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我为什么不同意我的学生去客座 精选

已有 20036 次阅读 2017-7-20 17:45 |个人分类:学术视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研, 客座

客座研究生通常是中科院和国内牛的大学课题组接收的外校研究生,以项目组织的方式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说白了就是别人出人,接收单位出钱完成接收单位的项目。这种情况发生通常有两个先决条件:(1)接收课题组项目多,干活的人少,或者是课题组之间的朋友关系,这个中科院的情况较多;(2)放行课题组没项目,研究生多,管理散漫,常见于一般大学的课题组。这两天我的一个合作带的研究生(向本院一个好朋友要的),跟我发信息,想去联系一个联培单位,趁我在英国学习期间去锻炼一下,顺便联系一下读博的问题。我这个学生总体来讲,我是比较满意的,踏实,肯干,重要的是有一股上进的劲。我想了一下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有的也许会说,你这样会耽误人家的前途。什么是前途?是对自己暂时有利的就是前途,不利的就是陷阱?如果是这样,我还真是做了一回大大的陷阱,我这个陷阱是要让他明白,学术研究需要的是坚持而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过家家。如果是因为这一次放行,让他觉得赶时髦博名声可以获得的更多,那岂不是更糟。我还有以下几个考虑:

1)我的情况不符合第二个条件

他是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在我的眼里,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生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徒弟,就像传统艺术相声里面的师傅跟徒弟的关系。我是要将我所学的,毫无保留的教给他,我是要让他成为我所学的继承人(这个词不好,但我想不出别的词替代),而不是别人课题组的嫁衣。虽然我在刚入职的时候,只有一个科研启动资金,但是我利用这个钱,带领他和其他几个学生,连续两年到研究区调研,采样,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非常有用,可以发表很好的科研成果。现在需要的是课题组大家努力去集思广益,去总结和凝练。在回信中,我说,如果我没有经费给你做科研,我会主动推荐你去做联培,因为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我知道学生现在关心的是什么。不能给你提供经费是客观条件,耽误学生的发展那就是我的罪过了。所以,我拒绝了。我今年申请了一些小项目,终于摆脱了无项目、无论文、无奖励的“三无教师”头衔。另外,现在课题组那么多的调研和采样数据,同样可以发表高质量的成果,为什么还要好高骛远呢?一个做学术的人,到哪里跟着你的就是高质量的论文,在我这同样可以。

2)科研需要的是坚持和延续

联培的想法主要是在听同院的一个参加联培的学生的答辩而想起的。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于联培学生ppt的内容很钦佩。不错,联培有助于增长见识,了解大课题,前沿课题的组织和实施,更重要要的是可以为以后读博士找个出路。我在读硕士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经历,我在研二的时候联系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联培单位,那边也同意我过去。但是我没有过去,那是因为硕士导师还有没做完的课题,虽然不是什么前沿的纵向课题。但是做任何事必须是有始有终,科研就更是如此。现在,科研的风气不大好,流行大课题、高影响因子论文。但是,解决实际的问题才是科研的核心,特别是我们地理学需要解决的人地关系问题,必须立足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我读博士期间,因为这我也放弃了出国联培的计划。当时,老师的国家项目刚下来,正需要人去进行实施,而我当时刚入门,如果不去静下心来去恶补相关知识,恐怕等我出去回来,我就彻底成为一个看客。我能学到课题组多少知识,我的专业和知识体系有多少是课题组的东西。我们当时在做沿海盐渍土的问题,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我抓紧恶补这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每天很踏实,很充实,也感觉得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四年博士学习,我完全掌握了滨海盐渍土研究的相关技术流程和方法,阅读理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不敢说是专家,但是自己在这方面写东西底气十足。科研需要坚持和延续,有利于你专业和学术进步的,鼓励去做。如果是为了做华而不实,好高骛远,好看不好吃的表面工作,我觉得停下来会更好。

3)联培需要合适的时机

好的成果不是因为你去联培,而是你去做了细致而完整的具体工作。去联培也可以做到这些,有的老师也乐意做个顺水人情。但是,联培必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别人花钱要你去,不是等你在那学完了软件和基础再去干活,而是要你立刻上手。如果没有一定基础就去盲目参加,反而会适得其反,信心受挫,心灰意冷。去到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未知的领域,你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去适应,去磨合,去解决你在新环境中遇到的鸡毛蒜皮。等你开始熟悉并上手,一年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硕士总共才几年?而你在旧课题组的东西,完全没有了更新的必要,你需要另起炉灶。而我希望的不是另起炉灶,是锦上添花。我需要的是在联培过程中增长你的见识,提升你的技能,让所学所见的东西为你所用,而不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始。那样的话,师生一场就真的是徒有虚名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9327-1067340.html

上一篇:英国见闻(四)
下一篇:好山好水好寂寞

11 徐世文 杨顺华 皮江 梁洪泽 农绍庄 黄育和 xlsd guhanxian biofans chenhuansheng bumblebe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