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7 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点】

已有 1401 次阅读 2022-12-7 20:02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体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7 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点】

---学导式创新方式强化学校教师团队建设(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而作)【初稿】

  1、学导式基本定义:[参见学导式创新体系基本理念要点1]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参见基本理念要点 23、学导式变教为导对教师的期望]

 【学导引导】[参见:基本理念要点; 23、学导式变教为导对教师的期望]

 3、学导式创新方式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领导班子在工作中班子集体以身作则,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位  相互监督。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步落实。==领导班子集体敬业爱岗,锐意创新,甘于奉献,宽厚团结。时时处处一身正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阳光向上。坚持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教师。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构建温馨平安的新校园。==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中层以上干部的分管负责制。领导班子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指导协调能力;潜心研究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崭新的教育理念,紧紧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改革中求变。在守正中创新,正心、正身,正言、正行。用先进的理念领航学校。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名师团队。创新优质的学校品牌。==学校领导班子经常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例如,校长以校为家,天天坚持开展“每日一课”推门课的听评课活动。情系师生率先垂范,聚焦课堂,精准施策,为促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积极开展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与研究,只有不断的培训与研究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创新。2】指导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经验,促进教师茁壮成长:稳扎稳打,深耕细作,资源共享。3】考核校本研修活动。依据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落实双减的原则。通过无生展示、专题研讨等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研讨   4】加强校本研究—编写出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用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对父母要尽孝,通过孝德讲堂关注学生与父母,家人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明确孝道是一个人能在社会立足的重要标志。6】不同学科成立各自的学科教学研究会,共同探讨,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保证教学设计扎实、高效。教学内容精准分析。聚力剖析教学重点。共同探讨学生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点。容易混淆。和出现的难点。7】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骨干引领,勤劳教学,善于研究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优质生,补助差等生。抓住两头促中间。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例如,语文学科研讨 交流,倡导大单元整体设计,作业设计 开展反馈。 5】提高复习考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参见: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基本理念要点40 学导式以改革考试为导向

  6、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认真开展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加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例如,建设好劳动实验基地、改建标准的足球场;开展课外阅读。在学校的大厅设立图书角。摆放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各样新书,优秀读物  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幅度提升。==本文在此处仅用课外活动组建的少年军校,以军建体的军旅校园生活为例。==少年军校彰显出军旅文化氛围和爱国主义基调。==教师们开发出军体拳、旗语操、刺杀操、武术操。开展了线上线下的课间操。打磨学生的硬骨头精神;举行军事运动会,比赛匍匐前进,保卫红旗集体登岛等项目。让学生们娇弱的身躯得到锤炼,让集体主义精神快快乐乐发出光芒。这样,军歌在课前唱响,军舞在节日展示,军民腰鼓震慑乾坤。学生欢快的快板表演激动人心……与此同时,在课堂内外,进行生命教育,在挫折中进行生命教育,在诗歌中、在音乐中进行生命教育。音乐的声音丝丝入扣,滋润万物细无声---热爱生命,唤醒灵魂,寻求生命的真谛。    7、“四有”教师用学导式自觉践行“四有”标准参见: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基本理念要点=23学导式变教为导对教师的期望

8、结束语  学导式“四有”教师团队用好学导式创新方式,全国各地广泛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班子,一群好老师,成就一所好学校。设立本校的名师工作室,开展首席教师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评价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5037字符】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251-1366961.html

上一篇:6 学导式创新教学使学生成才家庭幸福有助于办好人民满意、国家需要的教育
下一篇:8学导式提升五元智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校长队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