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纳米艺术的发展概况(原创)

已有 6163 次阅读 2009-3-7 09:41 |个人分类:纳米科技|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沈海军 文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在此后的3个世纪里,经过列文胡克、阿米奇、阿贝、科赫、巴斯德、泽尔尼克等生物学家、医学家或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分辨率不断提高,为细菌、微生物及微结构的发现与观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尽管如此,由于收到可见光光源波长与分辨率的限制,光学显微镜在观察纳观结构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
如果电影也算作艺术,那么,在纳米艺术出现之前,至少有两部电影的题材和纳米艺术有关。它们分别是"Fantastic Vojage" (1966) "Power of ten" (1968)"Fantastic Vojage" Richard Fleisher导演,描述的是为了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一艘潜艇陷入了一个微观尺寸的空间。“Power of ten" IBM公司的CharlesRay Eames制作,影片涉及了两个极限空间,一个是无限大的宇宙,一个是无限小的人体微结构。
1982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此后,在此基础上,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探针显微镜、摩擦力探针显微镜等扫描探针显微镜也相继发明,这些仪器为我们揭示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1985Jean Francois Lyotard 的非实物艺术展在法国巴黎举行,开创了电子非物质艺术的新形式。而纳米艺术品往往更多的是非实物的,“不可见“。
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使用STM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如图1-3所示)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自如地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搬动原子、原子团、分子,并对其进行观察,为原子、分子绘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1997年,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采用刻蚀的方法,用单晶硅制作了世界上最小的吉它,该吉它有红细胞大小,6根弦,每根弦50nm宽;此后,利用激光在该吉它上进行弹奏,得到了比现在吉它频率高13万倍,多17个八分音阶的声响。
2001,日本大阪大学的物理学家们使用一种被称作“photo polymerization”的技术制作了红细胞大小的三维公牛,该公牛的形象几乎和当代法国的一个雕刻家的公牛雕塑作品一模一样。
2001年,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全德院士的著作“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包含了大量吴院士从1979年以来发表的多张电子显微镜照片,其中,银胶粒(纳米粒子)可以聚成美丽的野花、海马等形状,引人入胜。
2001年,美国的前瞻研究所网站http://www.foresight.org/nanomedicine/Gallery/上开通了纳米医学艺术画廊的模块。该模块中收集了此前20余年,大量科学艺术家关于医用纳米机器设想的短片和图片。
2002年美国分子加工研究院举办了IMM计算纳米技术大奖赛,鼓励参赛者以图片、动画的形式设计、分析、表述纳米水平的器件、系统及其原理。
2004年起,一个名为“nano"的展览会每年都会在美国洛杉矶博物馆举行,该展览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纳米科学、媒体艺术、人文专家混合团队筹办,并对参展的相关纳米艺术作品优胜者进行现金奖励,该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5届,每届都会涌现出诸多的优秀纳米艺术作品。
2006年,加利福尼亚工学院Paul Rothemund教授通过DNA自组装折叠技术,绘制了,该成果在同年自然杂志的16期上发表。
从2006年起,美籍罗马尼亚艺术家、科学家Orfescu开始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国际Nanoart网络大赛3届、多场国际纳米艺术展以及两届国际纳米艺术节。目前,Orfescu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经营着一个专门采用纳米技术研发锂电池的材料分析公司,开办了致力于推广纳米艺术的http://www.crisorfescu.comhttp://www.nanoart21.org.等多个网站。为了能够更好地让更多的人参加纳米艺术大赛,该公司还免费为所有参赛者免费提供三台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在Orfescu开办的另一个网站http://www.absolutearts.com/nanoart/上,汇集了大量的纳米艺术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出售,有些纳米艺术作品的价格高达数万美金,一些作品已经被收藏家收购并珍藏。
200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鉴定专家和艺术家J Sha受人委托制作了“纳米鱼”等几件纳米作品,纳米艺术品首次被用作防伪商标。
2007年意大利的Stefano Raimondi依靠名为"Nanoart的硕士学位论文取得了该艺术史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此后,他邀请另外两个相关方向的意大利艺术家Alessandro Scali 和 Robin Goode举办了2007首届无限小艺术展。展后,所有展品以画册的形式被Skira出版社以English/Italian两种语种出版,书名为“Nanoart: seeing the invisible"
从2008年开始,rice大学smalley 纳米科技研究所在nanotox 赞助下每年一次举办NanoArt Imagery Contest。
2008年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在Madison Senior Center开办纳米艺术班,教授参与者制作“stained glass”纳米艺术品。
2008年澳大利亚艺术与技术网公布了经过08年全年讨论而制订了艺术与科技计划,其中纳米艺术名列其中。
(注:这是沈海军版的“纳米艺术发展史”,由于这门学科太年轻了,资料零散。若写得不全,请相关艺术家批评指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356-218870.html

上一篇:纳米艺术之分子音乐
下一篇:有老同学从远方来,不亦乐乎!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