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我国未来可行模式是出台绿色OA强制政策 精选

已有 7872 次阅读 2020-7-19 10:02 |个人分类:博主论著|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商报君问:S 计划所倡导的阅读与出版模式是否会成为全球科学界普遍推行的一种模式?

S 计划目前主要在欧洲的部分国家倡导和推广,美国政府表示,美国联邦资助机构不会签署S 计划,中国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签署意向。我个人认为S 计划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即便在欧洲也有不一致的意见,这可能导致参与S 计划的论文数量不足国际论文产出总量的20%。

在操作层面,全面推行S 计划会使研究人员的出版费用大大提高。据悉,爱思唯尔出版社与美国加州大学(UC)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双方所要求的OA 出版费用存在巨大差异:爱思唯尔要求UC 全部论文在其期刊OA 出版的论文处理费用(APC)是2500 万美元,远远超出UC 之前支付其1100 万美元的期刊征订费。

另外,在国家层面实行开放获取也很难操作,中国和美国是科研论文产出的两个大国,如果没有这两个论文大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参与,那么参与的机构及其作者只能看到很少量的文章,其他文章还需付费阅读,图书馆还要为此支付订阅费,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全部论文或绝大多数论文免费阅读的问题。并且,对于某些拥有期刊数量少、学术质量和APC 相对较高的出版社,其APC 费用对于S计划来说也很难在国家层面的谈判中达成一致。

除了APC 以外,反对S 计划的理由也包括科学基金资助部门等国家机构不应限制科学家选择在哪里发文的自由。

据统计,2018 年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我国作者的论文有41.82 万篇,如果都以金色OA 形式发表,按单篇平均收费1700美元计算,2018 年共需支付约7 亿美元,约合50 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难以承受的。而且即使支付了这样一大笔费用,可能还需要支付订阅式期刊的费用。据我所知,中国对S 计划目前的态度是在道义上表示支持,并没有明确提倡或鼓励科研文章投稿到OA期刊发表。

 

商报君问:中国何时会签署像S计划这样的开放获取(OA)协议?如何使中国实施开放获取的成本不大幅提高?

我认为,签署这样一份协议的操作难度很大。我个人比较看好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执行的绿色OA 政策。2009 年NIH 发布的《综合拨款法案》规定,受NIH 资助的研究人员,要在发表文章后的12 个月内向国家医学图书馆(简称PMC)提供发表的文章,并保证可公开访问。

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基金委)目前是倡议绿色OA,但没有出台强制政策。如果自然基金委借鉴NIH 等重要基金资助机构的模式,建立机构仓储并推行强制绿色OA 政策,就意味着我国将有70%以上的高质量论文能够免费获取和阅读,我认为这种方式比较可行。

 

商报君问:如何提高高校及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的认知度和存储学术成果的积极性?

抓住主流用户,可能是提高高校及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认知度的有效办法。建立机构仓储并采用强制绿色OA 政策,要求受各类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能够免费获取,以惠及科学界,也许可以有效提高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的认知度。

 

商报君问:在出版文章的过程中如何保障研究人员的数据安全?

我们倡导开放科学和开放数据,这对于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以及扩大科研成果的传播是必要的,开放的数据有利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重复利用,但同时期刊出版商也要制定恰当的数据保护政策,保障作者的数据安全。

 

商报君问:科学出版社收购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对中国和全球的期刊出版格局会带来怎样变化?

中国出版“走出去”从借“船”出海、造“船”出海,发展到买“船”出海,方式更加多样。应该说,买船出海这种模式比造船出海更为快捷有效,但同时这也对我们的运营能力提出了考验。科学出版社旗下有200 多种科技期刊,要把EDP的70余种科技期刊融合进来,通过集聚国际化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市场资源及渠道资源,不断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我觉得还有很多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实施。如果收购EDP 的成效显著,将为科学出版社乃至我国出版社收购国外中小出版公司提供重要借鉴,也将是中国期刊快速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阅读:渠竞帆. 业界高管答问学术出版走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0-01-0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00107-Print.pdf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99-1242627.html

上一篇:《科技文体与规范:作者、编辑及出版者手册》中译本问世
下一篇:2019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

17 杨正瓴 周志军 武夷山 肖慈珣 朱志敏 黄永义 许培扬 高友鹤 罗汉江 董铭涛 张明武 杜占池 曾杰 贺乐 曾荣昌 王安良 蔡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