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2012年北京科技周活动见闻之一------广告

已有 2888 次阅读 2012-5-19 14:2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科普, 活动, 北京科技

科技活动以及科普活动是否应该有广告的植入应该是个可以探讨的问题,当前提出了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思路和做法,当然在经营性的产业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广告植入的问题,尤其是某些科普活动受到某些企业单位赞助的时候。但是如果某些广告和科普活动八竿子打不着,那这种广告不仅没有提升科普活动的效果,而且还大大削弱了科普活动的公信力和社会效力。

2012年北京科技周中关村主场活动暨2012年海淀科技周主场活动在海淀公园隆重举行。该活动共有几大展厅,分别展示科普资源共享服务,科技交通,科技生活和科技医疗。众多相关单位也在展厅内搭设站台,向广大公众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普能力的提升。

下面几张图片如果不做任何说明,相信广大读者会认为是某教育咨询培训机构的广告以及某药店的药品促销广告,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两个广告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展厅里。看上去和整个活动的氛围十分不协调,而且这就是明显的硬广告。广大公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对影片中广告的植入也颇有微词,但是科技周活动中的广告是不是也让我们评头品足一番呢。

 

某咨教育咨询机构的广告就摆在农药学会的站台上,我走过去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人员还问我家里有没有孩子,需不需要英语培训?我反问道你们的科普站台还做这个广告啊,这和你们的活动没有任何关系吧。他们倒是不屑一顾地回答道:“我们也是帮忙。”待我第二次过去打算拍个照片的时候,他们却遮遮掩掩起来了。

我乍一想农药学会在这个活动中确实没什么可做的,因为现在大家都不种地了,也不需要农药了,因而也不需要了解农药了,既然工作人员“赋闲”了,不妨“打打酱油”,帮人发发广告。可是再转念一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虽然大家现在不用农药了,但是我们消费品,尤其是果蔬产品还是用了很多农药,而对于这些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那么他们应该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他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想广大公众介绍相关知识,让广大公众如何远离农药危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确保广大公众的健康。

当我第三次走进他们展台的时候,他们似乎不再像来参观的人们发放广告了,而是搞起了招生,不过不是为某机构招生,他们在搞科普考察活动,而且价格不菲。当然科普考察肯定要花钱,而且对于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也有益处。但是似乎他们的考察活动还是和农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们的公益性事业没有了,而经营性的产业却准备有所发展,不知别人如何看法,至少我觉得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广大公众当然有时候是离不开医药的,而且普及医药知识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大公众科学合理地服用药物对于挽救生命,治疗疾病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个某医药网站的广告也全部是在宣传,而非科普。其站台上摆放的大多也是保健药品,甚至有些可以说是保健食品,乍看上去和药店的柜台也并无二致。

 

还有就是在科技生活展厅中,某银行的站台就占据了半壁江上。当然他们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IPAD)进行理财,但是也有些做广告的嫌疑吧。

科普活动有时候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而其效果也是潜移默化的,并不直接产出经济效益。而这种大型的科普活动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举办的,既耗时,耗力,又耗财,但是利用这个平台,依托各学会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普功能应该是活动的初衷,也应该是评估该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普集会”不应该是杂乱无章的,至少不应该是做一些和活动主题没有关系的事情和行为。当然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组织如此大规模活动的初衷必然是促进广大公众科普能力的提升,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监管不力,出现了一些漏洞和疏忽,从而使得整个活动的效果打了折扣。

该活动作为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其首要目标应该是让前来参观的广大公众(不论是专门来的,被邀请来的还是路过的)都能有所收获,并且把从中获得的有关知识,方法利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促进他们科普能力的提升,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而如果这些事业都还么有完成,那么产业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而轻事业,重产业的做法至少在这个活动中是不适合的。广告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把广告引入到科普活动中也无可厚非,如果是公益广告的话。但是今天的这几个广告似乎和活动没有任何关系,这不仅让人感觉到“倒胃口”。

一方面有关方面应该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无关广告的介入,另外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明确自身的本职工作,切实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我期盼没有无光广告的科普活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572727.html

上一篇:国际博物馆日的高校博物馆
下一篇:2012年北京科技周活动见闻之二----白活了

3 武夷山 郑秀娟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