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中国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规定剑指大量产出虚假研究的“论文工厂”

已有 4443 次阅读 2020-8-22 22:04 |个人分类:论著分享|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Nature News: 中国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规定剑指大量产出虚假研究的论文工厂”。批评人士认为,严厉打击伪造论文的措施看起来不错,但实施仍将是一个问题。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445-8; doi: 10.1038/d41586-020-02445-8

中国科技部将出台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规定。20209月将生效的这些措施概述了各种构成违法的行为和相应的惩罚,将适用于所有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研究人员、评审人员和机构负责人。

该规定首次涵盖了惩处独立合约人的违规行为,例如那些出售学术论文、捏造数据及代替研究人员撰写论文或投稿的人,这是为了解决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基于伪造数据制作论文的论文工厂问题。

有科学家认为这些规定将有助于遏制中国科研机构的不良行为,提高科研诚信。复旦大学从事科学政策研究的唐莉(音译)表示这是一大进步

但也有人怀疑这些规定是否能产生效果,因为惩处不当行为的规定已经存在,但并没有得到实施。

专注于揭露中国学术造假的加州圣迭戈的方是民(音译)表示,他们不需要制订新规,已经有很多的相关法规了

伊利诺伊州布拉德利大学图书管员陈晓田(音译)表示,要想产生真正的影响,中国政府需要搞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尤其是对于那些身居要职、涉及科研不端行为的作者,应该要有结果。

中国的科研不端问题由来已久,引起全球关注。这些案例涉及贿赂、剽窃、伪造数据和伪造同行评议,并导致大量论文被收回。

早在2006年,就有很多政策出台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科学家们表示,执行不力只会使情况恶化。方认为,目前的情况比十年前更糟糕。不当行为已变得系统化和商业化。现在有许多论文代写公司帮助研究人员撰写和发表虚假论文。

新规则

2017年,中国科技部(MOST)在发生重大丑闻后承诺打击科研不端行为。这涉及《肿瘤生物学》撤回捏造审稿意见的107篇研究论文,其中很多论文是由论文工厂生产的。

方表示,这个规定出台是科技部承诺的结果。规定指出,科研不端行为包括伪造实验结果、剽窃、未经伦理审核的实验、干预同行评议过程、侵吞科研经费等。研究人员的行为造成严重伤害或经济损失的,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处罚的范围从警告到撤销奖金、撤销奖励和撤销荣誉称号,甚至禁止研究人员暂停或永久中止申请政府基金资助。研究人员报告自己的违规行为或承认错误并力图改正的可从轻处罚,但重复触犯、掩盖不当行为或恐吓举报人的人员将受到严厉处理。

该规定还赋予了被调查的机构或被调查者的上诉权(包括通过法院),这对于正当程序非常重要。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王飞(音译)表示。

根据政策,严重违规行为也必须公开。唐认为,对于透明性的要求将有助于阻止不当行为

不同的反应

唐认为新规定将鼓励研究人员配合调查,并鼓励机构更深入地挖掘潜在的不当行为,但要成功地遏制不良行为,政府将需要追究违规者的责任。接下来发生什么至关重要。

但方认为,中国的历史记录表明最新的规定对减少不当行为不会有任何效果,因为已有的规定并没有阻止此类行为。

陈认为,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即伪造的数据、照片和虚假的同行评议是可以的,将研究和写作外包给论文工厂是可以的。例如,今年2月有研究者发现了450多篇由中国医院所属作者撰写的有问题图片的论文,这些论文可能来自一家论文工厂。

陈说一些论文工厂继续公开宣传他们的服务,尽管政府部门在2015年发布规定禁止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公司撰写论文和提交稿件、修改语法以外的内容、或提供虚假的同行评议。陈说,政府需要打击这些服务。

科技部没有回答Nature关于现有的不当行为条例是否得到执行的问题。

但唐指出,法规提高了中国的科研诚信,尽管难以指出直接将两者联系起来的证据。中国对科研不端行为案例的报道增多,可能反映出更为严格的监管,以及中国和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相关阅读: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09/content_5533566.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99-1247476.html

上一篇:学术期刊“代理”网站对论文写作与出版的干预和影响
下一篇:巨型OA期刊随着出版模式的成熟失去动力

10 杨正瓴 梁洪泽 许培扬 郑强 张学文 郑永军 胡文兵 檀成龙 武夷山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