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中秋夜赏月对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已有 9586 次阅读 2013-9-19 00:13 |个人分类:古典诗词|系统分类:诗词雅集|关键词:学者

今晚月色甚好。

 

女儿上完晚自习接她回家,到了湖边时她提议下车走路,她爸爸便先开车回家,我俩携手沿湖边漫步。正好蟾宫桂树飘香,玉兔生动,三两颗星星眨着顽皮的眼睛。湖面上清风徐来,几点晕黄的路灯映得湖水波光粼粼。月是今夜明,难得她有时间和心情赏月,我求之不得。

 

我们先是搜肠刮肚地想着古人吟月的诗句,不外乎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千古名句。很显然我的记性已经不如从前,想不起几句来,只是在她念出来后才觉得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句子。但是当她念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时,一下打动了我,好美的句子,我竟然第一次听到。也许以前看见过但是没有印象了,此情此景,月下湖边,听到此句,想像句中人物,一时惊为天人。

 

然后,我们不再满足于温习古人的诗句,我提议不如我们自己对句玩。女儿要我出上句,我这被各类信息充斥的脑子反应很慢,启动良久,终于妥协为“起句不必太讲究,关键要看对句”,勉强出了第一句:“秋风扫落叶”。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我陶醉于自己对的某一句,喋喋不休地自我评析时,女儿又提出起句“废话一箩筐”,我随口对道:“月色满荷塘”,引得她乐不可支,赞为好对。她还评价我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喜欢花好月圆的情景,不敢面对残缺与现实。而她欣赏鲁迅的深刻。原来中学课本里还是留了一部分鲁迅作品,没有全去掉。我说就是因为太深刻了,才追求浅淡的舒适。她还说老师讲诗词不能就物写物,而是要写到人的心境,才是好诗。我说我是唯美派的,喜欢纯粹写景,或者是明朗向上的格调,不喜欢让那些伤春悲秋的情绪影响心情,消磨意志。

 

在湖边漫步一圈,对了不少。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嬉戏取笑,时而又把玩欣赏。如下是我们对的句子,回来后赶快凭记忆记下,怕过了今晚就忘记了。很多对得匆忙,尤其我不愿意费脑筋,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也有些对完我俩一拍即合,都觉得好的。总体看来,我们一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个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记录在此,留待将来自己看。

 

        一

起:秋风扫落叶

对1:冬雪掩遗骸

对2:春水含碧烟

对3:夏雨润青苗

(原句为春雨润新苗)

 

                  二

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对1:七点八颗寒星,却奈何夜深云密

对2:千丝万缕愁绪,空叹得物是人非

 

           三

起:十五月儿圆

对1:中秋桂花香

对2:中秋宫饼甜

对3:中秋乡愁长

 

        四

起:废话一箩筐

(瞧瞧起的这句)

对1:月色满荷塘

对2:诤言几字了(待推敲)

(不如改为:诤言几字篓,哈)

 

          五

起:院里梧桐院外风

对:楼头明月楼中人

 

      六

起:青草破石出

对1:红梅凌寒立

对2:金菊傲霜开

 

        七

起:兰之猗猗,猎猎其香

对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对2:月之皎皎,熠熠其辉

 

      八

起:中秋月儿明

对:清明冷雨纷

(这思维,居然能想到清明去)

 

      九

起:一池春水绿

对1:几只野鸭黄

对2:几尾鲤鱼红

对3:两笔蛾眉生

对4:两座夏山青

对5:满怀秋风黄

 

     十

起:风吹树影动

对1:雨打落花残

对2:月照花容娇

对3:珠落玉盘崩

 

    十一

起:今人不解古人愁

对1:古月堪比今月明

对2:你心怎知我心忧

 

     十二

起:青草破石出

对:明月穿云来

 

 

 

注:附韦庄 《菩萨蛮》全文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036-726025.html

上一篇:又一颗巨星陨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
下一篇:疏帘淡月 中秋

19 曹聪 刘艳红 吕喆 钟炳 卫军英 孙彧 陈湘明 柏舟 许培扬 陆俊茜 刘桂锋 武夷山 贾伟 蔡庆华 韦永梅 贡金涛 lily201307 clp286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