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yin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yin2009

博文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十七,连载完) 精选

已有 5394 次阅读 2010-7-5 07:4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蜗居, 结束语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十七,连载完)
 
越南游观感(略)
 
 我有了自己满意的蜗居
 
     说蜗居,是因为我目前的居所是一套69平米(建筑面积)半地下室,这是属于我的女儿的,我把楼上的88平米的套房给了女儿一家三口。
 
     1995年,我接受了第一次的髋关节手术,外孙要上小学了,我在秦山二期的工作正十分忙碌,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真有点力不从心。恰逢我院招收护士,我女儿前来应考,于是从协和医院调入我们院小小的门诊所。正式报到时她被告知,她在我院没有分房的资格,她随我住,而我已经有了88平米的套房。就这样,他们夫妻睡在14平米的卧室,我在9平米的朝南的卧室,小外孙在7平米的朝北的阴暗的小屋中学习和睡觉。三间卧室围着一个较大的客厅兼餐厅(20平米)。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了13年,外孙从小学到进了大学,我也接受了四次手术。
 
     在这里,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的小女儿,她和我一样的豁达和懂理,能够吃苦。因为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吃过不少苦,做了她可以做的贡献,也就是牺牲,这个牺牲也应该算是为了我们的核工业。从协和到我们小小的门诊部,无怨无悔,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全院就诊老人的赞许。不是我夸我女儿,这是事实。
 
2006年,院里的分房章程改了,据说凡是二院的职工都有权分房(经济适用房),有了十年院龄的女儿也有了分房资格。可是就因为院龄不够长,挨到她挑房号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了,于是我建议她就选我们69单元楼下的半地下室,再说,她当时认为也不妨出租,因为她的月工资只有不足900元(十年没涨工资)。2008年拿到钥匙,简单装修后,我建议不出租,我搬下去住,大家住的宽裕些,楼上楼下,近,又各有自己的空间,好处甚多。孩子们向来顺着我,就这么定了。现在女儿每天上班前都会来问候我,女婿经常出差,回来带回吃的总想到我,外孙每次从学校回来,必然先到我这里报到,一家和和睦睦,其乐无穷。唯一的是,女儿的同事觉得让我住在半地下,不管怎么说,我在二院还小有名气,不合适,我对她说,不管别人说什么,我满意就行。
 
我确实满意。刘锡禹曾经写过一篇《陋室铭》,但是那篇文章里似乎透露的是清高。而我的却是对生活真正的满意。它符合我的为准则:随意,不求奢华却实用。
 
这座楼建立在原来的一个深深的垃圾坑上,因此,我住的半地下室实际离地很远,下面还有近两层楼高的空间,是为管道间和储藏间,所以不潮湿。这套房南北通透,冬天有暖气,夏天凉快。建筑师在设计时考虑到光照需求,南北屋外留有相当大的空间,特别是南面,2米宽的走道外,紧贴着半高的围墙,有一个半弧形的近1分的土地,不仅光照充裕,而且那一分地成了我的小小的园林:南瓜、丝瓜、葫芦、韭菜,香菜、地雷花、蔷薇花,特别先前住家种的一棵樱花,春天的到来首先就由他报信,粉红色的花装点在我的窗前。这样一个小小的园林,在我院极紧张的居住环境中,哪里可以得来?我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伺弄花木,看着每天都在变样的花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于是我会想到老舍,他曾经极其热爱他四合院里的小花园。花木的生长会愉悦你的心情,会使你脱离世俗的困扰。说起四合院,我的房前就仿佛是个大四合院。我们这座楼的12套半地下室住房外的走道是连通的,早晚见面,都可以一起闲话,还可以互相帮忙。我的左手住着一对曾经在山西中学教过书的老夫妻,非常和善,右手两位读研的年轻人,对人很客气,再往西头,几个住家都十分随和,他们都是最普通的,或者说是地位低下的百姓(一般人都不会挑半地下的住房),有着这样的邻居,就仿佛住在老北京的群居大院中。最后,半地下的安静,让我可以安心读书、写作,这是让我最满意的。
 
我相信,谁读了我这段小文也都会羡慕我的住所。
 
其实钱物都是身外之物,豪宅也许更多的是给别人看的,以显示自己的阔气。我的10平米的厅里,没有沙发,老电视机前只有两把椅子(这是我女婿是年前为我买的),因为这样更符合我有病的双腿。我的卧室中有一张1米宽的小床,床边就是我的书桌,而书桌上就是我天天在使用的电脑。我的三个破损的书柜中有我心爱的书和一辈子留下来的各种照片集。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己满意、实用是最主要的。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一生最后的居所了。应该给研究员级配备的115平米的住房,因为我的丧偶,领导根本把我排除在外,据说住房还有人口的限制,所以以后盖的任何新楼,我都是没有资格的。不过,我认定了我选定的人生道路,我也就安心地住在我满意的半地下室中。我还不愿意被圈在与自然隔绝,与人无联系的楼房中。我的蜗居,我满意,其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结束语
 
      我的人生故事暂时到此结束,我的75年的人生故事中展示了我的坚持,坚持我在年轻时认定的人生准则和行为原则,我挺住,在我人生中天塌地陷的时刻,在我重担压身的时候。我的一生中,经历了幸与不幸,但是都过去了。总体来说,我挺自豪,因为我实实在在地活过了一生,我始终置身在群体之中,我不求名,不求利,但是我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关心,我始终是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名利上的差异,足矣。而今生命没有停止,学习和思考还不应该停止。我将继续学习和思考。我感到幸运,晚年遇到了网络时代,我通过e-mail和过去的同学、同事、外国朋友们互致问候。我特别感谢全球华人国际科学网,给我提供了条件,我可以拿起笔,不论有多么粗糙和幼稚,书写和发表我的博文不受限制。我感谢网友们不吝时间看我的陋文。我不让大脑停歇下来,这样就能继续健康地生活,附带,也许还会对社会有些许贡献。生命必须让它有意义,有意义的生命活着才痛快。
 
      我重复我在前言中所说的,一个人在某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命运个人无权主宰但也可以有些小小的作为,小小的作为中又缺不了偶然的机遇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每个人的性格。亲爱的朋友们,在任何挫折面前,都不要灰心,只要不存在奢望,心安理得地踏实努力,小小的作为总会有的。
 
                                           
 
 2010-7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0104-341239.html

上一篇: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十六)
下一篇:政法系统打人?打“错”人?有人该挨打?

8 王晓明 曾海波 张星元 杨远帆 金小伟 吕秀齐 ddengjian christine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