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帮主卫星遥感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wang 湖北鄂州人,2011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从事卫星遥感技术工作。

博文

要提高研究生待遇更要提高其质量 精选

已有 8181 次阅读 2008-10-25 14:25 |个人分类:杂谈|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待遇, 补助

    今天又看到科学网主页上不少关于提高研究生待遇的精华文章和版块,其实,关于提高研究生待遇一直是科学网的一个焦点议题之一。之前有李小文老师、李飞老师等呼吁,今有饶毅老师和王铮老师等撰文。在网上也看到学位主任、各大校长院长等在呼吁,感到非常高兴,毕竟曾经和今后一段时间自己也是研究生一员,当然可能已经赶不上好时候了。在学校呆的这几年中,饭菜价格涨了不少,可是研究生补助多少年来还是一成不变,随着物价飞速上涨,越来越不够生活了。要不是老师补助一些和女朋友接济一些,像我这样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恐怕早已被逼退学了,还怎么有勇气再往下读,虽然老师一再劝导。在之前我也发过研究生补助低于全国最低工资的文章,也发过要提高研究生质量,限制博士生数量的文章。
    提高待遇是一方面,但是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何尝不是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情,我这里的提高不是一些心系国家发展的著名学者提出的多优良的质量,只是很微弱的一点点而已。并不像老师们说的,研究生是中国的基本研究力量,只能说是很少一部分研究生是。
    硕士阶段在身边看到接触到一些整天以游戏度日、无所事事、或游走于各种社交活动的同学,这个不奇怪,因为现在硕士生招生越来越多,毕业越来越容易,大部分同学都是混为文凭而来的。要说真正做点事情的少之又少,当然做科研的更是凤毛麟角,一般要么是缓解就业压力,要么是不急着工作想多玩几年(反正家里有钱),要么是自己想做点什么可是导师不指导或没有项目可做,他们不玩做什么呢?可是,到了博士阶段,这个被社会上看起来神圣的阶段,被喻为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摇篮、科研的生力军,仍然有一些同学以游戏度日,或热衷于各种网络和社会活动,完全把科研和学习抛得九霄云外。当然还有一些学生想干点什么,无奈导师不能提供科研条件。包括,有些学生是挂名某些没有时间指导的大牛名下,有些学生被整天只有横向生产项目的导师指派出差赚钱去。因为有很多学校,博士毕业不是问题,发要求的文章也不是问题,所以这些现象一直大胆地存在,他们丝毫不用担心将来。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读硕士,读博士。而各学院各老师多带一个学生,哪怕十个中就只有一个干活,也无所谓,反正不用自己掏钱培养,反正会多一个学生为其干活。为什么不多招一些学生呢?而国家,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各行各业需要越来越多能为其带来更大效益的高级人才,那不是硕士、不是博士吗?而且是优秀的研究生。所以国家也大力扩招,反正也不用多花多少钱。社会发展了,学生招多了,但是补助不用增多,相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补助应该相对来说是少了,所以国家扩招也没事。培养100个,出1个人才,就够了,反正中国人多。
   
可是,要把提高研究生待遇提到议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学生数量太多了,国家要拿多少钱出来啊?所以,要提高研究生待遇的之前,是不是先要提高研究生质量,限制研究生数量?难道,这高额补助也要发给整天以游戏度日的学生手中吗?要发给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学生手中吗?要发给整天游走于各种网络和社会活动的学生手中吗?这样对于整天过着清苦的日子专心做科研的学生公平吗?如果招生灵活了,毕业条件严格了,导师招生规范了,导师项目要求提高了,导师指导任务明确了,我不相信这研究生特别是博士数量下不去,质量上不去。有的老师有项目,有时间有精力,但是制度决定他不能招博士或更多的研究生;有些导师没什么项目,没有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制度决定了他能招到很多学生。如何保障学生的质量,学生的数量呢?提出一点想法,由学校和导师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学生发补助。如果学生不能干活,我看这导师还敢不敢要,还舍不舍得花钱发给学生。如果导师没有项目,整天让学生无所事事,我看学校还敢不敢让这导师疯狂的招生。学生少了,国家拿出来补助给学生的钱就少了,但是每个真正做实事的学生得到的钱却增加了,而且质量也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看是时候要提高研究生待遇了,但是更要提高研究生的质量,限制其招生数量。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很必要解决的问题。  


谈谈研究生的待遇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77-44039.html

上一篇:听着感觉比较好的一次报告
下一篇:在中国谈学术体制问题到底有没有用?

7 尚松浩 张明伟 曹聪 唐小卿 李宁 侯振宇 yangchunyan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