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书赠参加长春会议学者

已有 2333 次阅读 2019-7-20 07:05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书赠参加长春会议学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7月20日发布(第21964篇)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定于2019721-25日在长春举办传承与创新: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721,与会者报到。722举办传承与创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暨丁则民学术思想研讨会72324日举办传承与创新:移民、族裔与美利坚文明学术研讨会25日部分代表座谈,探讨中美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了缅怀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刘绪贻先生的为人为学,笔者将保存至今的一百多本《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免费赠送与会学者,与会学者的单位如欲收藏此书,经登记后也将在会上获赠。所赠书籍已通过顺丰快递寄达东北师大历史学院611收到,会议筹备组,妥为保存。会议在即,请与会学者及早和秘书组联系届时取书,该书赠完为止。

 

************************************

参加长春会议学者将免费获赠《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6月17日发布(第21812篇)

20034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一书,目前市面已经很难找到。该书由黄安年、任东来、杨玉圣主编,杨玉圣先生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本书从学术论文成果的角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发展,也是部分老中青三代同仁献给刘绪贻先生九十岁生日的学术蛋糕,收录了30位美国问题研究者的31篇文章,其中包括刘绪贻、杨生茂、刘祚昌、邓蜀生、罗荣渠、汪熙、资中筠等资深学者的文章,也有李剑鸣、金灿荣、梁茂信、任东来、时殷弘、王希、王旭、王立新、王晓德、韩铁、满運龙、周祥森、牛可、赵梅、杨玉圣等后起之秀的新作。还有张友伦、齐文颖、王缉思、陶文钊、李世洞、余志森、李存训、黄安年等学者的力作。全书共63万字,727页。

  722,将于长春举行纪念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会议,为了缅怀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刘绪贻先生的为人为学,笔者将保存至今的一百多本《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免费赠送与会学者,与会学者的单位如欲收藏此书,经登记后也将在会上获赠。所赠书籍已通过顺丰快递寄达东北师大历史学院611收到,会议筹备组,妥为保存。请与会学者及早和秘书组联系届时取书,该书赠完为止。

***************************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

 

黄安年文 2007312

 

(按:《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黄安年 任东来 杨玉圣辑),20061230首发在学术交流网美国著作提要栏目,本文附有封面页照片)

***********************************************8

 

书名: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主编:     黄安年 任东来杨玉圣

封面设计:       

出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4月第1

字数:     629000

页码:      727

开本:     850X1168  1/32

印刷:     河北涿州市新华印刷厂

印数:      10000

ISBN     7-220-80083-663-0/D·639

定价:     35.00

经销:     新华书店

 

提要:

 

本书从学术论文成果的角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发展,也是老中青三代同仁献给刘绪贻先生九十岁生日的学术蛋糕,收录了30位美国问题研究者的31篇文章,其中包括刘绪贻、杨生茂、刘祚昌、邓蜀生、罗荣渠、汪熙、资中筠等资深学者的文章,也有李剑鸣、王希、任东来、王立新等后起之秀的新作。杨玉圣主编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编者前言

 

2003513,将是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

刘绪贻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老一辈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以来,先生老当益壮,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学科规划、队伍组织、人才培养、著书立说、翻译介绍等诸方面,贡献彰著,德高望重。为此,吾等联络学界同道友好,组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以表达我们对刘先生的由衷祝贺之忱。

在我们看来,编辑和出版学术文集是对学者学术生涯的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古今中外,大都如此。以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史学界为例,每当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到了一定的年龄(如70岁、80岁等)或从终身教职主动退休时,往往都会有其学生或同道编辑出版一册学术水平很高的专题性文集,既表达对该学者学术成就的承认和敬重,也表示同仁们的学术情谊与合作精神。

反观我国史学界,虽说也曾为少数前辈学者出过类似的学术专集,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尽如人意。以我国美国史研究界为例,尽管老中青学者人才济济,但这一方面的工作似乎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迄今为止,只有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编辑过《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本来,在学术传统上,国人一向尊师重教,讲究师道尊严,可惜这种好的作法后来却逐渐式微了。近些年来,情况虽有所好转,但还远远不够。如何从学术界自身开始、然后扩而大之到全社会都真正养成尊重学术、尊重学者的环境和风气,依然任重道远。如今我们之组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一书,也是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具体而微地推进此一工作。

与国外学者通常比较重视学者文集不同,我国的学术界和出版界似乎对单卷本或多卷本的专著更加重视,而对于学术文集(无论个人文集还是多人专题文集)大都有一些抵拒心理甚至是排斥的态度,所以后者的编辑与出版往往面临更多的难处。事实上,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文集由于议题集中、主题明确、水分较少,反而可能比大部分所谓的专著更有学术价值。某些以较长时段为选择范围,从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中精心选择出来的学术论文合集,可以说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领域甚至是某一学科的前沿水平和发展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编辑与出版,能够向学术界和读书界证明:高水准的学术文集有着确凿无疑的存在价值、出版价值与购藏价值。

1980年起,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曾编辑过4种美国史论文集(分别由三联书店、东方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但它们基本上是研究会年会的论文专集,在时间跨度、主题综合性和研究深度上均受到一定的局限。198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杨生茂先生、林静芬先生选编的《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这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一种长时间跨度、综合性的美国史论文选集,它为同行和读者提供了很大的阅读便利。可惜,类似的选本以后即再也没有编辑出版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不论是作为世界史研究的一部分还是作为美国研究的分支,都率先进入学科重建、科际整合、学术创新的新时期,其长足进步和迅速发展与刘绪贻、杨生茂、黄绍湘、刘祚昌、罗荣渠、汪熙、丁则民、邓蜀生等老一辈美国研究专家的身体力行及其卓越成就密不可分。尽管像其他一些基础性学科一样,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今天依然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与严峻挑战,但二十多年来,无论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还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美国史研究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和巨大业绩都是有目共睹、世所公认的。特别是在以论文为主要载体的学术创新研究方面,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深度广度、文献资料发掘运用,还是研究课题的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的探索尝试,与过去相比,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书从学术论文这个基本的成果层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发展,就此意义而言,也可以说是上述《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的姊妹篇。

就私愿而言,我们不仅希望本书是老中青三代同仁奉献给刘绪贻先生九十岁生日的学术蛋糕,而且也希望本书能成为系统反映有关我国美国史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还希望它能成为便利广大读者了解美国、理解美国、进而推进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的一个理想读本。

我们热切期待着来自学界师友与读者的学术批评与交流。

黄安年 任东来 杨玉圣

2002826

 

 

编者前言

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 …………………张友伦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

——1989年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      …………李剑鸣

何谓美国历史?

——围绕《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引起的辩论………………………     …… 

思想·意识形态·语言

——共和修正派与美国思想史学…………………………………………    满运龙

论美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罗荣渠

论美国强盛之道…………………………………………………………………………资中筠

《五月花公约》考实……………………………………………………………………李世洞

 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观透析……………………………………………………………周祥森

略论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刘祚昌

《独立宣言》是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吗?………………………………………齐文颖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梁茂信

论美国的合作自由主义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罗斯福新政初期…………………………………   

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论界与罗斯福新政…………………………   杨玉圣

逆城市化论质疑…………………………………………………………………… 

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邓蜀生

论美国的移民文化

——美国文化多元性成因的一种解释……………………………………………  余志森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政治-文化分裂与美国政局演变………………………………………………    金灿荣

试论威廉·阿普顿·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 杨生茂

美国白人使命观的历史和文化起源………………………………………………王晓德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

——20世纪20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王立新

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次考验

——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东亚的影响(1934-1937…………………………     

1934-1936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任东来

1946年《中美商约》

——对美国战后对华政策经济因素的个案研究…………………………………  陶文钊

与复杂局势相违的简单化政策

——论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   时殷弘

跨政府关系与台湾工业化

——论台湾发展中的美国因素      ………………………………………… 

究竟是承认还是认识到

——就中美上海公报中的一个史实问题答罗志田先生……     ……… 黄安年

高处不胜寒

——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初探…………………………………     ………王缉思

八十九岁断想………………………………………………………………………  刘绪贻

刘绪贻先生的学术道路……………………………………………………    ………李存训

刘绪贻教授主要论著目录

编后记

 

编后记

刘绪贻先生是我们一向敬重的学界前辈,特别是他勇于追求学术真理、敢于学术创新、热心学术公益、不断开拓进取的学人精神,在学界内外,有口皆碑。《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的编辑与出版,不仅是为了向刘先生九十华诞献上一份学术蛋糕,而且也是为了表彰和光大刘先生的道德文章及其学人精神。

在这里,我们要真诚感谢本书各位作者的热情支持与通力合作,特别要感谢同样是美国史研究前辈学者的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祚昌先生、复旦大学教授汪熙先生、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先生等,慷慨为本书赐稿。已故北大教授罗荣渠先生生前为刘绪贻先生志同道合的友人,征得周颖如女士同意,将罗先生大作《论美国史与中美关系史研究》收入本书。

本书之能够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和该社社长祝立明先生。在学术著作出版依然艰难如故的今天,要不是祝先生鼎力支持,那么,本书的出版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祝先生热心学术、关怀学术的大度情怀,我们深表钦佩!

受编者之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生于展、张灵灵、李秀英、孙洁琼、胡群英、兰教材、苏麓垒,曾协助阅读本书清样,贡献良多,谨此一并说明并志谢。

作为编者,我们虽然已付诸最大努力,但因时间仓促,且学术视界与能力有限,加之篇幅限制等技术原因,故本书难免沧海遗珠之憾,特此说明,并请读者朋友见谅。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为学界晚辈,我们谨向刘绪贻先生再次表达由衷的贺忱与敬意!

2002925

黄安年 任东来 杨玉圣

 

说明:

*本书的策划和编辑是杨玉圣。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著作提要/20061230首发

下面的附图为本书的封面页。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18.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85370.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190296.html

上一篇:个人纸媒文章编号GWH001-065(书籍版)目录完成
下一篇:致关注博文的读者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