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基金时,每笔帐都是根据过去经验严格推算的。而且,为了给评审人更加合理的感觉,甚至不惜低报部分预算。可申请成功后发现,研究内容没变,但经费预算被减少了近10万。本来就不大的一个项目,没有了这10万,还能按质按量完成课题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在粮草明显不够的情况下,能贸然出兵吗?当初预设了3个项目点,且都在青藏高原偏远牧区,道路崎岖,出行成本很高。难怪有个资深评审人怀疑我的那点原始预算是否足够。另外,大家都知道,在这些地区做课题,没有当地政府或科研机构的参与是行不通的。可据知情人透露,那里的合作成本出奇的高,十几万根本不放在眼里。至于原因,大家都懂得——那里的经费很充足,那里的人也很富裕。
我在想,最终决定资助金额的时候,相关人员为什么不提前和我沟通,或建议删除部分研究内容或压缩研究区呢?现在,真有点骑虎难下了!全面撒网,担心半途而废;重点捕捞,担心基金位追究。
诸位资深研究人员,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能擅自作主,按实际经费调整研究内容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0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