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钢铁的奥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werlight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博文

写论文写出的感受

已有 5340 次阅读 2009-3-24 16:5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论文, 文献, 学术报告

        近来应朋友的邀请,写一篇关于中国钢铁渣增值利用方面的综述。这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尽管我曾经写了一本《钢铁冶金的环保与节能》的教材,在写这本教材的时候看了不少文献,但是这次是参加国际会议,而且是邀请报告,不得不认真对待。现在查文献方便了,在电脑上可以查阅全国的资料。但是越是新的资料可利用的信息越少,越是领导挂名的论文,内容越简洁。有的文章数据来源不明,或是隐去历史真相,让你弄不明白真相。有的单位为了报奖,在报奖材料中故意把竞争对手的指标写得很低,你如果相信他,你就错了。追溯下去,读到几篇80年代的论文,例如武钢钢渣场的,武钢职工大学的,还有济钢的作者,论文虽然没有很高深的理论,但是数据详实,实事求是,纵向对比一下,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技术,1999年的论文绝不比1981年的论文有价值。可悲啊,那么多“科技进步奖”,起了什么作用呢?炉渣处理领域几项所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都能在国外的专利中找到原型。早期的论文中还有提到,这是买了某国实验室规模的专利,在研究消化的基础上自己开发出来的工业化技术。到后来,外国专利一事就被隐去了。如果不做深入调研,你就去吹吧,会有人耻笑的。还有一个问题,中文论文的英语题目和摘要用词不专业甚至错误,严重影响论文的传播。例如“高炉水渣处理新技术(S G-M T C法)在首钢3号高炉的开发应用”一文,把高炉(Blast Furnace)望文生义地译成“high furnace”,把炉渣(slag)译成煤灰、灰烬(cinder)。冶金专业的学生切忌不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专业词搞错。
        还想起宝钢的学术年会上一位女性部门领导用汉语作环保监测方面的专业报告,底下有人逐句翻译成英语。外语不流利,也还可以谅解。问题是30多分钟的报告,见不到一个有具体数据的图表,通篇空泛的大话,没有什么信息含量,好在听众们的忍耐力极强,呜呼。另有某院长(可不是一般的大学院长啊)在两次国际研讨会上用的ppt是如此的相同以至于底下外国的听众记起了上次他的演讲就是这一个稿子!不知道中国人都在忙什么,如果忙到这种地步,你就不必亲自作报告了么,省出时间给真正的学者和专家讲讲,岂不更显大家风范?
        做学问要认真。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26-222274.html


下一篇:需要回炉处理的博士论文

2 向峥嵘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