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博文

【人文社科】兰州:适应与融合,感受黄河畔的温暖与归属

已有 1459 次阅读 2023-6-8 13:5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兰州,这座位于黄河畔的西北城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景。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沿途的商旅和文化交流使兰州曾经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繁荣兴盛的地方。在兰州的街头巷尾,仿佛还可以听到古老的故事在耳边轻轻述说。兰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风貌相互交织,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沿着黄河畔的兰州,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2004年的4月初次来兰州。当初并没有对这座城市抱有太多期待,当时只是出于学习和工作的缘故暂且居住吧。如今,近20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但这段时光留下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为我生活中宝贵的回忆。沿着黄河畔的兰州,我仍然记得黄河之滨的那片开阔天地,浩渺黄河水流奔涌而下。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兰州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楼大厦、繁华商业区、先进的交通系统构成了现代兰州都市的面貌。 

 历史的记忆

f8f9c26008770ce804be9ba18c82a27.jpg

同一座桥,同一座山,看上去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图片来自网络)

   兰州黄河铁桥,又称中山桥,见证了兰州市的发展和变迁。作为甘肃省会兰州四大城市名片“一座桥、一条河、一本书和一碗面”之一,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始建于1908年5月,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中国人施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该桥始称“中山桥”。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之成为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地位。2006年5月,兰州黄河铁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百年老桥历经岁月洗礼,2010~2011年维修加固工程,对其进行维修、加固和抬升,增强结构抗震和防洪能力,使中山桥的历史信息能更好地保存,发挥其标志性建筑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3年3月起,为了保护这个国家重点文物,也为了保障行人和游客通行安全,兰州黄河铁桥禁止车辆通行,结束近百年通车历史,变成永久性步行桥,也成为兰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羊皮筏子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被广泛用于在中国的黄河上进行跨越。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黄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由于缺乏现代化桥梁和船只,劳动人民不得不创造一种适应黄河特点的工具,以便安全地穿越这条强大而危险的河流。羊皮筏子因其简单、便宜、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了人们首选的穿越工具。在黄河岸边,特别是在旅游景区,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经营羊皮筏子的人。他们提供羊皮筏子的体验,让游客有机会感受一下过去劳动人民穿越黄河的艰辛。这种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的展示和旅游景点的吸引点。总的来说,尽管羊皮筏子已经不再是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穿越黄河的主要工具,但它仍然在黄河岸边存在并吸引着游客,成为了一种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旅游项目。(图片来自网络)


黄河铁桥对面的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百年前白塔上上俯瞰兰州城,但目前古城墙已经荡然无存。现代的兰州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改变导致了城墙的消失。但是用城门的名字命名地名依然在用,如:广武门,双城门,安定门,萃英门等,通过这些地名,后人依然知道这些城门的大致地点。

898e8735817d42ec492ce1a9e3a4f98.jpg

    清朝光绪年代(1875-1908)兰州城池图(图片:来自互联网)

5c36dc16653370c149ab9ffd7363cfd.jpg

  白塔山上俯瞰兰州城,依然能看到兰州完整的古城墙,从这张图的年代来看,古城墙的大规模的拆除应该是在60年代左右。远处的皋兰山,延袤二十余里。皋兰山是兰州城区的屏障,自从2000多年前匈奴人在黄河边叫响“皋兰”后,这座大山就成了兰州的象征。

盘旋路,目前也是兰州的地标性的存在,50年代的盘旋路,周边没有什么建筑(图片来自网络)

82a3aeaeaab34c3633bbdfee40a0bec.jpg

作为兰州市区的标志性地标之一,盘旋路宛如一片巨大的十字路口,交织着城市的脉络和生活的节奏。在对面兰州大学的高处,可以看到对面的兰州饭店,这座建于50年代的典型苏式建筑,见证了兰州城市的发展历程。(图片来自网络)

a1b13cad82ccf713cbed07745940a87a_a73b6c3caf2a5bbd72f9f3747204b54f.jpg

1980年代俯瞰盘旋路周围,右上角那片区域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大多建于50-60年代,研究所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视野范围内包括:由近到远:甘肃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不在视野范围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现西北院资源环境科学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现西北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5个研究所已经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aa6fc6a7d3c97b1dcd8d886197f2bf6.jpg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北地质研究室。为加强我国油气地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国家于1960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是我国较早在油气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60多年以来,几代科研工作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圆满地完成了一系列国家油气基础研究及应用重大科研任务,解决了我国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科学难题和技术成果,取得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支撑了一批高产油气田的勘探和发现,为石油行业培养和输出了大批科研技术人才。以“陆相潮湿坳陷成油理论”“青海湖综合考察”和“天然气成因理论”为标志的研究成果,在油气资源基础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4f71367514347c36ed47de221d781e.jpg

2023年的盘旋路周围街景,兰州饭店依然在运营,周围的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出现(拍摄于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6e55a936dd9db27372a6279cd07faea.jpg

图5. 站在黄河第一桥中山桥上,俯瞰黄河,蔚蓝的天空延伸到远方,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拍摄于2019年6月22日)

52ee0da7a87b444557590a830b33919c_SNTR-hpfyces5219698.jpg

  在20年前,网上有传言说,由于污染严重,兰州曾经一度“消失”在卫星监测中,我想这也许不是事实。但刚来兰州时候,特别是在冬天,空气质量的确堪忧,冬天很少见到蓝天。

  由于兰州市区东西延伸,而南北距离最窄处只有两公里,四周为山所环抱,造成空气流通不畅,也导致兰州曾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 在过去十多年里,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虽然和北方大多地区一样,在春天和初夏但仍面临沙尘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挑战。通过持续努力和综合性的污染治理,提高兰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蓝天白云的“兰州蓝”成为常态。

7470291a90acc7a7e04c850e14b4134.jpg

窗外景色(拍摄时间:2023年6月8日,地点: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82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黄河也是兰州周围重要的自然地标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兰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兰州段的黄河风光壮丽,河水奔流而过,与城市的建筑和景观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河岸风貌。兰州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周围的环境主要是黄土山丘,缺乏大规模的山川、峡谷、湖泊等自然地貌特征,但这并不妨碍兰州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兰州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居民。黄河两岸美丽的风光,更可以深入感受兰州的魅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黄河岸边焕然一新,变得宜人起来。这些变化不仅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也增加了兰州作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如今,黄河岸边成为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之地,吸引着更多人前来兰州旅游和观光。些积极的变化也使得兰州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已经成为游客来西北旅游第一站。

47617e4a911bad75cc46a8140ac27f2.jpg

  黄河岸边是兰州市民的一个理想去处,既可以品味当地的茶文化,又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黄河景色,同时还能享受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乐趣。无论是平日闲暇时光还是周末假期,黄河岸边都是一个让人放松心情、放飞思绪的好地方。(拍摄于2023年4月29日黄河中山桥附近)  a72f4b59d8ac762d05b7634d03600c6.jpg

  敦煌艺术馆坐落在兰州市,毗邻黄河畔,是一个专门展示和研究敦煌文化的场所,向市民免费开放,在这里,无需去千公里外的莫高窟,可以近距离欣赏和学习敦煌艺术,领略到壁画的壮丽与细腻之美。(2023年4月29日拍摄于敦煌研究院)

8e5d5fe81ebc07810e8056098357ea2.jpg

 在敦煌艺术馆中,有一项令人惊叹的工程,那就是1:1复制的莫高窟220窟。步入复制的莫高窟220窟,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洞窟中。壁画上的佛像、菩萨、众生等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每一幅壁画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佛教艺术的崇高和智慧。(拍摄于2023年4月29日)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如今的兰州文化生活的丰富让人们更加快乐和充实。今年,兰州迎来了敦煌艺术馆的开馆,对于整个文化艺术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敦煌艺术馆坐落在兰州这片土地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兰州也成为敦煌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敦煌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兰州敦煌艺术馆作为展示敦煌文化的窗口,将敦煌艺术带到了西北地区的心脏地带。这不仅丰富了兰州的文化氛围,也为兰州居民和游客无需去近千公里之外的莫高窟便可以提供了近距离欣赏敦煌艺术的机会。

8f8c1354c3bf767c82854a39632ee3f.jpg

 敦煌艺术馆中的壁画让人如临其境,栩栩如生。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进入敦煌艺术馆,仿佛步入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古代世界。壁画中的人物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让人惊叹不已。(拍摄于2023年4月29日)

e01c5dd49f69dcd4e3d43eab30c53d1.jpg

   母亲河畔的传统文化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上。兰州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它们通过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传承着历史和民族记忆,展示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拍摄于2023年6月3日)

  在黄河两岸边,市民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秦腔、豫剧等剧目。这些演出不仅展示了老一辈人的才华,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看。人们可以在黄河两岸的舞台上近距离感受到戏剧艺术的魅力。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智慧,它承载着民族的身份认同,反映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在当代社会,年轻人更多地关注时尚和流行文化,我们面临着信息爆炸和娱乐多元化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也在减少。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一辈文化艺人的逝去,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可能面临遗失和遗忘的风险。作为一个众多外来移民的城市,兰州容纳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形成了多元的社会结构。这种多元性不仅丰富了兰州的文化和人文氛围,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在兰州,人们之间的交往往展现出亲切友善和相互尊重的态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兰州人都乐于帮助和支持他人,积极促进社区的融合和共同发展。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兰州的温暖和宽广,使得外地人更容易适应并融入这个城市的大家庭。

   不同的面条类型塑造了牛肉面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兰州人的涵养和性情。毛细面代表温柔,头细面代表随和,二细面代表阳刚,韭叶子面给人平静的感觉,宽面条则给人豪放的氛围,而大宽面则让人感觉威猛和野性(拍摄于2023年4月3日)。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市最著名的特色美食之一,被外地人广泛称为"兰州拉面"。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应具备清汤、白萝卜、红辣油、绿香菜蒜苗和黄亮面条五个特点。兰州牛肉面以其独特的面条制作工艺和丰富的配料而吸引游客。然而,兰州不仅以拉面闻名,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兰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吸引了众多学者、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因此,兰州除了牛肉面外,还提供了更多值得探索和体验的事物。(拍摄于2023年4月3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49522-1391012.html

上一篇:【观点评述】科学、技术和工程:人类进步的三大引擎
下一篇:【科学随笔】兰州:适应与融合,感受黄河畔的温暖与归属

2 郑永军 李中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