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军
航空史话:民国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三)
2021-6-18 16:05
阅读:5606

                                                                    作者  沈海军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从今天起,本博客将分5期,相继推出“航空史话:民国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系列文章。其目的是向读者展现中国航空工业起步阶段,特别是抗战前后那段时期,不堪回首的蹉跎岁月。本篇为该系列的第三篇“第三飞机制造厂”。

   本系列文章为《百科知识》杂志特约撰稿,特此鸣谢。

第三飞机制造厂

一、海军制造飞机处

为了发展海军航空工业,1915年,北洋政府海军部派10余人前往美国学习飞机制造,这批人于1917年学成归国。19182月,海军飞潜学校开设飞机制造专业班,招收了首批学生17人,19236月这批学生毕业。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中国早期航空领域的中坚力量。

同年,北洋军政府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飞机工程处,在马尾组建了我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飞机厂有木作间、机工间、飞机棚、装配厂等,共有员工200余人。留美归来的巴玉藻被任命为工程处主任。翌年8月,马尾飞机工程处造出了第一架水上飞机,即甲型-1号水上教练机。该机为双翼双座,最大飞行速度12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3690米,航程340千米。这架飞机在试飞时因操纵不慎,机身损坏,后经修复后成为第二架飞机,试飞顺利成功。

1923年,海军飞机工程处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隶属海军总司令公署。1924年,先后制成第一架水上轰炸机和海岸巡逻机。1930年,制成高级教练机,最大航程1230千米,完成了由马尾至汉口的长途飞行。

截止1930年,海军飞机工程处共造出各式水上飞机17架,其中,使用的发动机均为外购,型号涉及寇蒂斯、劳斯莱斯、莱特、霍尔、罗尔斯·罗伊斯等五六种。

1931年,海军制造飞机处由马尾迁往上海,并入江南造船所。1931-1933年,相继制成第一架水陆两用教练侦察机和舰载水上侦察机。1934年,海军制造飞机处扩大规模,增建水泥钢骨飞机合拢厂1座。1919-1937年,共制成各型教练机和巡逻机32架。其中,“海鹰-1”号是第一架巡逻机,生产于1923年底。有资料显示该机可以发射鱼雷,这在当时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先后研制和仿制的教练机和侦察机包括丙一、丙二水上轰炸机,它们的重量达到2.95吨,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70千米;甲一、甲二、甲三、乙一等初级教练机;戊一江凫号、戊二江鹭号、丁一海鹰号、丁二海雕号等。这些飞机虽都是双翼木制水上飞机,但外形简洁美观,性能上乘,可同外国同期同类飞机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19347月制成的配套“宁海”号军舰的舰载飞机“宁海-2”号,该机机翼可折叠,首创了国产舰载飞机;海军制造飞机处还仿造组装了美式“佛力提”式双翼陆上教练机12架,成绩斐然。遗憾的是,当时的政府不重视自己的飞机,没有通过大量采购等手段给予扶持,因此这些飞机几乎都没有投入批量生产。后来随着日军侵华,我国历史上首家正规飞机制造厂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二、第三飞机制造厂

1937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海军制造飞机处被迫移驻湖北宜昌,后撤至成都,并入中央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第8飞机修理工厂。

1941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国际设备、物资通道被切断,而在抗日前线上,飞机需要非常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委员会紧急筹设了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当时设厂的计划和目的是:训练设计和制造飞机的技术人员,利用现有的国产材料,自己设计制造飞机,并逐步发展成为飞机制造工厂。

19424月,基于第8修理工厂人员和设备,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工厂在成都成立。厂址选在成都东门外沙河堡,紧邻航空研究院,两者相距仅百米之遥。但飞机厂离最近的太平寺机场相距三四公里,交通甚是不便。经过拼凑,全厂聚集了约30台较陈旧的机床,100职员200工人,职工共约400人。当时任航空研究院院长黄光锐兼任工厂厂长。

1942-1943年,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制造了仿美“弗利特”式教练机15架、“研教-1”式双翼木质教练机15架和“大公报”号式高级舱式滑翔机30架。“研教-1”式教练机也是仿“弗利特”式的,但是原机用焊接钢管机身,而“研教-1”用木结构机身,除了发动机、螺旋桨、轮胎和仪器外,其他都是自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家倡议用国产竹木试制和修理飞机,以代替当时不易进口的金属材料,因此,研究竹木材料也成为飞机厂的主要任务之一。

1944年春,根据收集苏联SB-3式轰炸机的资料,第三飞机制造厂设计并仿造了双发动机单翼竹木结构的“研轰-3”式轰炸机。该机的800马力M-103式水冷发动机、金属螺旋桨和收藏式起落架等,都用苏联的。自己设计的机身、机翼都用木骨架,外包航空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层竹,全体都是胶合的,最后还在外面包上蒙布。全机总重1.3吨左右,可谓是中国当时生产的最大的飞机。

这架飞机很快在成都太平寺机场试飞,并取得成功。当时全川人民倍受鼓舞。但在后来的一次试飞过程中,这架飞机出了问题。飞机降落时,单轮着地,起落架撞坏,机身、机翼擦伤,幸而没有人员伤亡。经历此事件后,竹木飞机的研制工作随即陷入停顿。

1944-1945年,第三飞机制造厂又曾尝试造运输滑翔机,但没有达成,只造了些零件、备件和小型机床设备。因战时需要,该厂暂转成为“领班技工”的训练工厂。

三、迁往台中

1945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工厂奉命接收日本在台湾的陆军工厂和航空工厂。此后,第三飞机制造厂先后接收了日本海军的第61航空工厂、日本陆军的第5野战修理厂和所属台北、台中、新竹、嘉义、冈山,屏东、员林、宜兰和花莲港等地的总厂、分厂等,还接收了1000多台各种新旧机器设备,以及厂房、飞机、台湾籍的员工等。

19464月,第三飞机制造厂奉命迁往台中,改称台中第三飞机制造厂。1947年,第三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美国波音PT-17初级教练机,飞机被定名为“初教-1”式。19482月,第一架“初教-1”式完成建造并试飞成功。到19487月,该款飞机共生产了110余架。当时,在台中第三飞机制造厂担任厂长的是原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调任过来的云铎。再后来,飞机厂厂长由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的朱家仁接任。

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后,台湾已经无力发展航空工业,迁往台湾的几个飞机工厂相继被撤销,直到60年代才得以恢复,后来经过整合,发展为台湾汉翔航空工业公司。


相关文章:航空史话:民国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一)

      航空史话:民国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沈海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39356-12917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