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闻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here

博文

方法论研究:辨析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已有 1696 次阅读 2022-11-23 17: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为什么在社会科学领域,要辨析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甚至要突出工作方法?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有责任和义务满足国家某些社会事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源起国家事业的学科,例如,中国情报学,其源头是我国的科技情报工作,先有事业,后有学科。

这样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强应用性,相应的国家事业就是这门学科的根系和命脉,只有扎根于国家事业的沃土,这个学科生存和发展才有根基和保障。以中国情报学为例,学术界可能有一半人是来自科技情报系统的,绝大数期刊也是科技情报系统单位主办的等等,那么中国情报学研究,无论如何也要围绕如何支撑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如何为解决情报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服务。

对于理论应用并举的学科,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必要进行辨析,同时,学科方法论研究的范畴,千万不要忽略工作方法。

因为,理论应用并举、不分家的学科,其基础研究依赖”研究方法“,同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而应用研究则要不断提炼具有一般性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要去满足国家事业需要,去解决具体问题的。

(为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们补充领域上的科学史案例:如果不满足,那么就会发生”理论脱离实践“。在上个世纪,我学科学术共同体成员会非常直白地发出有关学术声讨,现在,根据经验观察,年会上会委婉提及,但是更多的是,学术共同体会通过期刊、项目等 ,”自组织“引导,这也是学科成熟的一种标志吧)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区别?(简)

蔡元培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比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对于一个学科而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哲学,自然科学可能还存在纯理论的领域。比如,逻辑学?

(应该没有”应用逻辑学“,但是,作为有少许科学哲学修养的方法研究者,需指出,纯理论领域是间接服务社会实践,而且,真的是”哲学家已经在山顶等你了“)


3.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具体区分

”研究方法“是一组具有科学发现功能的行为手段,并以揭示事物发展内在规律为最终目标。”工作方法“是一组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行为手段,以满足某项社会需要为最终目标。

”工作方法“强调可”复用“,并追求管理学意义上的”最佳实践“,具有预期上的因果确定性:若执行某个工作方法,理论上,某项社会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

”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经验方法旨在通过具体的行为手段去发现新现象或者新事物,这些”新“东西是为了丰富人脑的感性认识。理论方法则是综合利用人脑抽象的思维能力,加工这些感性材料,将它们作为形成、检验或者发明科学假说或者理论的实在基础。

(不依赖感性材料,能否直接上升理论认识?当然可以啊,比如数学家,他们不需要观察,完全利用逻辑方法产生的新理论,但我想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会严谨地补充:逻辑演绎不产生新知识,因为结论已蕴含在前提中了,这是很复杂的问题)

”研究方法“中的经验方法,只强调框架上的相对稳定(如果还用该名称),绝不追求“复用”(除非“重现”任务中,比如实验法比较阶段),不然就是缺乏“方法创新”(笑),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方法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内容分析法“,我们学科的用法已经和传媒学科那里原始用法大大不一样了;比如”扎根理论“,其操作层的变化多端,丰富到可以用若干本书来写。

”研究方法“中理论方法,本质上综合利用人脑的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综合加工,比如抽象、归纳、分类、类比等等。这些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是无法解析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往往很难描述自己是如何”原始创新“的,只能用苹果砸头,梦到蛇咬尾巴,用这种突如其来的”灵感“来解释,可以说,理论方法不可”再现“。


4.应用研究,为什么提炼”工作方法“要强调具有一般性

辩证的说,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工作方法“,一定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一劳永逸“是理想主义的,或者说,幼稚的。

与”一般性“相对应的是”特设性“的,科学哲学概念,”特设性“适用范围狭小,而且是通过增加复杂度的方式来实现的,不经济,最重要的是,存在误导实践的风险

试想:某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为满足特定南京小社会需要,包含了”送南京人喜欢的盐水鸭“,实践者如果不假思索的套用在北京(假设北京人只喜欢烤鸭),会怎样?所以,具有一般性,对于应用研究很重要。

(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特别社会问题潜藏着”自反性“问题,应用研究要不断迭代和创新”工作方法“)


4.”研究方法“,是否可以用于”工作方法“

当然可以,但,只有”研究方法“中的”经验方法“可以,比如问卷调查,很多工作流程中可以安排,但是作为工作方法的问卷调查,必然追求的是”复用“。


5.”工作方法“能否产生科学发现?

”工作方法“的定位不是为”科学发现“,但是,能够。

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会给出例子,这里举例宋代的杨惟德,他是宫廷里负责记录星象的官员,他日常工作就是记录星空,他可能根本没有考虑抽象天文学的科学理论(可能会去依据某些星相学说为宫廷作解释),但是他如实记录了1054年发生的超新星现象,而这项极其重要的资料帮助当代天文学家验证了天文学理论。那么,工作方法,当然产生了科学发现。杨惟德,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称为”天文学家“,注意,并不是科学家。


补:观察负载理论,“方法”自然包括科研设备和仪器等,这是不言自明的。


最后,抛出的观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应当涵盖"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75429-1365015.html

上一篇: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事实型数据+专用方法工具+专家智慧”方法论是否中国原创?还是借鉴第四范式?
下一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特点:无限性、不可评价、绝非“价值无涉”等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