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的特点是:记事。
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其实看诗经,大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内心思想。
例如《硕鼠》《伐檀》以及《氓之蚩蚩》。当然也有叙事不明显的。
2
唐诗的特点是:风情。
所谓风,是写自然,写祖国山河。例如礼拜的庐山诗。
所谓情,是写内心感情。其中一个直白的表现,就是写酒。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说李白的诗就是酒诗。杜甫说他是“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的诗也有不少酒气,例如“潦倒新停浊酒杯”。“白日放歌须纵酒”
当然在唐诗中也有叙事,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还有〈兵车行〉、〈北征〉。
3
宋诗的特点是:哲理。
最典型的是朱熹,几乎纯是哲理。例如
1)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徊徘。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春日
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其次典型的是苏轼。例如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诗有哲理,词里面也是。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充满了疑问和困惑。
而李白就没有这么多的困惑,李白直截了当的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且他把月亮看得无情无性,不象宋朝人,自己爱思考,让自然界也充满思考。注意苏轼是说,“问青天”。可见人生的困惑不是靠人类自己回答,而是靠自然界来回答。这和宋朝人注重格物致知很一致。
再一个典型是王安石,
“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还不算哲理,那么,其它哲理就味道太浓了。例如
1)元日
(是讲革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飞来峰
(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和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对照)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仅这些名家讲哲理,大多诗家都讲哲理。例如
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就连陆游多情与爱国,也充满了哲理,不必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哲理方面有“书上读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工夫在诗外”等。即使爱国诗,也充满哲理,例如“死去原知万事空”
岳飞的诗也有哲理,例如“好山好水看不足”。
4
唐诗中的哲理初步。
唐诗虽然主要写风情,但是已经有一点哲理,例如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而真正的哲理是王维的诗,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而最意味深长的是“坐看风云起,行向路尽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3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