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为4000万装修出的危房买单
李宗彦
花了4000万,最后竟然装修成摇摇欲坠的危房,这也许是很好的电影剧本素材,只有想象力丰富的编剧才能想到。可是,它的确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据报道,2010年,海南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在装修过程中,由于使用过重的钢结构和大理石等材料,大楼主体出现倾斜,成为危房。(《中国青年报》6月26日)
不妨大胆猜测此事的进展,如果不产生大的舆论反应影响,此事很可能悄悄归于风平浪静,像从来不曾发生过。如果有舆论压力,可能会有个别人员被处理。最重要的是,三亚中院很快会再建栋办公楼。事实上,最后一点已经得到证实,三亚市规划委员会已同意三亚中院择址另建新楼。真是“仔花爷钱不心疼”,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随意使用。4000万装修出的危房,最终还是要由老百姓来买单。
“政府犯错,百姓买单”,显然有失公平正义,人应该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后果,政府和个人都是如此。对于政府来说,一旦权力和责任分离,可以只犯错误,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必然会造成权力的恶性膨胀。今天三亚的事结束了,明天后天哪里又会冒出桥垮了、楼塌了,陷入“错了再改,改了再错,就是改不了”的怪圈。
要想终结这个怪圈,从根本上遏止此类现象,就必须让权力和责任对等,有效约束公权力的行使,让相关责任人在4000万装修出的危房上付出代价。
对症下药的关键是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让问责制度覆盖公权力运行的每个领域的每个环节,装修计划在施工开始后还屡屡改动,工程实际花费4000多万是原预算1800万的两倍还多。这些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集体决策的也要追究决策集体的责任,避免有的领导打着集体决策的幌子为所欲为,使集体决策沦为无人负责。
建立执行问责制度,约束公权力,其前提都是公开。没有公开,就没有真正持久的公正公平。三亚市规划委员会已批准中院另建办公楼,危房办公楼问题却事实上处在搁置中。从中感受到的分明是相关部门避重就轻,把公权力退化成私底下的游戏。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唯有公开,才能让公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行使,杜绝老百姓屡屡为这种4000万装修出的危房买单的现象。
但愿以后4000万装修出危房的故事真的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再出现在现实中。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2/0626/05/84TBSNU00001124J.html
(20120627《德州晚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30 0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