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人的划分

已有 5217 次阅读 2008-7-9 00:20 |个人分类:宁静志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哲学, 学术

余孟孟

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人的诞生,让整个世界立刻澄明光亮起来了。

人类个体的诞生意味着个体自知自己为人,其标志是自我意识的产生。这主要体现在个体在日常语言中对自身代词的使用上。在汉语世界,初学说话的孩童是不会自觉使用“我”的,一旦“我”成为他们口语中的常用词,真正的人类个体便诞生了。

人类整体的诞生意味着人类自知自己为人类,其标志是科学分类思想的提出。这集中体现在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当中。科学在亚氏这里被分为四大类:1.逻辑学。这是求知的工具。2.理论科学。这是为求知而求知的。3.实践科学。这是探求行为标准的科学。4.创制的科学。这是为寻求制作有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东西而存在的。

人类文明的诞生意味着人类自知人类彼此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其标志是人的划分。文字的产生,并不直接地将人类从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但文字作为符号却记录着人类的文明历程,这种历程更多地体现在人的划分的思想理念之交织与流变当中。人的划分,既将人区分又将人同一,使人不再不为自己而活,也不再只为自己而活。

人的划分的意识和思想在人类的早期,甚至蒙昧时代就产生了,但明确下来的历史却也并不久远。在古希腊人那里,广义的人被分为三种:神,人以及神和人生的子女。可见,在那里,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能力的有限性和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哲学家柏拉图就明确将人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种。在他的“洞穴”隐喻里,我们又可见到两种人的划分:只见影子的囚徒和实现灵魂转向的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别是儒家人物通常在人性上将人划分为三种:圣人,中人和斗箫。他们认定了某些人是改变不了的,而另一些人却是可以改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认识到了人类的有限性。

哲学家毕达格拉斯从奥林匹克赛会中得到启示,认为人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种是为夺得奖牌获取荣誉而来,即为“名”而来;另一种人是为做成买卖换取钱财而来,即为“利”而来;还有一种是为审视万物,追求智慧而来,即为“爱智”(哲学)而来。

文学家米兰-昆德拉根据目光将人分为四种:1.为公众的目光而活的人;2.为朋友的目光而活的人;3.为爱人的目光而活的人;4.为想象的目光而活的人。

境界,是人的生活世界存在处境的整体状况,也是人的整体生命所处境况之界定。根据它,人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有人根据眼中的山水将人划分为三种境界: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还有人根据学识和脾气也将人划分为三种境界:1.上等人:有学识没脾气;2.中等人:有学识也有脾气;3.下等人:没学识却有脾气。关于境界还有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有冯友兰的四境界说,这些都是学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人的划分,除了上述这些在思维领域意味深长的实例外,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划分。比如,在时间维度上,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时代的人或不同阶段的人;在地域上,人又可以被划分为大河流域的人,海洋岸边的人等;还有依国家、民族、种族等对人进行的划分;在个体的角度,依紧密程度的不同,人又可以被划分为熟人和陌生人或自己人和外人等;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可以分为活人,死人和不死不活的人(植物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人可以被划分为“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从宗教学的角度看,人可以分为获得救赎的教徒和依然受罪的非教徒;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又可以被划分为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

可见,人的划分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繁浩的事业。每一种划分思想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审视人类,规划人类和建构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思路。一种新的人的划分思想的提出,可能会将人类迈向文明之路的旅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因为它发现或建构了人类自身的另一种同与不同,使人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命中又丰富高远了一层。

从古老的“斯芬克司之谜”到德尔婓神庙的神谕;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人是追问存在的存在者”;从“人是政治动物”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是女娲用泥捏就的”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种“从A到B”发现和总结还可以漫长的继续下去,但我们的思路和言说却必须又重回主题。关于人的界定,关于人的划分的界定,还会继续拓展和深入下去,但我们在物质生理上还是我们,还是一个必有一死的我们。然而,我们的精神世界却不知拥有了多少永恒!

人的划分,人类文明道路上的里程碑!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121-31665.html

上一篇:伸出你的手
下一篇:社会心理:更左,抑或更右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