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分享2016年的几个生物医学研究思路 精选

已有 7600 次阅读 2016-5-16 10:03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生物医学研究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差。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当今科学研究评价模式,大家注重关注度,不重视科学的本质,强调的新闻性和轰动效应,学术交流只强调创新,忽视问题和不足。另外一个就是在研究思路层面过于含蓄,大家总是希望能最后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忽视早期研究的思路的交流和充分讨论。我个人比较喜欢分享研究思路,包括我们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能给某些寻找研究思路的青年人提供一些帮助和方便。思路有风险,使用要慎重!

一、低氧治疗线粒体病。

这个研究存在范式转换,要把线粒体作为解除氧气毒性工具看待,而不是能量提供的手段,因为线粒体功能不足,所以正常的氧气就存在毒性,那么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尤其是线粒体功能下降的疾病,给呼吸氧气或增加血流的方法可能就存在风险,或许用低氧能对许多线粒体功能不足的疾病是一种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有些疾病适合到高原低氧地区去生存。具体那些疾病,可能有肥胖、糖尿病和衰老。这个研究有一些难度,风险比较大,一旦成功,可以打开一个大门。

二、喜树碱抗炎症。

喜树碱是一种抗癌症药物,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对抗炎症的作用过去并不了解,最近学者发现小剂量的喜树碱具有抗炎症的作用,抗炎症意味着对许多炎症相关疾病的理想治疗和预防效果。那么用小剂量喜树碱作为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和癌症预防的工具,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这个抗炎症的作用仍然需要继续确认,因为去年曾经有学者发现抗艾滋病的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炎症作用,但是似乎没有后续研究,现在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水分越来越大,这也是大家都清楚的,我们不能不相信别人,但也不能过去盲目相信别人,需要自己亲自证明,拿到更确定的证据。研究发现喜树具有抗脓毒症的作用,那么脓毒症相关疾病如急性放射病、芥子气中毒、减压病、黄热病、烧伤休克等都可以看过来。据说喜树附近居住的居民长寿,或许是因为这种物质的抗炎症,从而产生抗衰老的作用。喜树花会不会成为保健品和保健食品。

三、(2R,6R)-hydroxynorketamine

最近研究发现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分子基础是(2R,6R)-hydroxynorketamine,后者是氯胺酮体讷代谢产物。因为氯胺酮是NMDA阻断剂,过去研究一般会从这个受体出发。但最新研究发现这个药物抗抑郁的作用不是通过NMDA阻断剂,而是通过(2R,6R)-hydroxynorketamine,而且同时克服了治疗的副作用。这意味着这种代谢物本身将来会成为抗抑郁的重要分子。过去发现许多抗抑郁药物都具有抗痴呆的作用,这个分子是否也具有这样的作用。那么这种分子应该可以作为对抗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药物进行研究(快申请专利)。

四、内源性抗氧化诱导剂:锂

人和动物体内存在一套内源性抗氧化系统,这个系统的总开关是Nrf2,只要激活这个分子,细胞内就会产生一系列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例如SOD、谷胱甘肽、HO-1等等。过去人们知道一种天然的有机物萝卜硫素是最强的激活物,所以认为含有这种物质的蔬菜被认为是好的抗癌食品,比较有名的就是西兰花和甘蓝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最新发现的强效刺激物原来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锂盐。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GSK-3(糖原合成酶激酶3),是锂促进Nrf2的关键分子,在果蝇实验中发现这种盐具有延长动物寿命的作用。当然我们如果也研究长寿,就显得不够高大了。我们可以研究抗癌症可以研究对抗各种氧化炎症相关的疾病。你懂的。

五、仙气

我其实是说氙,这种空气中就存在的惰性气体,这种气体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因为副作用小而受到临床麻醉学者的青睐,但是因为价格太高而没有广泛使用。最近有研究发现这种气体可能是一种人体低氧诱导剂,那么有可能会成为运动员兴奋剂。安全的兴奋剂!我对这个气体产生兴趣不是因为其作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气体带来的研究方法的进步,尤其是对生物分子功能影响模式的进步。这个气体或许会成为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理想工具。从研究角度,利用这个分子的理想生物安全性,可以开展多种疾病保护的研究。别说我没有告诉你。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977545.html

上一篇:发表压力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下一篇:点评“点评:发表中国生物医学领域SCI论文的‘大户’”

14 蔡小宁 张南希 尹元 王从彦 魏焱明 唐小卿 王永耀 孙瑜隆 周熠 wqhwqh333 guhanxian ZYHDZ shenlu smart0ar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