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好处。
人,无利而不往。所不同者,虽皆为利,所重不同也。
利分三种,眼前的,随后的,将来的。
三种利益不是截然分开的,任何具体的利益都含有这三种成分,只不过比重不同。
一百个人中,90个最重视眼前的利益,9个最重视随后的利益,1个最重视未来的利益。
眼前的利益最能看得见,所以众人争相得之;
随后的利益才刚刚出现,只有不多的人才能看到,从而捷足先登;
未来的利益却没有预兆,只有极少的人才能感受到,而且难以取得。
重视眼前的利益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质基础;
重视随后的利益能够左右逢源;
重视未来的利益可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不战而胜。
一方面,三种利益都非常重要,都需要兼顾;
另一方面,未来的利益最为重要
但是人性贪婪,眼前的利益最与个人相关,所以最重眼前的利益的人最多。
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随后的利益和未来的利益就很难顾及,而所有的人就会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好的制度就是维持重视三种利益的人的数量在合理的比例,并且产生更多的重视未来利益的人。
未来的利益存在于我们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之中,而产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容易,除了开放的生活空间,没有其它的途径。
重视未来利益的人,就会更能够把握眼前的利益和随后的利益。
而重视眼前利益的人,却根本看不见随后的和未来的利益。
所有的行业之中,只有教育和科学研究最重视未来的利益,最直接和未来的利益有关,并且产生能够把握住未来利益的人。
把握未来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的失落就是利益的失落。把握不住未来的利益,我们不会拥有安全感,只能把握眼前的利益也只能让我们蒙蔽神智,像狗一样活着。
眼前的利益往往与未来的利益无关,因为未来的利益在孕育之中,任何自以为是的人都看不见它。只有坚持教育和科学的真谛,我们方可得到未来的利益。辩证的世界奥妙无穷,简单化的理解是愚蠢的,所以老子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教育和科学的失落,终归会让我们失去所有。而教育与科学的回归,是今天最终要的事情。教育和科学重视的是未来的利益,所以不能用眼前的利益得失来判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7 1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