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我劝学,但学生不买我的帐 精选

已有 7766 次阅读 2008-5-10 08:37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明明知道高年级学生选修课的到课率能达到50%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我还是固执地希望通过“努力备课,激情去讲”来吸引学生,而不是通过用"点名"、"考试不过"等的强制手段"要挟"学生来上课。

       以下,是我本学期讲授《结构疲劳与断裂》课程的情况。

       《结构疲劳》课是针对全院大四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选课的人数是34人(有效人数26人,因为后来有8位同学没有参加考试,可能学分够了,就不来上课了)。由于本人是第一次讲这门课,因此丝毫不敢怠慢。

        第一次课,到课人数15人,到课率约60%(若按总人数26人算)。上课前,我专门抽了两三分钟,给学生讲了前两年我和母亲的一段对话。母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但她的这段话我觉得讲得有水平:“学生们花那么多钱在你们那儿念书,你一定要把书给学生讲清楚了...一定要善待学生”。 然后,我郑重给学生承诺:“定会努力备课,激情去讲....要用精彩的讲课来吸引大家来上课,因此,坚持不点名原则...”,讲完后,台下一片掌声。

       第二次课,到课人数减少到12人。课程上完后,我给学生讲了07年某中学校长“面对调皮学生,下跪求学生学习”的事情(当然我不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劝戒大家坚持来上课,并转告没有来上课的同学。

        第三次课,到课人数减少到11人。课间,我花了约3分钟时间从“父母供一个大学生如何不容易”、“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如果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家庭很可能因为债务原因崩溃”、“大学生就业难”等角度罗唆了一大堆。最后,讲着讲着,居然连自己都感动了。其实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家不要无故不来上课。

        第四次课,到课人数减少到9人。课间休息时,我给学生讲了某大学教授上课时和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的事。接着,我坦诚地告诉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朋友之间地关系。作为朋友,“上课实际上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约定,如果那位同学有别的事,打个电话,托人请个假,老师都会准假的....”。讲完后,几个同学纷纷点头。

       第五次课,到课人数10人。正常上课。课后,我表扬了几位"常委"(经常来上课的同学),夸他们是 “好学生”。

       第六次课,到课人数11人。课前,我向几位很少缺课的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能坚持来上我的课。然后叹了口气,有点自嘲地说,“我不想就到课率再讲什么了,因为在座的都是好学生,劝学的对象应该是那些不来上课的学生”。

        第七次课,到课人数8人。我有点急了。课间,我接连打了两位没有来上课的同学的手机,询问他们缺课的原因,他们支支吾吾,竟异口同声都说生病了。显然是撒谎,但都是成人了,都有自尊,不好直接揭穿。于是,我只能叮嘱他俩赶快去看医生。

       第八次课,到课人数12人。到课率回升了!我很高兴,课讲得也格外卖力。但最后一打听才知道,有两位是来旁听的学生。

       第九、十、...十六次课。学生到课人数在9-13人之间,我每次课都“劝学”,但不来上课的学生还是不来,并不买我的帐。

       第十七次课(考试前的最后一次课)。按计划,安排的是答疑和参观疲劳实验室。这次学生一下来了21位,但我并不高兴....期间有一位很少来上课的学生居然在我那儿套考试题目,我生气极了,断然拒绝...。

       第十八次课,随堂考试。由于该课程十几年下来一直是开卷考试,因此,学生考后的卷面成绩都不错。为了体现公平公正,我毅然通过平时成绩(占30%)给了以下几位"常委"同学于高分。他们是:

       黄毅:本次课程唯一一位一次课都没有缺的同学。 

      张伟:王鑫伟教授未来的硕士生,上课总是坐在右边最后一排, 缺过一次课。  

      思灿勇和 张耀庆:上课总是一起坐在左边第三排,思灿勇偶尔旷课,张耀庆也是,现在我带耀庆作本科毕业设计。

       熊焰:常坐在思灿勇和张耀庆前面。有一次上课睡觉,被我叫醒。另外,他曾给我了一个调查软件,这里表示感谢。

       范东:上课总是坐在中间第二排。给我的印象是表情太严肃了。小伙子,沈老师好像没欠你钱吧。开个玩笑。

       张超:很讨人喜欢的一个小伙子,上课总是坐在中间最后一排,偶尔旷课,偶尔上课在下面吃早点。

       陈炎和陈燕:两位不是很漂亮但很耐看的女生,到课率很高。总是喜欢一起坐在中间倒数第二排,给我的印象是总在忙忙碌碌记笔记,其中一个上课老是带着一个绿色的水瓶。由于两人总坐在一起,名字又很接近,因此至今还分不清那个是陈炎,那个是陈燕。对不住。

       上述同学,沈老师在这里再次感谢你们了。感谢你们能坚持上完我的《结构疲劳》课。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356-24724.html

上一篇:工程硕士, 原来都是这水平
下一篇:母亲节,我竟忘了母亲生日!

1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