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谈创新的前提是自由的思考和对于现有知识的质疑和批判 精选

已有 7263 次阅读 2022-3-25 11:27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这几年,创新成为了一个中国科学界非常时髦的词汇,顺带着连它的亲戚“创业”也被带动了起来。面对国外的各种质疑和非难,创造独立自主的国家科技体系的确正在成为当下中国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得世界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同时,长期的太平时光也使得一些人心思浮动。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在过去的二十年,我们的确看到了进步。大量的文章被发表,很多的领域被填补空白,甚至参与很多领域的研究,开始引领一些领域的发展。但是一些有识之士也的确开始意识到,虽然这些发展看起来很好,但是不管是科学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虚浮的研究太多,实打实有用的工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比如自然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不是能不能获奖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有资格获奖的问题。当下的中国科学奖,有资格获奖的科学家,按照较低的水平来看也恐怕超不多10个。而在技术领域,前沿的有实用价值的工作一直不足。

    我们把问题归于创新不足。但是在我看来,这两个事情完全是同义词。没有最好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不足难道不是一个事情么?当我们谈到创新的时候,为什么不谈最好的研究工作呢?对于当下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来说,大部分人应该和最好的研究工作是完全无关的。所以我们很少谈最好的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可以谈创新,可以看成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在我看来,谈创新这个词语本质上是一种鸵鸟心态。要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什么是最好的研究工作。你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工作,真的和你基金申请中说的那么好么?什么是最好的研究工作呢?你的研究领域最好的工作是谁做出来的呢?当下的时刻,谁在引领这个领域的发展呢?为什么不是你做出最好的工作呢?你做的工作价值在哪里呢?如果没有什么价值,你为什么做它呢?为什么你的研究领域需要被支持呢?这个领域真的有意义么?

    如果中国每年都会拿到诺贝尔科学奖,很显然中国科学家在做有创新的研究。没有拿到各种有价值的奖项,就说明大部分的研究实际上是扯淡。创新是一个结果,是对现实结果的评价,它不是原因。

     所以谈创新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进步,来自于自由的思考和对于现有知识的质疑和批判。这些才是原因。不谈原因谈结果,是一种愚昧的表现。没有自由,我们只可能按照别人规定的方向前进。没有自由,我们只会把别人的言论摆放在神坛之上。没有质疑和批判,就不会出现新的思考角度,创新自然无从谈起。

    当然,这里的质疑不是民科式的否定。科学理论自从它被承认开始,就必然有它合理的成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会不断的对这些给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让他们完全承认一些事情是不容易的。但是这不是意味着,现有的结论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最聪明的头脑,也无法完全看到自然的全部本质。现有的理论一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找到问题,这道求解问题的途径,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勇气。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是在过去已经被许多大科学家所认可的结论上发现问题。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是在还没有搞清楚的事情上取得新的确定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着大量的超级的大脑。他们在审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思考求解问题的新思路,从而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创新的确是个人自由、质疑、批评、勇敢的产物。但是,它也是整个时代的最聪明的大脑不断在质疑、批评的产物。科学的完全个人观是非常错误的。但是它的推动的确不是什么大工程的产物。当这些最聪明的大脑开始开动的时候,新的成果自然就会不断的呈现出来。每一个大脑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这是科技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正是需要自由、质疑和批评的根本原因。

    仅仅谈创新是没有意义的。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中的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地放开自己,融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大脑世界之中。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1330996.html

上一篇:国足上次进入世界杯快过去二十年了
下一篇:上帝把卡诺赐予了法国,但是卡诺在3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

19 张学文 黄永义 檀成龙 郑永军 焦飞 谌群芳 冯兆东 张俊鹏 曹俊兴 晏成和 朱林 农绍庄 姚伟 黄河宁 陈新平 左小超 牛凤岐 孙颉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