治策略:用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生态智能工具

已有 1600 次阅读 2022-9-19 20:05 |个人分类:期刊投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1663587768547065387.png

微信原文:点击此处阅读微信原文

    征稿

客座编辑:

印度/浦那/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Suresh Janardhan Gawande

印度/浦那/萨维特里巴伊·菲勒浦那大学,Durgesh Kumar Jaiswal

印度/瓦拉纳西/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蔬菜研究所,Ram Krishna

印度/浦那/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Soumia P. S.

瑞士苏黎世大学,Anukool Vaishnav

征稿状态:进行中   

征稿截止日期:2023年3月30日

640.jpg

    投稿至专辑

BMC Microbiology

BMC Biotechnology

BMC Plant Biology

    认识客座编辑

Suresh Janardhan Gawande.png

 Suresh Janardhan Gawande 

印度/浦那/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

Suresh Gawande博士是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博士毕业于印度农业研究所的植物病理学专业。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基因组学、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宿主-病原体-载体相互作用、生物防治、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植物-病原体诊断,以及遗传和诱导的宿主植物抗性的机制。目前,他正在探索用于生物胁迫治理的生物技术方法。

Durgesh Kumar Jaiswal.png

 Durgesh Kumar Jaiswal 

印度/浦那/萨维特里巴伊·菲勒浦那大学

Suresh Gawande博士是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博士毕业于印度农业研究所的植物病理学专业。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基因组学、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宿主-病原体-载体相互作用、生物防治、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植物-病原体诊断,以及遗传和诱导的宿主植物抗性的机制。目前,他正在探索用于生物胁迫治理的生物技术方法。

Ram Krishna.jpg

 Ram Krishna 

印度/瓦拉纳西/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蔬菜研究所

Ram Krishna博士毕业于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目前在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蔬菜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植物-生物技术)。他重点关注可持续农业中的蔬菜生物技术干预,特别是基于基因工程、先进育种和微生物应用等手段的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治理。他已经在作物的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治理领域深耕10多年,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转基因开发、基因调控、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农用化学品的微生物降解、可持续农业的新型微生物鉴定。

Soumia P. S..jpg

 Soumia P. S. 

印度/浦那/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

Soumia P.S.博士毕业于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印度农业研究所的昆虫学专业,现为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洋葱和大蒜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她重点关注害虫治理(IPM)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宿主植物抗性、生物防治、昆虫毒理学、昆虫分子生物学、储藏昆虫学和基于天气的预测建模。

Anukool Vaishnav.jpg

 Anukool Vaishnav 

瑞士苏黎世大学

Anukool Vaishnav博士目前是苏黎世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瑞士杰出研究员),也是印度GLA大学生物技术系的助理教授。他曾获得印度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SERB)的国家博士后基金(NPDF)资助,在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真菌学与植物病理学系开展研究。他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领域已耕耘10年。他重点关注微生物介导的植物生物与非生物胁迫防护,以及植物共生体中的信号分子和次级代谢产物(可溶和挥发性有机物)表征。他在各类知名期刊(图书)上发表研究论文、综述和章节近50篇。他还参与了施普林格、CRC出版社和爱思唯尔出版的8部图书的编辑工作。最近他获得了一项印度专利,还有9项专利正在审核当中。他是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Current Genomics的编委会成员。他曾获得瑞士杰出研究奖以及其他多项青年科学家奖项。

    关于本专辑

BMC Microbiology、BMC Plant Biology和BMC Biotechnology现共同发布本专辑并开放征稿。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是当今社会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此外,因农药暴露和农药残留所引起的抗药性增强和现代环境卫生公害(MEHHs)等公共卫生问题也令人极为关注。因此,为了帮助全球农产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针对植物病虫害治理的生物防治研究势在必行。

在研究影响三级营养级(植物-病原体-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的化学与生态过程的植物生物学领域中,植物防御机制的利用是最为重要且复杂的任务之一。例如,诱导系统抗性(ISR;或称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就是一种重要工具,可用于病虫害治理,最小化农药负荷。理解诱导抗性机制,有助于我们预测那些可能会受诱导反应影响的生物胁迫。已有研究表明,具有生物防治能力的根际微生物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引发ISR以抵御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一些研究表明,同一株植物促生长根际菌(PGPR)可以在同种植物体内引发抗多种病原体的ISR。同样,昆虫病原微生物可用于控制虫害,并对植物病原体、植物促生长菌和高效根际定殖菌表现出拮抗作用。因此,这些昆虫病原微生物作为生物防治剂,为病虫害综合治理(IPDM)策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今后的研究需重点关注设计组合,例如根际微生物和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组合,以发挥对虫害和病害的协同抵御作用。

在此范围内,评估天然产物的新致病机理或细胞毒性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因此,探讨高效生物防治剂及其对植物生物胁迫的复合作用十分重要。此外,当务之急是开展生态智能工具研究,并确定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中用于作物保护的可行治理策略。

“生物防治策略:用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生态智能工具”专辑欢迎上述方向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来稿。

本专辑涵盖范围广泛,欢迎以下研究领域的论文来稿:

  • 生物防治概述:前景与挑战

  • 植物诱导防御中的抗病虫害诱导系统抗性(ISR)

  • 植物如何在与有益微生物密切合作的同时抵御病原体

  • 各种有益土壤微生物和内生菌在植物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 现代农业中的新兴的与潜在的生物防治剂:案例研究

  • 用于可持续害虫治理的生物防治剂(自然天敌、拟寄生物和微生物)的遗传改良

  • 与害虫治理中的根际微生物和昆虫病原微生物应用相关的人为风险评估

共同合作:我们希望您的稿件能发表在本专辑最适合的期刊上,因此,编辑可能会建议将您的稿件转投至本专辑中的另一份期刊。转投后的稿件会照常经过同行评审流程,文章发表后将被纳入专辑中。

    投稿指南

本专辑欢迎研究论文来稿。在投稿之前,请您务必仔细阅读目标期刊(BMC Microbiology、BMC Plant Biology、BMC Biotechnology)的投稿指南。请您通过Editorial Manager投稿系统(BMC Microbiology、BMC Plant Biology或BMC Biotechnology)将稿件投至本专辑。在投稿过程中,系统会向您确认是否将论文投至专辑或专题系列,请选择“是”,并在下拉选项中选择“生物防治策略:用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生态智能工具”。

来稿文章将经过目标期刊的标准同行评审流程,并需服从其所有的标准政策。文章发表后将被纳入专辑中。

与本专辑相关的数据集和描述将有机会在BMC Research Notes中以数据笔记的形式发表。您可点此进一步了解该类文章。这类内容将在BMC Research Notes中发表,并包括在最终的专辑中。

点击此处,了解征稿详情


订阅SpringerProtocols

SpringerProtocols 是现代研究实验室的宝贵资源,可以极大地帮助科研人员和研究机构解决可重复性问题。它是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全面、优质的可重现实验室指南数据库,包含超过66,000篇实验室指南,每年新增4,000余篇实验室指南。SpringerProtocols 为研究人员提供分步骤说明的实验室指南。这些实验室指南经过时间验证,可以马上投入使用。

如果您对 SpringerProtocols 感兴趣,请访问此处以申请试用、获取报价或提交推荐。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32244-1356022.html

上一篇:征稿启事 | 脊柱退变管理的技术与创新
下一篇:这些九月截止的征稿特辑适合你么?| 生物细胞 材料医药 神经心理 | Scientific Reports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