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七)开发利用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已有 3160 次阅读 2011-5-23 10:31 |个人分类:牧地资源生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对策, 持续发展, 牧地, 开发利用

题记:这篇专论写于2000年,原为《中国非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的第二章:《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第五节:《牧地开发利用及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出版发行,现作为历史资料,以博文形式发表。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七)


. 牧地开发利用及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上述对我国牧地资源的类型、分布、评价、现状及其潜力的分析研究表明,在目前牧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家畜数量和畜牧业经济的增长与牧地资源及其环境的恶化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欲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以牧地资源的产权为基础,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准则,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为手段,经过各级党政领导、科技和管理人员与广大农牧民的共同努力,尽快真正实现牧地环境的改善和牧业生产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 根本性对策

5.1.1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牧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根本之策

   从前述可知,目前植食性家畜的增长是以天然牧地资源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这是当代人过于追求经济系统快速增长的结果,似此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牧地植物群落所吸收的太阳能是有限的,因此其生产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利用强度超过这个限度时,牧地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遵照热力学三定律,牧地经济系统由牧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亦将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所以畜牧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必然受到牧地生态系统的制约。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利用牧地资源,既要充分发挥牧地系统的生产潜力,又要防止其退化与污染,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目标。这就是说,必须确保生产、经济和生态三者均衡持续发展,体现生态合理、经济可行与社会适宜的原则,将牧地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阈限之内,做到不仅满足当代及后代人的物质需要与发展,而且要保持牧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5.1.2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是牧地永续利用的根本保证

   我国植食性畜牧业能否持续发展,究其关键,是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等各类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综合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 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是政策的制定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此处仅举一例,如过去认为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享资源”,所以在制定政策时就不可能明确天然牧地开发利用中的责、权、利问题。因此出现了“草地无价”的无偿利用局面,致使牧地严重超载过牧,进而导致了大面积的退化。当领导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及产生的症结之后,制定了《草原法》,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凡对此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牧地退化趋势便有所缓和。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不仅要熟知唯物论和辩证法,而且要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要体察民情、宣传民众,而且要善于集中正确意见;不仅要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且要高瞻远瞩,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作为管理人员要通晓现代生产规律与经营方式,掌握现代畜牧业的管理和科技知识,不折不扣地执行畜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广畜牧业适用技术,并把高科技运用于牧地开发和牧业生产。广大农牧民是牧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牧地的永续利用至关重要。大量实践证明,凡畜牧业生产搞得好,经济收入高的农牧民,其素质一般都比较高。所以,不仅要使农牧民有能力供养自己的子女上学,而且要农科教结合,增强劳动者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随着亿万农牧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便会改变短期行为,越来越重视牧地的生态效益,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更快地掌握现代畜牧业科学技术。这样,牧地的永续利用才有可能实现。

5.1.3 加强牧地科学研究,及时推广科研成果,是牧地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共识。植食性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同样有赖于牧地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但与农业和林业比较,牧地科学研究相对比较落后。建国以来,对牧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以及牧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循环等均进行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但大多停留在揭示天然牧地自然规律的水平上,对人工牧地研究较少,且往往各学科各自工作,缺少综合分析;饲用植物与家畜系统的整体研究不多,缺乏高层次的理论探讨。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对天然牧地改良、人工牧草栽培和家畜营养等单项技术研究较多,缺少最佳结构的系统组合以及生产中可利用的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此外,对牧地第一性生产量与牧业灾害的动态监测及牧草育种研究等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的牧地资源面积和产草量的权威数据,仍是八十年代的调查资料,明显滞后于规划的需要;缺乏适宜于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旱生型牧草新品种。今后应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如何治理天然和人工牧地退化,大幅度提高牧地生产力,加强实验生态学、生理生态学、遗传育种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加强牧地生态系统的整体研究,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把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计算机模拟等高新技术,经过组合重整用于牧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牧业生产,建立起现代畜牧业高新技术集成体系。运用现代“3S”技术,即全球定位观测系统、全息遥感影像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我国的牧地资源,特别是对演变较快的亚热带和热带牧地资源,进行详查和动态监测,建立牧地资源档案制度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牧地资源管理提供资源动态的科学数据。

(二) 政策法规性对策

5.2.1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牧地立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调整牧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牧地生产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牧地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198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主要包括牧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建设与改良、利用与保护、规划与研究、牧草种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这就从法律上解决了牧地的所有权、利益占有和管理责任问题,以及牧地保护、建设和法制管理等问题,使我国进入了牧地立法的世界行列。有关省()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草原法》实施细则或管理条例,这些配套法规使《草原法》得以更加具体的贯彻。

《草原法》实施15年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果。实行了草畜双承包、牧地有偿使用责任制,显示了“以草定畜”的良好效果;加快了牧地建设的步伐,出现了一批合理利用和改良牧地的先进典型;牧地管理队伍逐步壮大,依法处理了大量破坏草原的违法事件,有效地保护了草地资源。当前,在《草原法》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牧地使用权的落实比较缓慢。到“八五”期末,全国可利用牧地仅有31%得到了落实。各地进度不一,有的地方进展较慢,规章制度不到位,使牧地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流于形式。其中,人工牧地和天然割草地落实情况较好,天然放牧地落实较差。这是由于放牧地在没有围栏的条件下,做到每户在自己所承包的牧地上放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今牧户投资能力有限,难以对大面积的放牧地建立围栏。今后,可在确定牧户承包牧地的面积和位置的基础上,组织牧户联合经营,逐步做到划片或划区轮牧,以解决放牧地的合理利用和建设问题。

5.2.2 深化牧地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度

长期以来,牧地的无偿使用,掩盖了牧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本质,防碍了人们把其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因此促使了牧地的退化,影响了牧地资源的保值和增值。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以家畜作价归户为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牧民获得了经营家畜的自主权,调动了养畜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家畜数量迅猛增长,给牧民带来了明显的短期效益。但由于责任制不健全,牧地仍然是“大锅饭”,重利用,轻建设,所以进一步加剧了牧地的超载退化。“家畜归户”与“牧地共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80年代末,开始推行牧地承包经营、有偿使用制,明确了牧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建设权。这是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深化和完善,是畜牧业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扭转牧地的超载过牧、日益退化的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牧地有偿承包使用是符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天然牧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没有价值。但同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不同的是,天然牧地不是无限存在的,它是能够垄断的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具有能够产生剩余价值这一资本的本质标志,但由于它自身不具价值,所以只是一种虚拟资本;但又与股票等虚拟资本有所不同,它实际上是作为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天然牧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必然有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草原“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1985年公布的《草原法》进一步指出“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固定给集体长期使用。全民所有的草原、集体所有的草原和集体长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体或个人承包,从事畜牧业生产”。这是对牧地这种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权权能运用的具体化。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体现了将牧地产权分离为所有权与使用权这一法规。草畜承包之后,牧地的所有者向使用者征收地租,是牧地所有制实现自己的一种经济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不管这种土地是处于自然状态,还是已被开垦。”(《资本论》,第3卷,689)“地租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块土地而每年得到一定的货币额……。” (《资本论》,第3卷,702) 其中牧地的质量差别是级差地租的根据;所有权的垄断又允许绝对地租的存在。后一种地租形态,是超过牧地生产价格的价值,是牧地所有本身的力量造成的。但地租并不产生于牧地本身,而是直接生产者的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该剩余价值,即国家所征收的牧地使用费,是用于牧地的开发和建设,受益的仍是牧地的直接生产者。上述分析,不仅表明国家收取牧地使用费是合理的,而且应该按照牧地的质量差异收取不同的使用费。这样,畜产品的成本便包含了牧地的租金。这不仅抑制了对牧地资源的过度需求,而且增加了牧地的建设资金。

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草畜双承包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牧地产权改革的具体体现。此外,股份合作经营制也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形式。股份合作制不同于个体私营经济,也不同于全民所有制,亦有异于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股份制引入我国传统的合作制,而形成的新型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公有制经济形式。股份合作制的实质是股份制的的“合理内核”与合作制的“基本内核”的有机结合。其根本特征是资金按股构成,利润按股分配,工资按劳分配,决策权按人分配。股份合作制有多种类型,如农牧户参股联营型、社区股份合作型、城乡联股经营型、横向参股联营型和多种经济成分合股经营型等。通过这些经营形式,即可使提供剩余价值的农牧民,名副其实地占有他们应有的资产,这就把社会主义农牧民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这个实质内容真正落到了实处。这种产权制度的建立,对于全面落实《草原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牧地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将起到更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对于加速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牧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促进牧地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基地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牧地产权制度建立过程中,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力度,实行超载罚款的措施,收取超载费和牧地退化赔偿费;对积极进行牧地建设,饲草产量和载畜能力有所提高的牧户,允许增加养畜数量,以真正把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这一新兴的产权制度落到实处。

上述畜牧业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对牧地的资金投入。目前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牧地开发和植食性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为加快发展速度,有必要多途径吸引资金,允许多种经营形式的发展。就投资数量而言,农牧户无疑是最重要的投资者,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应主要用于各类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扶持贫困地区。我国南方分布在边远山区的大片牧地,开发难度大,投资效益低,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自身发展能力差,中央和有关省()政府可将其列入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实现规模开发,建立示范基地。

(三)经营管理性对策

5.3.1 制定总体开发规划

编制总体规划是合理开发牧地及充分利用各类饲用植物资源的基础工作。国外大量实践证明,牧业占农业结构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畜牧业比重占50%以上,农业系统才得以稳定,而我国目前才大约占20%。因此,应当把提高农业中的牧业比重作为制定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生态经济原则,确定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与结构;制定不同类型区的发展方针;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确定国家集中开发区域与各省、区、市等地方开发区;明确各类型区的牧地开发项目、规模、范围、载畜量和畜种结构,以及畜产品的生产指标、加工体系、销售体系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等。        

依据前述有关牧地资源的分布、评价及其各类饲用植物的生产量预测,现提出如下开发重点:

(1)各类牧地和饲用植物的重点开发省()

(A)    人工牧地

重点省()为四川、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和贵州。到2015年,这6()可开发人工牧地面积之和为1322hm2, 占全国总开发面积的56%;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8435.0t/a701366×106MJ/a9724.1万只/a,均占其全国总量的59%

(B)    半人工牧地

重点省()为内蒙古、四川、云南、新疆、青海和广西。到2015年,这6()可开发半人工牧地面积共2280hm2,占全国的61%;干物质为7703.4t/a,占全国的56%;代谢能和载畜量分别为507745×106MJ/a5999.6万只/a,均占全国的60%

(C)    ()草复合农牧地

重点开发省()为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河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这9()可开发粮()草复合农牧地1532hm2;牧草的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8258.2t/a845028×106MJ/a11713.4万只/a,均占全国开发总量的59%

(D)    ()草复合林牧地

重点开发省()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河北、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这9()共可开发乔()草复合林牧地419.5hm2,占全国的57%;饲用植物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1440.2t/a118509×106MJ/a1643.4万只/a,各约占全国的59%

(E)    农地副产饲用秸秆

重点开发省()为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河北、安徽、黑龙江、湖南和湖北。这9()共可开发饲用秸秆的干物质为15684.5t/a,代谢能907959×106MJ/a,载畜量可达17979.4万只/a,均各占全国的60%

(F)    林地副产饲用树叶

重点开发省()为黑龙江、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广东和江西。这7()共可开发饲用树叶的干物质为5246.8t/a,代谢能447189×106MJ/a,载畜量达8855.2万只/a,均各占全国的56%

(2)    国家重点开发地区

(A)    滇川黔鄂湘中高山牧地开发区

该区为山地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多,适于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等优良温性中生型牧草生长;万亩以上的大片次生天然牧地分布集中,占天然牧地总面积的49%。不仅具有大面积开发人工牧地的良好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林地和农地副产饲用植物,属于农、林、牧业兼有的半农半牧区,为立体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农林草系统的耦合条件良好。重点发展畜种为半细毛羊、肉用羊和肉用牛。

(B)    滇黔桂粤低山丘陵牧地开发区

该区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降水量丰富,适于大翼豆、柱花草、象草和非洲狗尾草等优良热性牧草生长;大片天然牧地占天然牧地总面积的29%;经济林木分布广泛,提供了开发人工牧地和乔()草复合林牧地的良好条件,并具有丰富的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因此农林草系统的耦合条件亦相当不错。重点发展畜种为肉用牛。  

(C)    蒙黑吉辽冀混合型牧业开发区

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区,年降水量350450mm,适宜苜蓿、沙打旺、披碱草、羊草和无芒雀麦等优良寒温性牧草生长。区域经济类型属于农业与牧业两个区域生态系统相互过渡的半农半牧区,农田与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具有一定面积的天然牧地,但退化面积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同时具有建立人工、半人工牧地及复合农牧地和复合林牧地的良好条件,并生产有大量的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适合发展牧地—人工牧草—秸秆混合型集约化商品畜牧业生产基地。植食性家畜重点发展方向为绵羊和黄牛。

(D)桔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开发区

该区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本区优势为复合农牧地面积大,农地副产饲用植物秸秆产量丰富,5省之和分别占全国的38.2%35.5%;并具有一定面积的天然牧地,在黄河故道和沿海有大量滩涂牧地,可供发展人工草牧地。重点发展植食性畜种为肉牛和肉羊。

5.3.2 建立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的经营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牧地型畜牧业生产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畜牧业变革的起步阶段,仍为资源高耗低效型畜牧业。大部分地区对通过优化畜牧业生产系统来增加畜产品的认识不足,仍然只注重家畜头数的增长,以致引发了家畜数量明显超过了牧地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植物群落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要想摆脱这一现状,将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集约化是指对牧地型畜牧业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饲养家畜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既要充分发挥天然牧地生产成本低、劳动消耗少的优势,又要克服影响牧地型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需要有相应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撑,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达到稳定、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及永续利用的目的。实现牧地型畜牧业集约化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合理的利用天然牧地,增强人工、半人工牧地的建设力度,建立饲料地生产体系,增加冬春飼草储备,逐步实现家畜冷季半舍饲和舍饲,不断优化家畜个体品质、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逐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良种化,以及经营管理的企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和信息化。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植食性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的地区,饲用植物的主要来源和类型有明显差异,因此适合发展的家畜便应有所不同。依据家畜日粮的主要来源,可将植食性畜牧业分为4类:(1)天然牧地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牧区及南方边远山区;植食性家畜发展方向为绵羊、黄牛、山羊和马等;日粮组成以天然牧草为主。(2)桔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农区;植食性家畜宜重点发展肉牛、山羊、绵羊和兔等;日粮构成除农作物秸秆外,必须佐以大量的人工牧草,以使二者的营养和干物质互补。(3)人工飼草饲料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城镇郊区;植食性家畜发展重点为奶牛;日粮以人工牧草、多汁饲料等为主。(4)天然牧地—桔秆—人工牧草型,即混合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半农半牧区;宜发展羊、牛等多种家畜;天然牧草、秸秆和人工牧草在日粮中均占重要地位。这4种类型的经营管理系统截然不同,所采取的技术系统应与其相协调,如天然牧地型畜牧业,特别是荒漠地区的牧地型畜牧业,其草畜的活性均较差,生产水平低,应以投入较少的放牧利用天然牧地为主,而人工飼草饲料型畜牧业,其草畜的活性均较强,生产水平高,技术和物质投入相应要多。在各个区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能,制定经营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发挥这种潜势。如南方山区,将中高山草地、低中山林地和低山、河谷农地三个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发挥更大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商品化、分工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家畜的规模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势在必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畜牧业生产商品化与区域专门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发挥地区生产优势、进行合理区域分工的必然要求。根据全国畜牧业地理分布和区域发展研究,可优先发展以下6个全国性的植食性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1)东北肉乳毛—役畜基地:分布于东北半湿润草甸草原区,为以乳用牛、乳肉兼用牛、马等大家畜为主,并包括多种家畜的基地。(2)西北和北部毛绒—裘羔皮—肥羔基地:分布于温带草原和荒漠地区,以绵羊、山羊为主。(3)青藏肉乳—地毯毛基地: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区,以藏羊、牦牛为主,山羊次之。(4)中原肉、毛基地:分布于豫、鲁、冀、皖、苏等省,以肉牛、肉羊和长毛半细毛羊为主。(5)南方半细毛羊基地:分布于亚热带中高山地带,以绵羊为主,并发展黄牛、山羊等多种家畜。(6)南方肉牛基地:分布于滇、黔、桂、粤等地的低山丘陵区,以良种黄牛为主。此外,为发挥每个地区的优势,还必须建立区域化的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  

5.3.3 完善和优化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系统

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系统由饲料生产、饲料加工、家畜饲养和畜产品加工4个生产子系统与1个支撑系统即综合服务系统组成。前2个生产子系统是第一性生产系统,后2个生产子系统为第二性生产系统;综合服务系统为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的支柱,是完成牧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流动和价值转移,最终使畜产品变成商品的桥梁和保障。

饲料生产子系统主要包括草业和木本饲料业,按饲料来源可分为天然牧地的利用和改良、人工牧地的建立、复合农牧地和林牧地的开发以及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的利用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天然牧地利用不尽合理;人工牧地和复合牧地有待大力开发;饲用秸秆和树叶等的比率较低。今后,必须优化饲料生产子系统,以提高各类饲用植物的生产能力,为家畜提供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饲料加工子系统主要包括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加工,以及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便于储存、日粮配制和饲喂。这对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牧业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和高产低耗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牧草或秸秆的切揉粉碎是最简单的饲料加工,可使其利用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木本饲料制成草粉,其利用率的提高更为显著;而生产配合、浓缩等饲料的工业则是现代畜牧业的支柱。当前我国植食性家畜的日粮绝大部分来源于未经加工的饲用植物;近年来饲料加工业虽然加快了步伐,但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的需要。因此,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方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增多加工种类,扩大加工产量是当务之急。

家畜饲养子系统的优化,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其优化途径主要包括家畜的品种和营养、畜群的结构和管理4个方面。目前对上述单项技术研究较多,缺乏饲料和家畜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及运用于不同生态区域的优化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

畜产品加工子系统主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毛纺和皮革加工等。这是使畜产品增值得重要一环。在广大的原料产地,应把初级加工和中间产品作为加工的发展方向,建立技术型、效益型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以便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综合服务子系统包括技术推广、生产服务(如畜牧站、兽医站、草原站、良种站等)和产品流通销售(如冷库、收购站、运输系统等)等部门。在畜牧业生产系统中,同时存在着集约化生产企业、商品性生产专业户和自给性小生产者,它们的经营管理水平、饲养技术条件和生产规模差异很大。这些不同层次的经营实体,产生了对服务系统的多方位要求。特别是以专业户为主的牧业生产,其生产容量小,更具脆弱性,对整个社会服务系统的依赖性较强,且要求服务系统具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去协调畜牧业的社会化生产,以克服其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今后随着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分工也将进一步深化,为加强其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必然对支撑系统的依赖性加剧。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以科技服务为中心的、不同层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对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述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的5个子系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必须以饲料生产为基础,以畜产品销售为导向,实现各子系统的高效益及全系统的完备配套,才能使整个畜牧业生产系统的效益逐级放大,最终体现投入产出的高效益。

(四)植食性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5.4.1 提高第一性生产力的措施

   生态平衡是提高第一性生产力措施的理论基础。牧地的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人为措施,使植物与环境处于适应与协调的动态过程之中,以保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平衡。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基本相等是生态平衡的前提,所以必须把供需平衡作为合理开发利用牧地饲用植物资源的原则。

(1)合理利用天然牧地

依据上述预测,到2015年天然牧地面积虽比目前减少34%,但仍占全国专用牧地的78.5%,所以依然是植食性家畜日粮的主要来源;况且利用天然牧地放牧是最经济有效的养畜方式。因此,通过合理放牧使其第一性生产力保持现有水平或有所提高,对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不少研究表明,适当放牧对牧草有刺激作用,能使其产生超补偿性生长,特别是在牧地土壤水分和肥力条件良好之时,这种作用更强;而过渡放牧,则使牧草长势日衰,繁殖能力减弱。这是必须合理利用牧地的理论依据。合理利用天然牧地要坚持用、养、保结合的原则。其首选措施为“以草定畜”。对于省、专区、县而言,要做到宏观控制,使家畜的总头数不超过牧地的总适宜载畜量;对于牧地的经营者,应确定每片牧地的全年适宜载畜量以及冷、暖两季各自的适宜载畜量。适宜载畜量确定的是否合理十分重要。其计算指标主要是日粮标准和可利用产草量。日粮标准的确定,已如前述,应当用营养物质代替干物质。如用584kg干物质和5050MJ代谢能分别作为年食量的标准,对全国和各类天然牧地的载畜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天然牧地的载畜量平均值二者相近,但各类牧地的计算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温性荒漠,用代谢能比用干物质计算出的载畜量高26%;温性草原高10.6%;暖热性灌草丛和热性灌草丛却分别低107.3%121.2%。可利用产草量决定于草群产量及其适宜利用率。前者取决于测产精度,后者依据有关长期实验,通常认为以草群产量的40%~50%较为合理;超过这个比率,牧地就会退化。这是因为在放牧条件下,除家畜部分粪便归还给牧地外,几乎没有其他养分输入,所以必须保证有相当数量的地上产物归还给土壤,才能得以维持放牧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在不同牧地类型和不同管理条件下,草群的适宜利用率有所差异,所以要想得到准确的适宜载畜量,必须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此外,积极解决农牧民的生活能源,使更多的家畜粪便归还给放牧地,是提高草群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在载畜量适宜的前提下,实行分区轮牧优于连续放牧,已为实践所证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典型草原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高强度”放牧利于植物牧食后的补偿性生长,比“长期低强度”放牧有较好的牧草生长,而分区轮牧恰好可以达到“短期高强度”的放牧效果。此外,根据草群特点配置家畜种类,并在同一类型的牧地上放牧二种以上的家畜,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牧草,亦是合理利用天然牧地的重要措施。

天然割草地的合理利用关键同样是如何保持系统营养元素的平衡,如果不把因割草带走的大量营养物质补给牧地,必然造成退化。不同类型的割草地在不同的管理条件下,其刈割强度应有所差别。如内蒙古大学资源研究所对羊草割草地的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以刈一年休一年的割草制度较好;连年割草者,虽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牧草,但数年后即出现明显退化。值得指出的是,如果长期不给割草地系统人为地输入营养物质,即使刈一年休一年的割草制度也会导致退化。

(2)积极改良退化天然牧地

有关资料指出,我国天然牧地退化日益加重,70年代中期全国退化面积约占可利用面积的15%80年代中期达30%以上,90年代中期接近50%。退化速度加快的首要原因是盲目追求家畜数量,以致发展速度过快,造成严重超载过牧。如七十年代家畜头数年增长量为443万只/a(羊单位),八十年代为1872万只/a,九十年代高达3493万只/a。原因之二是牧地系统的营养输出长期大于输入。三是放牧制度不合理。这种退化态势严重制约着牧地型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有效地改良退化牧地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改良退化天然牧地的措施包括有围栏封育,以及通过补播、灌溉、施肥与土壤耕作等所建立的半人工牧地。退化牧地围栏后,消除了家畜选择性采食和践踏对草群的影响,群落向恢复演替方向发展,草层和生物量逐年增高,优良牧草由衰退种转而成为增长种,在草群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大大提高了牧地的生产力和饲用价值。如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退化牧地冷蒿、糙隐子草群落,经过5年封育,即恢复为羊草、大针茅、米氏冰草群落,草层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47.3%225.6%,使其由利用价值较低的放牧地变成了割草—放牧兼用型牧地。然而如何在利用中达到改良的目的,则是比围栏封育更为积极的措施,因此研究不同退化牧地类型的“改良性最优放牧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补播是目前建立半人工牧地普遍采用得措施,特别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适合采用飞播,大大提高了补播效率。经过补播之后,优良牧草成分增大,草群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显著改善。天然牧地施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施用有机肥,产草量可提高15%~30%N肥可提高15%~40%NPK复合肥可提高20%~50%

(3)加速建设、科学管理人工牧地

天然牧地一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使产草量在时空上差异悬殊,另一方面因人为的过度利用造成退化,使产草量不断降低。这种状况与植食性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建立稳定、优质、高产的人工牧地,提高牧地的第一性生产力水平,是解决我国目前日益紧张的草畜矛盾,保障飼草供应平衡并提供冷季飼草,实现集约化牧地型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已为国内外的大量实践所证明。

人工牧地的开发要因地制宜,注重地段的选择、种类的选择与搭配,以及建成后的利用和管理。在干旱地区,只有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段才能种植牧草;没有灌溉条件的某些地段,可开发人工(灌木或乔木)林牧地。在半干旱地区,应选择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种草。在半湿润和湿润地区,一般均能种植牧草。在山区,要选择地面坡度较小的地段,尤其是在多雨的地区,坡度一般不宜大于20度,以防引起土壤流失。人工牧地通常以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为好,这样具有稳定高产、营养互补的优势。如禾草鸭茅和豆科牧草红三叶群落,前者地上部含PSMn较多,后者含NCaMgB相对丰富,二者混合饲喂,家畜可获得较全面的营养。各地区饲用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遵循其生态型与环境相一致的原则。在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目前仅选育出了宜安草、宽叶雀稗、王草、矮象草等适应性较好的禾本科热性牧草;温暖性牧草的越夏以及热性豆科牧草的越冬问题仍未解决,应作为今后实验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其他地区一般均有适合当地生境的优良牧草种类。有些近年筛选出的优良牧草,如适应亚热带中高山地带的素羊茅、组培鸭茅和山地黑麦草等,青草期长达330天以上,通过合理搭配,有可能建成终年不枯的常绿草牧地。但其种源不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其种子繁殖,以利推广。

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人工草牧地一般可利用4~6年,但目前往往提前退化。其主要原因是利用不合理和管理不善。其中,牧地系统的输出大于输入是加速退化的首要原因。因此,如何合理补充牧草凋落物等自然归还部分的不足,对于人工牧地的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人工牧地属于人工管理生态系统,其开放性特征十分显著。牧草从土壤

库吸收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并合成有机物,经过放牧或刈割使大量物质离开了系统,为了维护和提高牧地的生产力,就必须予以补充,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如亚热带中高山地带的人工红三叶草牧地,其营养物质的归还量与吸收量之比,即元素的归还率一般只有0.3~0.4,所以除因为红三叶具有固N用,而不需补充N素外,其余营养元素均需大量补充,才能保持平衡。对于已经退化的人工牧地,则需对其改良。如处于轻度和中度退化阶段,其优良牧草种群仍具一定规模,可通过休闲、施肥等措施使其恢复;如已处于重度退化阶段,则需进行补播,以加速其恢复更新过程。                      

(4)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粮()草复合农牧地

()草复合农牧地就是通常说的引草入田,建立三元结构生产体系。当今世界先进国家,为了使农业系统保持稳定,他们把饲养业和种植业等量齐观,同步发展,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均是采用粮()草复合经营措施。目前在我国农区,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通常为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植食性家畜以役畜为多,其饲料来源一般为农地副产饲用植物,所以畜牧业仅仅是一种副业生产;农田种草很少,其面积不足作物播种面积的5%,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谷物与牧草轮作面积高达50% 因此,在目前农业的二元结构生产体系中,增加牧草和饲料作物,形成三元结构体系,是今后我国发展农牧业的必由之路。

建立农田三元结构生产体系,从生态系统讲,优化了作物的组合,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从生产系统讲,这种体系以牧草和饲料作物为纽带,将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物质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经济效益,又增加了饲用作物的产量。有关此类的实验报道较多。例如:据广西草业开发中心报道,利用水稻冬闲5个多月的时间,种植多花黑麦草,一般可生产干物质12300kg/hm2,其中粗蛋白产量达1584kg/hm2 种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7%;广西鹿寨县,种多花黑麦草的水稻田,其粮食产量比对照增产14.3%;利用黑麦草饲喂水牛,平均日增重1.13kg。中山大学开展的冬闲水田“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实验的结果表明,耕地单产可提高100%,每hm2耕地可生产畜产品500kg,单位畜产品产出的耗粮量减少20%,环境污染物使用量减少20% 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践表明,冬闲田种植光叶紫花苕,每hm2可固氮75kg,相当于165kg尿素,后作粮食增产20%左右。 广东水稻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后作早稻增产10%~14%,晚稻增产7%。在黄淮海地区,利用棉田冬闲6个月的时间,种植冬牧70黑麦草,干物质产量达15000kg/hm2,其中粗蛋白为2100kg/hm2 农田的含盐量降低了21.2%。河北省滦平县,在玉米地中套种紫花苜蓿,不仅玉米产量比对照提高16.7%,而且多收鲜草45000kg/hm2 山东省陵县实验区肥育牛场,每头每天喂15kg冬牧70黑麦草青干草,45天后平均日增重1.2kg,比麦秸加等量精料的常规饲养日增重高0.5kg 河北省临诚县,种植冬牧70黑麦草饲喂奶牛,日产奶量由15kg增至20kg 甘肃草原研究所在庆阳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指出,在6月底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箭舌豌豆或毛苕子,11月收草,其中牧草和小麦的产量分别为22500kg/hm230003750kg/hm2,产值比单种冬小麦提高42.2%;冬小麦---二年生草木樨轮作,草木樨第一年鲜草产量21000kg/hm2 第二年30000kg/hm2,小麦产量25003000kg/hm2,比对照提高1倍以上,土壤有机质由原来的0.89%提高到1.33%;玉米套种一年生草木樨,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草木樨鲜草24000kg/hm2。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测定,3hm2复合农牧地生产的优质牧草,可养15头牛,产粪11~12kg,可肥田90hm2

在我国,适宜大力推广粮()草复合农牧地的重点地区为:(1)在南方主要是利用冬闲田,即种二季粮经作物热量有余,种三季不足的地区;(2)在北方主要是利用夏闲田,即种一季粮经作物热量有余,种二季不足的地区;(3)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利用人少地多的优势,发展年度轮作。今后应在目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生产体系,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粮()草复合农牧地。

(5)大力发展乔()草复合林牧地

()草复合林牧地为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类,是一种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林牧生态系统。建立此类复合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对气候和土壤资源的利用率,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生态、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植物群落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了土壤湿度、持水性能和肥力,缓冲了群落内风速和温度的变化,减轻了雨水冲刷,保持了土壤。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林木和牧草第一性生产力的提高与牧草质量的改善。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既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和设备等。

建立乔()草复合林牧地效益显著,实例很多。甘肃草原生态所在陕西庆阳黄土高原,研究了果园种草的效益,结果表明,幼龄苹果---紫羊茅林牧地,建后第2年,0~30cm土层有机质由1.15%提高到1.64%;收干草22000kg/hm2;收种子者,可达795kg/hm2;产值为当地冬小麦的5~8倍。初果期苹果(4~6年生)---多年生黑麦草林牧地,黑麦草和苹果的根系分别主要分布在0~30cm50~80cm;其青干草与树叶共可收7500kg/mh2,或收种子360kg/hm2;总经济效益为当地农田的10~20倍。梨(4~6年生)---紫羊茅复合林牧地,梨和紫羊茅的根系分别主要分布在10~40cm50~150cm;牧草的日光合产量比冬小麦提高208.8%,有效辐射利用率比玉米高72.4%;可收种子810kg/hm2;果草总收益为当地粮食作物的5~10倍。内蒙古林学院在阿拉善左旗治沙站,建立合作杨---紫花苜蓿林牧地,3~4年后,0~25cm土层的有机质增加21.8%,全N增加33%,树高、胸径和树冠分别比对照高出17.6%39.6%45.2%,且多收入干草4680kg/hm2,折粗蛋白618kg/hm2。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幼桔园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0.821.02个百分点,全年提高了0.360.45个百分点。幼桔园中混播黑麦草与紫云英,其土壤流失量仅为对照的15.9%。柑橘园中种植香根草,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44.7%53.7%34.3%。建立柑橘---牧草和茶树---牧草复合林牧地,柑橘和茶叶产量分别提高81%59%。在北方温带地区,落叶松林中种植沙打旺,树高比对照增加9.5%,地径增加11.2%,冠幅增加5.3%,总根量增加12%,根系总长度增加75.3%。建立樟子松---牧草复合林牧地,经济效益比纯林提高2.5倍。在华北太行山区,幼林地中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0.620.67个百分点。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建立杨树---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复合林牧地,牧草蛋白含量提高3.3%~3.4%。但大多实验表明,林中种草后,全K和速效K均有所降低。

乔灌草/复合林牧地效益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复合牧地的木本和草本植物的生态位不同,形成了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时序镶嵌的立体群落结构,充分利用了光、热、水、营养元素等气候和土壤资源,发挥了植物间协同有序的作用,减少了其相克、相斥及对营养的竞争。因此,建立乔()草复合林牧地生态系统要运用生态工程学的整体性原理、协调和平衡原理、自生原理和循环再生原理,使其结构在空间上搭配合理,充分发挥种间的互利、互补效应,尽量避免自毒及种间的相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转化固定效率,产出更多的物质和多样性产品,提高土壤肥力,以达到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高利润和社会系统的高效益。

(6)多途径全方位开发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

农用地副产饲用植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糠麸、糟渣、餅粕以及田边地角的野生牧草等。对于植食性家畜来说,饲用潜力最大的一类为秸秆。我国利用秸秆养畜的历史悠久,但由于其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低,消化率不高,所以始终无法取代优良牧草。如表所示,禾谷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仅是混播人工禾草的43.6%,粗脂肪为74.6%,代谢能为82.9%;营养比更是远大于人工牧草。但其无氮浸出物含量和代谢能却明显高于各类天然灌草丛,而粗纤维明显低于天然灌草丛,所以也不算最差的饲用植物。

 秸秆、树叶与人工牧草、天然灌草丛营养含量比较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粗灰分      代谢能      营养比

                                 g/kg           g/kg             g/kg            g/kg               g/kg            MJ/kg

禾谷类秸秆            51.6           17.9           351.5           489.7             89.2            6.96          17.13

混播人工牧草        148.7         25.4           323.5           412.9             89.5            8.40          5.36          

禾本科人工牧草    118.3         24.0           349.8           415.0             92.8            8.57          6.95  

豆科人工牧草        182.6         26.4           307.5           400.9             82.5            8.10          4.23

                       174.8          65.3          171.3           483.9           105.3           8.80          4.64

天然灌草丛             55.8           22.8          513.2            332.8            75.5            4.42         15.6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秸秆的饲用价值和利用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秸秆氨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1985年开始推广,特别是自1987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国际计划开发署与我国政府合作,开展了氨化秸秆的推广试验研究项目,重点突破了氨化处理技术,建立了一套以氨化秸秆为基础日粮的肉牛科学生产体系;从1992年开始实施秸秆养牛示范项目,1995年在全国推行秸秆养牛项目。这些重大举措,使利用秸秆养畜进入了全新时期。目前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牛肉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大有“秸秆型畜牧业”与“牧地型畜牧业”并驾齐驱的态势。上述4省的牛存栏量,1980年占全国的12.8%1993年增至24.1%大约增长了3倍;牛肉产量,由原来的2.6万吨增至105.2万吨,约40倍之多。再如江苏省东海县,1997年比1991年牛存栏数增加2倍,出栏量增加3倍,发展速度甚快。

研究表明, 秸秆经氨化之后,其消化率提高20%,粗蛋白提高100%~150%,代谢能提高30%左右,总营养价值提高1倍。同时,适口性变好;牛和羊对其采食率分别提高20%50%左右。此外,家畜粪便的含N量提高30%,利于土壤有机质和N含量的提高。除氨化外,秸秆青储和微储的效果也很有前途。值得注意的是,秸秆经氨化、微储或青储等处理后,尽管其营养价值有明显提高,能基本满足家畜对蛋白和能量的需要,但总的说来,秸秆能量浓度低,同等干物质所含营养,特别是蛋白含量少,这会造成家畜生长繁殖性能下降,饲料转化效率降低,使饲料严重浪费。因此,在家畜的日粮中应当搭配优良牧草、饼粕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变“秸秆型畜牧业”为“秸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有关研究指出,由于秸秆纤维素含量高,所以在家畜消化道停留时间短,,而影响了消化吸收率,且能量和氮的消化率随着纤维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因此,优良牧草与秸秆同喂,降低了前者的消化率。权衡利弊,为了利用秸秆这一大量资源,并减小只喂秸秆营养不足的弊病,损失一些优良牧草的营养价值在所难免。另外,秸秆只能饲喂较大龄期的牛羊,对于未断奶的犊牛和羔羊应当慎用。

需要指出的是,“秸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只是植食性畜牧业的一种类型,不能因为秸秆养畜的高速发展,而放松“牧地型畜牧业”的发展,更不能代替“牧地型畜牧业”。

林用地副产饲用植物主要有树叶、嫩枝、树皮、果实以及用木材剩余物加工处理而成的叶粉、糖化饲料、水解酵母等新型木本饲料。其中与植食性家畜直接相关且产量巨大的为树叶。在我国,利用木本饲料饲喂家畜的历史虽然很长,但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至今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在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开发。有关研究指出,树叶的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通常高于禾草,其中有些种类可与豆科牧草相媲美。已如表248所示,树叶的粗蛋白显著高于栽培禾草,略低于豆科牧草,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47.8%95.7%,粗脂肪为混播人工牧草的2.6倍,粗纤维却仅为53.0%,无氮浸出物和灰分亦略高于混播人工牧草。此外,在木本饲用植物中,有许多是果树、油料、药材、食品和化工原料等经济植物,有些是庭院绿化、行道树、防护林、用材林或薪炭林等,有的适宜用作防风固沙或水土保持树种,其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这既不影响主产品的效益,又扩大了饲料来源。因此,今后应加强木本饲用植物的综合研究与利用,制定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使木本饲用植物像秸秆利用一样,有个较大的发展。

5.4.2 提高第二性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是提高牧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关键。而家畜饲养系统的优化目的正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

(1) 加快周转,提高出栏率,变头数畜牧业为效益畜牧业

发展植食性畜牧业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畜产品和经济效益,以满足人类对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欲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克服只追求家畜头数增长这个数量指标,忽视出栏率和畜产品产量指标的偏向,将头数畜牧业转变为效益畜牧业。

牧地和饲用植物的载畜能力决定了家畜的饲养数量。在年饲养家畜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加快周转,提高出栏率是增加畜产品产量和产值的主要措施之一。这项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实行这项措施的理论依据有三: (1)符合牧地第一性产物随季节而变化的规律,即在生长季节饲用植物现存量和营养价值高,载畜能力强;枯草季节飼草残存量少,且饲用价值差,载畜能力低。因此,应当根据冷季牧地的载畜能力和储草量决定家畜存栏数,多余者全部出栏。(2)符合家畜的生长特性。因为生物具有趋向成熟的内在动力,故在非成熟阶段的活力较强。因此幼龄家畜的生物学效率高于成年家畜。肉用畜一般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进行屠宰,其生产效益最高。如绵羊的最高生长效率在1~2岁,5岁后生长很慢。实践证明,家畜月龄越小,饲料转化率越高,增重越快,效益越好。实行季节性短期肥育出栏,一般牛为1~2岁;羯羊当年出栏最为合算。(3)据有关研究,目前提倡的季节性畜牧业,基本符合生态学理论中的逻辑斯諦方程,能使牧地达到最大的持续生产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以绵羊为对象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在这项研究中,放牧绵羊的体重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下降,到翌年3月初降至最低点;0~4.5周岁的羯羊,每个暖季平均增重17.5kg,每个冷季平均减重8.1kg,即暖季增重的46.3%于冷季消耗掉了。当年羔羊增长最快,随着年龄增长,增重逐年减小。当年的羯羊和母羊的体重分别为成年羯羊(4.5)和成年母羊(7)48.7%54.4%.;当年羔羊的牧草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比其他年龄段的高1~2倍以上。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母羊的比例,以多产羔,并强度育肥当年出栏;屠宰时间不宜迟于11月中旬,因为每推迟1个月,至少损失6~7/羊;经验表明,季节性畜牧业能使牧地型畜牧业增产3~4倍。由此可见,提高出栏率是减轻家畜对冷季牧地压力,增加畜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的消耗性周转方式,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关键。

(2) 调整畜种结构与畜群结构,增加良种畜比例

畜种结构是在当地历史条件下,依据自然特征、生产和生活需要形成的。合理的畜种结构要求不同畜种的比例合理,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社会的需要,生产和经济效益最高。在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域畜种结构有所不同。调整畜种结构既要重视畜牧业生产历史与现状,又要依据目前市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既要遵循家畜的生态特性和地理分布规律;又要坚持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

畜群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畜群的更新周转和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畜群结构,是为了对家畜进行科学饲养,保持合理周转,加快繁殖,扩大再生产,增加畜产品产量。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优化畜群结构的重点是提高适龄母畜的比重,保持合理的公母比例,降低畜群的年龄。

家畜品种的优劣对饲料转化率和个体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良种畜和改良畜的比例是畜牧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原有生产效率低、质量差的原始品种改良为优良品种。牧地的生产效率(产出/投入)是衡量其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甘肃草原生态所任继周先生提出,牧地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活性一致”的原则,即在一个牧地生态系统内,主要家畜和主要饲用植物的活性类型应相匹配。依据效率的生物学活性,可将生物分为活性、惰性和中性3类。活性生物对环境敏感,给以投入后,反应较灵敏,转化率高。由活性牧草构成的人工草牧地,放牧活性高的良种畜,其生产效率就高。如果仍放牧低产家畜,尽管是高产牧地,其效率也不会高;同样,在劣质低产牧地上,放牧优良畜种,亦表现不出其高产性能。因此,在大力开发人工草牧地的同时,必须与之相适应,增加优良畜种的比例。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64-447027.html

上一篇:食物相克表析-果品篇与蔬菜篇
下一篇:朱鎔基言之有理-----对高房价的感悟(1)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