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阳“四海”美如画
1969年,中国科学院紫胶队第二次赴云南省考察。
3月,来到元阳县。县城所在地南沙镇,位于元江河畔,海拔260米。城周,哀牢山脉群峰连绵。其山体之大,峡谷之深,前所未见。酸角、芒果、槟榔、荔枝、木棉、菠萝等热带植物,随处可见。
1日,乘车沿崎岖山路盘旋而上,植被始为扭黄茅、香茅草地,继而出现云南松林。天空层云密布,灰白色。此时,云在山腰飘荡,时而似浪花翻滚,时而似泉水倾泻,此浪无声胜有声,此泉无水胜于水。随着海拔上升,距离云层愈来愈近,大约至900米时,汽车进入云层,能见度极低,路边植物近在咫尺,亦然模糊难识。汽车犹如潜艇,在云海中缓行;车外车内,云雾缭绕,轻柔佛面,飘飘欲仙。行至1400米,钻出云层,眼前豁然开朗,美景突然展现:头顶,天空湛蓝,阳光绚丽;眼前,波涛汹涌,瞬息万变;一座座浮出云海的山头,布满梯田,一个个形似蘑菇的房屋、山寨,点缀其间,一片片茂密碧绿的森林,在远山时隐时现。上为蓝色天海,下为白色云海,中为绿色林海和五彩斑斓的田海。“四海”争奇斗艳,引人入胜,如在画中游。真乃天庭难寻、人间难觅的绝世佳境。
到达分水岭,1800米,湿度较大,植物以杉木、桤木、偏叶榕等居多。而后汽车下山,先后经过1480米的新街镇和670米的黄茅岭镇。二镇之间,高山地区,森林葱郁,涵养水源;村寨之下,梯田漫山遍野,雄伟壮观,或大或小,极为悬殊;大者数亩,小者周长不足一米,皆因地制宜,随山势而建。山体高大者,梯田千级有余,宛如天梯,直达九霄;山体低矮者,圆型梯田到顶,线条优美,体态多姿。大山之间,沟渠蜿蜒,流水潺潺,梯田得以滋润,稻谷得以高产。这是当地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杰作,其勤劳令人敬仰,其贡献无与伦比,其想象力令人叫绝,其创造力令人惊叹。
其后时日,所到之处风光奇丽,美不胜收。白天,头顶天海、眼观云海,脚踏田海、穿越林海,沿途考察紫胶寄主植物的分布。傍晚,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在屋前与农民同桌共餐。晚上,围着烟雾袅袅的火盆,与农民促膝座谈,了解紫胶生产情况。夜间,入住储藏物品的阁楼,通宵不醒酣眠。清晨起床,站在屋前,迎着朝阳,远眺群山。梯田金光灿烂,令人心旷神怡。有时,置身田海,参加农业生产。午间休息时,在地边生火做饭:搜集枯木枝干为柴,采摘野生的可食树叶煮菜;用芭蕉叶当碗,细竹棍做筷,与纯朴敦厚的农民一起,席地而坐就餐。
在元阳,停留时间虽然短暂,但这里的“四海”之美,山水之美,民心之美,至今珍藏心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29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