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四)

已有 3386 次阅读 2017-2-16 12:06 |个人分类:牧地资源生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资源, 开发, 利用, 牧地


题记:这篇专论写于2000年,原为《中国非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的第二章:《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第二节:《牧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出版发行,现作为历史资料,以博文形式发表。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四)

. 牧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畜产品产量现状

畜产品产量现状,特别是单位面积牧地的畜产品产量,不仅是衡量畜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而且反映了当前牧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现以省(区、市)为单元将全国各省(区、市)分成北方牧区和农牧区、青藏牧区、北方农区和南方农区四种农业经济类型区进行比较。

214为植食畜主要畜产品产量现状,牛羊免肉的产量以国土面积和可利用牧地面积仅分别占全国的9.5%5.7%的北方农区最高,占47.9%;北方牧区和南方农区相近,各占24.9%22.5%;青藏牧区最低仅占4.7%。牛奶和羊毛绒产量,以北方牧区最高,分别达53.7%57.9%,北方农区次之,分别占22.7%29.6%;南方农区的羊毛绒产量最低,只占3.1%,而青藏牧区的牛奶产量最低,仅占8.8% 。可见,目前北方牧区和农牧区是我国奶制品和羊毛绒的主要产区,而肉类的主产区为农区

             

              表214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植食畜主要畜产品产量比较表

                                                                                   

                       ----------------------     ----------------------        -----------

                          重量      热能             重量       热能               重量    

                           t       MMJ              t       MMJ                 t    

  全                   643.4     50844.1           576.5    13028.9             315729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160.3     12895.9           309.3    6990.2              182870

  青                30.1     2439.2             51.0    1152.4               29479

  北               308.3     24224.1           130.6    2951.5               93572

  南方               144.7     11284.9            85.6    1934.8                9808

注:肉包括牛、羊和兔肉;奶为牛奶;毛包括羊毛和羊绒。(下同)

215为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牛羊免肉量以青藏牧区为最高,达35.2kg/人,其次为北方牧区和农牧区与北方农区,二者相近,约9.5kg/人,南方农区最低,仅2.1kg/人;人均牛奶和羊毛绒量,亦是青藏牧区最高,远远超出其他三类经济区;特别是南方农区,牛奶和羊毛绒的人均占有量极低。

               表2---15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比较表

                                                                                   

                        ------------------------     -----------------------       ------------                                                        

                           重量       热量               重量      热量               重量    

                           kg/      MJ/             kg/      MJ/              g/    

  全                     5.43       42.92             4.87       11.00              267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9.46       76.14            18.26       41.27             1080

  青                35.15      284.95             59.57     134.62             3444

  北                9.44       74.16              4.00        9.04              286

  南                2.13       16.59              1.26        2.84              14


216所列为单位面积牧地的表观畜产品产量,其中均以北方农区远远高于其他各区;肉、奶以青藏牧区最低,南方农区与北方牧区和农牧区居中;羊毛绒以南方农区最低,北方牧区和农牧区与青藏牧区居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不同农业经济类型区的农牧业比重相差很大,因此不同地区的植食性家畜的日粮构成各异。牧区家畜的日粮基本上来源于天然牧地,所以表中的数据可以大致反映目前单位天然牧地的畜产品产量;但农区家畜的日粮,除来源于天然牧地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地副产品,后者所占比重愈大,其单位面积牧地的表观畜产品产量就愈加偏高,所以并不能直接反映单位天然牧地的畜产品产量,仅可间接反映其畜牧业发展水平。

 

   表2---16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单位面积天然牧地的平均畜产品产量

                                                                                   

                            重量        能量             重量       能量              重量    

                         kg/hm2     MJ/hm2           kg/hm2     MJ/hm2             g/hm2

   全                  19.44      153.61           17.42      39.36                954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11.13      89.56            21.48      48.54              1270

   青               2.63      21.29             4.45      10.06              257

   北              163.72     1286.41          69.35     156.74              4969

   南               26.99     210.47           15.96      36.08               183

(二)不同区域牧地的利用现状

牧地利用现状分析,不仅是潜力估算的前提,而且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开发利用对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自然区域的自然环境、牧地植被组成及畜种结构等有显著差异,所以它们的利用现状亦不尽相同。现按天然牧地的自然区域分别论述。

2.2.1. 北方温带牧地大区

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牧业比重的差异,该大区所存在的三个地带,即牧业带、农牧交错带和农业带,在牧地利用上有所不同。

牧业地带,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一线以北的地区。在生态区划上属温带草原–荒漠区,在农业气候分类中为半干旱–干旱区,植被以低矮的草本或灌木为主的植物组成。家畜数量以绵羊最多,其次为山羊和黄牛,该区分布着我国5个牧区之中的内蒙古、新疆和甘肃3大牧区。本区家畜以全年放牧的形式利用牧地资源。在内蒙古高原,通常按地形和植被的差异,把天然牧地分为冬春和夏秋两种季节营地进行利用。随着牧地使用权固定到户,开始由两季营地倒场放牧向常年定居放牧的方向发展。在甘肃和新疆的多山地区,通常进行季节轮牧,夏季利用中高山牧地,春秋利用低山和平原牧地,冬季利用河谷、盆地或平原牧地。本区割草场面积较小,贮草数量往往满足不了冬春季节家畜补饲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家畜数量的猛增,家畜平均占有牧地的面积急剧减少。长期的强度放牧,使草层高度和盖度降低,优良牧草和产草量减少,环境恶化、鼠虫害增加,牧地退化面积增大。如阿尔泰地区已高达5070%。季节营地的不平衡和传统的自由放牧,加剧了部分牧地的退化速度。草畜的不平,除表现在不同季节之外,还反映在年度之间,遇到旱年,冬春缺草更加严重。此外,缺水牧地以及林线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的牧地至今难以利用。

农牧交错带,为半农半牧区,位于牧业带以南,长城线以北,贺兰山以东,呈东北至西南向狭长带状分布。这个地带属于温带草原区,气候由半温润向半干旱区过渡,植被以天然草地为主,占43%,农业栽培植被占19%森林占15%。我国的两大片重点牧地—松嫩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就分布在该区。植食性家畜以牛、羊为主,种植业以一年一熟制为主,作物有小麦、莜麦、玉米、高梁、谷子等。本区原生地带性植被为温性草原。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大量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从而形成了以农为主、牧业为辅的生产格局。本区现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地,又有大量的农副产品,既有较丰富的割草场,又有建设人工牧地的良好条件,因此,农牧结合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但目前这些优越条件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一是由于家畜头数迅速增加,牧地载畜量过大,使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生产力平均下降了3050%;有的地区下降更甚,如科尔沁草原和松嫩草原已高达5560%,以至过去广泛存在的割草场日渐缩小,二是天然牧草和作物秸秆用作燃料的消耗量很大,如吉林省白城地区,每年作燃料的牧草占贮草量的40%左右;玉米秸仅10%作为饲用,90%作燃料烧掉了。

农业带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该地带为半湿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天然牧地以次生的暖温性灌草丛为主,栽培植被主要为以冬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作物群落,以及苹果、梨、山楂等果树林。农作物多为二年三熟制和一年二熟制,有大量农田可供发展复合农牧地,果园可建立复合林牧地,但目前对复合兼用牧地的开发利用尚很不充分。本区植食性家畜主要是黄牛、绵羊和山羊。天然牧地主要为放牧利用,刈制干草多来自零星草牧地,舍饲或补饲的饲用植物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秸杆和复合兼用牧地。由于放牧制度不合理,已导致了部分天然牧地超载过牧。

2.2.2. 青藏高寒牧地大区

青藏高寒牧地大区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原亚寒带、寒带,通常牧地草层低矮,仅5375px,只宜放牧利用,只有很少牧地可供割草。家畜以牦牛、藏系绵羊和山羊为主。牧地冷暖季分明,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冷暖两季放牧利用制度。为了提高牧地的利用效益,目前有些地区又将暖季牧地分成夏场和春秋场,从而形成了三季转场放牧。牧地利用强度很不一致,或过度,或较轻,或未利用。通常中低海拔的冷季牧地不足,载畜过多,利用过渡,而高海拔的暖季牧地较宽余,载畜量较小,部分牧地利用不充分。目前,几乎全部冷季牧地均已超载,在连年重牧的情况下,导致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但在无人居住区,由于交通不便和缺乏人畜饮用水,现尚难以利用,此类牧地面积约占该区天然牧地的15%,为重要的后备牧地资源。在纯牧区,由于海拔大都超过4200米,所以,几无割草场和供家畜利用的农副产品,冷季牧地面积又小,因此冬春饲草严重缺乏,一旦遇到较大的降雪,家畜便会大批死亡。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由于低海拔的冷季牧地被不断垦为农田,所以加剧了冷季饲草的不足,但其农副产饲用植物丰富,建立人工牧地的条件较好,具有农牧结合的良好条件。

2.2.3.南方亚热带、热带牧地大区

本区气候湿润,天然牧地为森林破坏之后形成的次生灌草丛,农业植被发达,以一年二熟或三熟为主,森林面积较大。天然牧地大都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具有一定地面坡度。该区畜牧业比重较小,且畜牧业以猪禽为主,植食性家畜比例小,以水牛、黄牛、山羊为主,西部中高山地区有一定数量的绵羊。由于本区,特别是平原丘陵地区的种植业发达,所以零星草牧地比例较大。此类牧地距居民点较近,且牧草质量较好,因此目前利用强度很大,加上没有一定制度的的自由随意放牧,以至利用过渡,使优良牧草数量减少,高度和盖度降低,产草量下降,水土流失加重。而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分布的大片草地,却形成了草多畜少或无畜的现象,因此对牧草的利用很不充分,残留的枯草或滋生的杂灌大大降低了牧地的质量。另外,与牧地破碎、分散的特点相适应,本区多为小群放牧,乃至桩牧或牵牧。在天然牧地面积较小的平原丘陵地区,通常是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役畜则主要为舍饲,这就充分发挥了该地农副产品和野生青绿饲用植物十分丰富的优越性。在天然牧地面积较大的山区,一般以放牧为主,冬春或农忙季节给以补饲。本区建立复合农牧地和复合林牧地的条件优越,但目前开发利用很不充分,潜力很大。

此外,由于南方草地大都具有多宜性的特点,所以不仅能够放牧,而且可以用来造林或种植作物。因此,目前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宜农或宜林草地,开垦为农地或造林,无疑是正确的举措。但在当前粗放经营状况下,有些地方对于陡坡林地和草地,毁林毁草种粮,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则必须严加禁止;已开垦的陡坡农田,应尽快退耕还林还草。再者,有的地方由于燃料严重缺乏,所以往往刈割牧草或利用秸秆作燃料,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积极解决生活能源是当务之急。

(三)牧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现状载畜量远远大于天然牧地适宜载畜量,超载严重,大面积牧地仍在继续退化

适宜载畜量和现状载畜量的平衡状况,是反映牧地资源利用现状的一个指标。已如前述,适宜载畜量是科学合理的理论载畜数量,现状载畜量为牧地目前所承载的家畜数量。但是,即使是以牧为主的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饲草来自复合农牧地和复合林牧地,以及农林地副产品,农区其数量更多。而各种饲草来源的比例,在各地究竞各占多少,情况极为复杂,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准确数据。因此,很难统计出天然牧地真实的现状载畜量。如果把目前的养畜量视作天然牧地的现状载畜量,也只能称之为表现现状载畜量,这是在没有考虑天然牧地之外的饲草的情况下的现状载畜量。依此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17所示,全国天然牧地的适宜载畜量为41143万只/a,而表观现状载畜量为103037万只/a,后者比前者高出61894万只/a

现用表观载畜强度,即表观现状载畜量与适宜载畜量之比表示天然牧地资源被利用的程度。当计算结果小于1时,表示牧地尚有潜力;当大于1时,表示牧地已超载;当等于0时,表示牧地的载畜量适宜。从全国看,表现载畜强度为2.50,表明表现现状载畜量已比适宜载畜量超出1.5倍。就四个农业经济类型区而言,表现载畜强度均大于1,其中北方农区最大,为9.77青藏牧区最小,为1.09;北方牧区和农牧区与南方农区居中(2—17)  上述现状载畜量与天然牧地适宜载畜量的比较表明,目前已经显著超载,但实际上家畜头数仍在逐年增长,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分析,一是家畜所摄取的营养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其个体重量的逐年降低,证实了这一点;二是家畜对草群采食过渡。牧地的日益退化,说明了这个问题;三是家畜的饲草来源,除天然牧地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如秸秆为主的农地副产品、农田零星牧草、林下天然牧草及人工牧地生产的饲用植物等。据估算,上述几类饲用植物,目前家畜利用的部分,可承载家畜31006万只/a似此全国仍超载30888万只, 载畜强度为1.43,特别是北方农区高达2.89。因此,势必造成天然牧地的普遍超载过牧而日益退化。尽管近年大抓牧地建设,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其产草量明显提高,但大面积的牧地退化仍在继续。这是当前牧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表2---17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天然牧地适宜载畜量与表观现状载畜量平衡表

                    表观现状载畜量      适宜载畜量      载畜量平衡现状     载畜强度

                     万只     %         万只     %          万只                

  全国                  103037.4   100      41143.0   100       -61894.4           2.50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26067.1   25.3     14227.7   34.6      -11839.4           1.83

 青藏牧区                 6835.1    6.6      6296.2  15.3         -538.9           1.09

 北方农区                31589.7   30.7      3232.9   7.9       -28356.8           9.77

 南方农区                38545.6   37.4     17386.2  42.3       -21159.4           2.22

2.3.2 牧地饲用植物现存量和营养价值季节变异大,天然割草地少,冷季飼草明显不足

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牧地草群结构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我国的天然牧地以适宜放牧者为主,宜于割草的仅6732.9hm2,约占天然牧地的20.3%;且主要分布在以农为主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主要劳动力大都投入农业,所以即使适宜割草的牧地目前也较少用于割草,大多仍是用以放牧。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牧地草层通常较低,不宜刈割,只适合放牧利用。此外,无论是牧区或农区,由于枯草季节天然牧地的牧草现存量和营养价值都比生长季节明显降低,且牧后补饲量又难以满足家畜需要,所以冬季掉膘损失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局面至今未能完全摆脱。因此,牧地冬春饲草的供给量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3.3 草畜分布不平衡,飼草资源浪费与牧地利用过渡并存

从上述载畜量平衡现状来看,全国总体上是超载过牧。但由于草畜分布不平衡,所以不同地域或不同季节牧地的利用程度相差极大。通常,离居民点近的地段或冷季牧地利用强度较大;边远地段或暖季牧地利用强度较小;特别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山区或缺水牧地,利用强度很低,甚至没有利用。在大量超载过牧的地区,由于持续的强度利用,所以势必造成严重退化。据统计,目前我国退化牧地大约已占天然牧地的50%,这种牧地日益退化的现状,随着人口和家畜头数的逐年增多而日趋严重,目前仍以每年67hm2的速度在发展。对于轻牧和没有利用的牧地,残留枯草过多,不仅降低了牧草的长势和质量,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上述大量牧地超载过牧退化与部分牧地饲草资源浪费,是当前牧地利用中存在的又一主要问题。

2.3.4 人工和半人工牧地面积过小,且建后管理不善,不能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人工牧地,发展半人工牧地;通过围栏封育复壮天然牧地,是提高牧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牧地建设改良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从1981年到1995年的15年间,即“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人工牧地和半人工牧地平均建设速度分别为105.0222.9260.7hm2/a,牧地围速度平均依次为406768hm2/a;到1996年,累积保存人工和半人工牧地1448.7hm2,累计保存围栏面积850.1hm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牧地建设速度,国家先后设立了不少有关项目。从1978年开始,农业部实施了草地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均把草地畜牧业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自1989年以来,实施了包括主要牧区在内的11个省区的79个牧业、半牧业县的育草基金项目,从197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飞机播种牧草试验和示范。上述项目,对加快牧地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进展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

尽管近年发展较快,形势喜人,但由于我国牧地建设基础薄弱,投入的资金少,以及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所以至今人工牧地、半人工牧地和围栏牧地的数量仍然很少。由表218可见,1996年我国人工牧地的保存面积为774.1hm2, 仅占天然牧地面积的2.3%,其产草量及其热能和适宜载畜量分别为天然牧地的9.0%8.9%10.2%; 每百只羊单位平均只占有0.75hm2/百只。各农业经济区比较,人工牧地面积最大的是北方牧区和农牧区,占全国人工牧地的73.2%;南方农区和青藏牧区所占比例很小,仅分别为5.4%5.6%。各类型区人工牧地占其天然牧地面积的比例,以北方农区最大,为6.5%;青藏牧区最小,仅0.4%;种草条件优越的南方农区,也只占2.0%。每百只羊单位占有人工牧地的面积,以北方牧区和农牧区相对较多,为1.82hm2/百只,南方农区最少,仅0.35hm2/百只。人工牧地的总产草量及其热能和适宜载畜量均以北方牧区和农牧区最高,约占全国的69%,青藏牧区最低,仅占3%


                    218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人工牧牧地建设现状表

                      面积  占天然牧地的比例  百只羊占有面积   产草量    草群热能  适宜载畜量

                       hm2         %             hm2/百只       t/a      MMJ/a      万只/a

全国                   774.10      2.34            0.75         3259.4    565983      3787.9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474.75      3.30            1.82         1743.0    306410      2034.3

青藏牧区                43.02      0.42            0.63          111.9     19412       132.9

北方农区               122.50      6.51            0.39          575.2     99383       657.2

南方农区               133.83      2.03            0.35          829.3    140778       963.5

注:本表和表219中的面积数据来源于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6年的统计资料。

半人工牧地的建设现状如表219所示。到1996年全国半人工牧地保存面积共674.6hm2,占天然牧地面积的2.0%,每百只羊单位占有面积为0.65hm2/百只。各农业经济区比较,北方牧区和农牧区的半人工牧地面积居首位,占全国的67.7%,南方农区最小,仅8.3%;半人工牧地占天然牧地的比例,以北方农区最大,为5.00%,青藏牧区最小,约0.66%;每百只羊单位占有面积,北方牧区和农牧区较多,约1.63hm2/百只,南方农区最少,仅0.23hm2/百只。从表219还可看出围栏建设现状,到1996年全国围栏保存面积为912.9hm2,占天然牧地面积的2.8%,每百只羊单位占有围栏面积0.89hm2/百只。  四个农业经济类型区相比,北方牧区和农牧区遥遥领先,占全国围栏面积的76.4%,南方农区和北方农区所占比比例极小,仅分别为1.5%1.8%围栏占天然牧地的比例,亦是北方牧区和农牧区最大,南方农区最小,各为4.3%0.3%;而每百只羊单位占有围栏的面积,则以青藏牧区最多,北方牧区和农牧区次之,分别为2.712.49hm2/百只;北方农区极小,仅0.05hm2/百只。

总之,我国的人工牧地、半人工牧地和围栏牧地,目前不仅面积较小,而且各农业经济类型区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南方农区进展较慢,这是存在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虽然人工和半人工牧地的建设数量逐年有所增加,但其退化速度也在逐年加快。据统计,“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平均每年消失面积分别为29.4139.1183.6hm2;每年实际增加面积,分别平均为110.784.462.0hm2;年增加率依次为22.3%8.7%5.3%。可见,人工和半人工牧地的实增面积在逐年减少,而消失面积则逐年增加。从1983年至1996年,历年累计建立人工和半人工牧地2390hm2,但1996年的保留面积仅为累计种植面积的60.6%,其消失率远远超过了人工牧地的正常退化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牧地建立后,利用强度过大、投入强度过小,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219  各农业经济类型区半人工牧地与围栏牧地面积表

                                                                           

                           占天然牧地比例  羊均占有量           面积  占天然牧地比例  羊均占有量

                           hm2      %           hm2/百只            hm2       %         hm2/百只

全国                        674.62     2.04           0.65               912.90       2.76         0.89                  

北方牧区和农牧区            456.55     2.94           1.63               647.79       4.50         2.49

青藏牧区                     68.01     0.66           1.00               185.15       1.81         2.71

北方农区                     94.09     5.00           0.30                16.41       0.87         0.05

南方农区                     55.97     1.35           0.23                63.55       0.97         0.16

种子是建设人工、半人工牧地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至1996年,牧草种子田面积为28.2hm2,共生产草籽4004.9kg/a,平均单产142kg/hm2。这表明,不仅种子数量满足不了人工牧地发展速度的需要,而且种子单产量很低;同时牧草种子质量差、经营混乱、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建立,这些是牧地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总而言之,上述问题均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64-1034004.html

上一篇:我国第一部《草地生态学研究方法》编纂出版纪事
下一篇:无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