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中不断在争论的话题,但是我们其实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清楚,尤其是他们背后的发生机制。很多的时候,我们是依赖于我们对于素质这两个字的理解,如果学生有我们认为的素质,那就是素质教育,如果不是,那就是应试教育。
很多人,包括当下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官员们,认为学生学的越多,那么素质教育的程度就会越大。当然,这是错误的。
虽然说,素质的一个很显然的方面,的确是要会很多的道理,但是最根本的依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动机,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善的。
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的东西自然就会快,学的自然就会广,并且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会具有深度。
但是反过来却不行,以为学的东西多了,就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劣质的量变导致质变的观念在作祟。传统的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虽然可嘉,但是这不是一个科学的观念,而且实际上非常荒谬。
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教育,都是学生要学习一定的知识,比如语文、英语、数学等等。应试教育的关键在于我们更多的关注学习的成果,比如成绩。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我们不仅要看到成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方法。
那么是谁控制了我们对于学习的注意点呢?自然是老师。
我一直在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老师水平不够,这是解决教育问题困境的根本。最近,教育部的官员们似乎意识到这个问题,既开始了全国的师资培训,又开始了教师资格考试,太高教师职业入职的门槛。
很可惜,只能说效果不会太好。
治病不仅要输入营养,更要把烂坏的组织清理掉。
工作后,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我也一直在从事教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国大学虽然有师范专业,但是实际上都是滥竽充数,都是附属与专业学习的,师范技能的培训不过是点到为止而已。
我一直都不明白,学生自己在学习的时候都没有学好,他们怎么有能力教好别人呢?他们没有学好,其实就是他们自己根本没有明白学习是怎么回事情。虽然他们来到大学后,对于知识的理解加深了,但是他们依然没有明白学习是怎么回事情啊!
中国的中小学到处充斥着这种只会讲知识,但是却不会学习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自然只能是应试教育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4-2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