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是学术独立还是学术附庸?

已有 4753 次阅读 2008-8-22 10:35 |个人分类:是问居|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今天谈的话题几乎是中国所有人都在回避的话题,因为这样的话题几乎伤了所有人的心,关联到了每个人,也包括我自己。对待这样的话题,几乎每个做学术的或者与学术有关的人的内心都是非常矛盾的。就像看到中国奥运得了很多金牌但是我们都清楚我们依然不是体育强国一样。

        无论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争,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还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学术裸奔,等等,所以这些与学术相关的事情的根本就在于我们的学术是自主独立的还是他人的附庸?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由国界的,科学家拿得钱都是本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说只是天天叫嚣着纯粹的为学术,是不是有几分可笑?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年挣几个子,而我们的学术却难以为他们争光,是不是有几分可悲?

        学术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做,做出来的结果也为所有国家的人共享。就像奥运会,任何项目任何国家的运动员都是有资格参加的。但是运动员是有国界的,取得的最高的成就虽然属于全人类,但也更彰显了运动员所属国家的荣耀,会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非常快乐。这些天,中国的运动员创造了很多佳绩,我身边的人都很快乐,中国的老百姓都很快乐,像过节一样,所以对于中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我由衷的敬佩和尊重,对于他们带给国人的快乐和自豪我更加敬佩和尊重!但是我们的学术呢?

         学术独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做学术的人和做学术的机构是独立地从事学术研究,有的人做理论研究,有的人做应用研究;另一方面,作出原初性的学术成就。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只有独立的开展学术研究,才可能首先发现重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规律;能够做出原初性的学术成就也必然会有更多的学术独立。而第一方面的学术独立更为重要,是根本。

        与此相反,学术附庸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术没有独立性,附属于政治,也附属于经济,政治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经济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只能跟着别的国家的研究的后屁股跑,凑热闹。这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的,学术没有独立性,就只能跟着别人转,跟着别人转久了,自然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所以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没有诺贝尔奖,为什么会出现学术裸奔等等,因为我们的学术不独立,我们的学术是附庸。

        中国的老百姓花了这么多钱,要看到的就是这个结果么?可怜的是我们的老百姓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些!

         为什么我们会成为学术附庸?

         1. 就像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学术独立决定着原初性的学术成就,有多大的学术独立就会有多大的原初性的学术成就。但是我们的领导者往往喜欢反过来想问题,你做出了多大的学术成就我就给你多大的学术独立,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学术成就该如何判定。当年,法拉第跟戴维做学术的时候,戴维告诫他说:“科学是刻薄的妇人,你即使做了很多很多,可能也没有回报,你愿意做么?”但是我们的领导者好像比科学更刻薄。

         2. 以文章数量和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来对于科学家进行评价的评价制度。所有的文章包括“nature”和“science”在内虽然能够对文章档次进行粗略的分类,但是都难以对原初性的学术进行完全的评价,而且只要是正式的刊物进行分类也意义不大。关键的是这样的评价制度,直接导致学者更多的去做别人的东西,因为这样做文章更容易,没有心思去探索原初性的想法是否有意义。

         3. 学者的选择更加透着无奈。坚持自己志趣的在现实面前很难在坚持。有的科学家甚至跳楼自杀了 ,就不说了。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制度包括领导制度和评价制度对于学者和科学家是不信任的,更多是从学者和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里获得功绩。看着那些网站上大谈某某科学家作出某某成绩,发表在某某刊物上,好像那些成绩就是他们做出来的一样,还能说什么呢?

         本质不同的东西,往往在表面上是一模一样的。世界对待人类是残酷的,正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真的就能看明白么?看明白了我们又能去做什么呢?无论是谁,有多大的本事,看看我们路边的老百姓吧,面对着他们一张张期待的脸,你的内心真的什么触动都没有么?

        让我们学会信任吧!让我们一起建立一个相互督促,相互信任的机制吧!否则我们永远都是学术的附庸,他人的笑柄而已。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35742.html

上一篇:我的大学
下一篇:论道(1):述而不作

2 青水洋 XY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