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博客上的博文已经多次被用作高中生高考模拟、初中生中考的试题。今天,又发现自己的博文《自然界中的纳米高手》再次成为中学生习题。http://www.hxyuwen.com/chuzhongyuwen/banianji/yuwen/shiti/201001/131.html。
具体如下: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第19期第四、五单元测试卷(语文)
......
二、仔细阅读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7分)
莲花,自然界中的“纳米高手”
沈海军
一提到莲花,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以及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20世纪70年代,德国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巴特洛特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8种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最后将叶面倾斜15°使雨滴滑落,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的状况。①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以上;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皆小于5%。
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②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莲花效应又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呢?现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纳米是长度单位,指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荷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尺寸约10个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这样就紧贴叶面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③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后,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要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纳米结构,使得荷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荷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从而使得莲叶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④研究表明,这种具有自洁效应的表面超微纳米结构形貌,不仅存在于荷叶中,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植物中。某些动物的皮毛中也存在这种结构。
这种特性可以应用在玻璃上或是战机的雷达上,例如:经过纳米处理的玻璃本身也可以具有自洁效果。还有企业利用纳米技术处理涂料,涂上此涂料的物体因而也拥有了自洁效果。也许在未来的世界中,我们周围将不断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4.文章主要说明了哪三方面的内容?(3分)
15.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16.画线②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17.体会下列加点词语在说明上的表达作用。(4分)
(1)画线③句“不会大范围”
(2)画线④句“研究表明”
18.莲叶具有纳米结构有什么好处?(2分)
19.研究出“莲花效应”,有什么现实意义呢?(3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1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