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又是他 精选

已有 9537 次阅读 2022-6-6 09:2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又是他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又是他,男子网球选手纳达尔。
       继今年1月30日纳达尔夺得澳网男单冠军之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又夺得法网男单冠军。
       刚过36岁生日的网坛老头儿纳达尔,在自己最擅长的红土球场以3:0横扫23岁的挪威选手鲁德,获得第14座法网冠军奖杯。此前,纳达尔已经是21届大满贯冠军暨13届法网冠军得主。此次法网夺冠,纳达尔以22个大满贯冠军超越当今网坛另外两个巨头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独享公开赛时代以来大满贯男单冠军数量第一的位置,在完成自己的“双圈大满贯”的同时创造了男子网坛历史的“大满贯”新纪录。
       此次决赛中纳达尔的对手是他开办的纳达尔网球学校学生,网上戏称是“校长”和学生之间的对决。让擅长科技教育的我们,又多了一些思考。
       1 “帽子”:“帽子”是肯定过去已有成绩的一种荣誉,需要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新成果。这个世界职业网坛的老头儿,头上的冠军“帽子”很多,但是根本不为“帽子”所累,也不服老,走下冠军颁奖台就一切归零,一步一步再开始新一轮的训练和比赛,否则就是“徒有虚名”,在职业网坛排名很快下降、比赛和广告收入也直线下降。今年纳达尔感染新冠肺炎、还有肋骨骨折、左脚脚伤,现在的伤病意味着任何一场比赛都可能是职业生涯谢幕战,但是纳达尔还是凭着特有的坚韧拿下比赛。我们科技界现在的“帽子”问题,假如“帽子”仅仅是荣誉性质、或者有动态调整机制,“帽子”问题即可解决。
       2 “校长”:“校长”与“学生”之间PK,校长不要指望学生能“放水”,学生也不惧怕“校长”的地位。当然,作为纳达尔网球学校“校长”,纳达尔都将成为决赛的最大赢家——自己赢了是法网14冠、大满贯22冠,继续创造历史;万一在决赛中马失前蹄,也不过是输给自己网校的高材生,完全可以算是“后继有人”。 再考虑到今年法网迄今为止,唯一从纳达尔手里抢下两盘的阿利亚西姆,还是纳达尔的叔叔兼该网校教练托尼的现任弟子,“纳达尔是最大赢家”此言非虚。纳达尔在法网比赛中冲锋陷阵,毕竟冠军是打出来的,不是“校长”职位就能白得。我们现在科教界常有的“长”者通吃现象,在科教界评价体系中实在难以避免。实行“长”与“绩”分离的评价方法,是给科技评价体系设计者们出的一道难题。
       3 “团队”:与费德勒、德约科维奇两人的大型豪华国际化团队相比,纳达尔的团队是典型的家庭作坊模式,十足的“任人唯贤不避亲”。与自己配合好、能取得业绩的团队就是好团队。纳达尔的家庭作坊式团队在他平时生活、训练、赛前准备以及赛后恢复,甚至是饮食和活动都有详细计划,把现代科技带入生活和训练的方方面面,让他保持了很好竞技状态。在此次法网战胜德约科维奇的经典比赛中,纳达尔团队取得明显完胜。包括今年年初澳网的夺冠,相信这是纳达尔团队多年运作的结果。团队不在于“贪大求洋”,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表示大概5个人左右的小团队是诺奖工作者常出现的团队,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不会工作在20个人的团队。我们需要追求“团队”的工作效果和效率,许多“拼装式”、“集成式”的科研团队,其实在原始创新上乏善可陈。
       拥有“帽子”、“职位”和“团队”,起码是科研工作者梯队里面的中上水平,同时需要拥有“归零”、“平等”和“效果效率”意识,永葆当初的冲劲、激情和坚韧。更多没有“帽子”、“职位”和“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们,更要有刚满19岁就首夺法网大满贯冠军的长发少年的钢铁意志、吃苦耐劳、敢于挑战的劲头。
       科研工作与职业网坛纯属两个完全不同领域。职业网坛的竞争性、市场化、国际化和人才辈出特点使得国际网坛发展非常普及、受人喜爱。科研工作面对全世界同行竞争、面对成果转化是否成功、面对科研合作越来越国际化、面对新人辈出的机遇和挑战,职业网坛纳达尔的成长经历也许给我们一点点借鉴和参考。若干年后,我国的科研领域也常会出现“又是他”的惊呼。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84-1341754.html

上一篇:又是高考季
下一篇:纺织品的人生启迪

10 郑永军 王超杰 许培扬 唐小卿 黄永义 雒运强 周忠浩 王安良 张晓良 徐志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